天天看點

【菜場の魚】“鼠龍斑”Epinephelus altivelis×E. lanceolatus

近些年,市面上出現了一種特别的石斑魚,它們就像得了白癜風一樣在身上分布有淩亂的白色斑塊,體型相比其他石斑魚而言也更加側扁,這使得這些魚看起來非常詭異又非常有辨識度,不消細看就能馬上從魚堆裡發現這些不同尋常的魚類。

【菜場の魚】“鼠龍斑”Epinephelus altivelis×E. lanceolatus

攝于深圳蛇口市場

這個嶄新的品種名為“鼠龍斑”,比較熟悉石斑魚的人都可以猜出這個名字由“老鼠斑”和“龍趸”兩種魚縮合而成,實際上鼠龍斑也确實就是這個來曆。鼠龍斑是石斑魚類雜交育種産生的新品種,最近才被投放到市場上,它的母本是被稱作“老鼠斑”的駝背鲈(Epinephelus altivelis),而父本則是俗稱為“龍趸”或“龍膽石斑”的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

【菜場の魚】“鼠龍斑”Epinephelus altivelis×E. lanceolatus

幼年的駝背鲈Epinephelus altivelis

【菜場の魚】“鼠龍斑”Epinephelus altivelis×E. lanceolatus

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是世界上最大的鮨科魚類

在比較陳舊的資料中(其實也就兩三年的距離),駝背鲈都被認為是單獨的一個屬駝背鲈屬(Cromileptes),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身體非常側扁而且背部高聳,與石斑魚屬截然不同。但分子系統學的研究卻認為駝背鲈屬和光腭鲈屬一樣都處于石斑魚屬内部,是石斑魚的後代,理應并入石斑魚屬中。分子發育樹顯示,駝背鲈屬與棕點石斑魚(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老虎斑)和清水石斑魚(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三者共同構成一個演化支,2018年的一篇文獻以此為分子基礎,将駝背鲈屬和光腭鲈屬并入了石斑魚屬之中。是以,雖然駝背鲈和鞍帶石斑魚的雜交看起來是跨屬的,但這個屬的不同實際上是形态學分類的遺留問題,駝背鲈和鞍帶石斑魚事實上不僅不跨屬,它們在石斑魚屬内部的距離也并不遙遠,是以雜交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菜場の魚】“鼠龍斑”Epinephelus altivelis×E. lanceolatus

棕點石斑魚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菜場の魚】“鼠龍斑”Epinephelus altivelis×E. lanceolatus

清水石斑魚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和一條幼年的新月錦魚Thalassoma lunare

種間雜交是石斑魚類育種的常見管道,目前培育出的石斑魚雜交品種包括雲龍斑(雲紋石斑魚Epinephelus moara×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龍虎斑(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點石斑魚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青龍斑(點帶石斑魚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帶石斑魚Epinephelus lanceolatus),在這之中,龍虎斑是最常見的一種,它又稱珍珠趸,已經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石斑魚類之一。

【菜場の魚】“鼠龍斑”Epinephelus altivelis×E. lanceolatus

青石斑魚Epinephelus awoara是另一種常見的石斑魚,但因為體型很小,是以常常隻是見于沿海的市場中。圖:saltcor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