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的田野
陽光灑在金黃的稻谷上
微風吹過 稻香撲鼻
眼下
正是稻谷豐收的季節
位于學富鎮的江蘇田盛源生态農場
也迎來了豐收的喜悅
來到江蘇田盛源生态農場
隻見稻浪翻滾 機聲隆隆
一片繁忙景象
好不熱鬧
據農場負責人介紹
今年農場稻田一畝地的綜合産值
預計接近10萬元
這麼高的産值
究竟有什麼奧秘呢?
江蘇田盛源生态農場由當地殘障人士戚思田經過廣泛市場調研多方籌集資金200多萬元創辦,通過在水稻田裡養殖黑斑蛙和金線寬體水蛭這種立體種養的方式走上了“緻富路”。農場由三年前的60畝發展到現在的200多畝,經濟效益節節攀升。
徐曉鵬是黑龍江佳木斯的一位糧食經紀人,他千裡迢迢先後三次來這裡考察稻米生産。考察中,他發現蛙田用水都是通過水庫淨化的,稻田裡不用任何化肥農藥,長出的稻米口感特别好,還獲得了有機稻米認證證書。于是,水稻未成熟,他就先下手為強了。
我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預交了100萬元的定金,并簽訂了每公斤30元的收購合同,這次我們将陸續投入運輸,将購買這裡的水稻5萬公斤。
——徐曉鵬
按照這個價格,農場畝産水稻400公斤,每畝收入高達1.2萬元,200畝蛙田稻就已收入200多萬。除了水稻收入,稻田裡每畝産出青蛙1500公斤,每公斤按40元計算,畝收入6萬元。
上海閘北區銅川路水産批發市場的陳愛國是農場青蛙的老客戶了,據介紹,僅今年,被他賣到上海的青蛙就有30多噸。
除了水稻與青蛙
水蛭也是這裡的重頭戲
農場在稻田邊建起了50多個成匡連片的大棚水蛭養殖池。據了解,金線寬體水蛭是一味臨床不可多得的中藥材,常用于治療蓄血、跌打損傷等症,其較高的藥用價值備受市場追捧。
眼下60畝水蛭基本銷售結束,今年畝産幹貨100公斤,每公斤幹貨賣出了1600多元的好價錢,目前已進賬收入1000多萬。現在,田盛源生态農場已實作産值2000多萬,每畝産值突破10萬元,除去已付給周邊農戶的土地流轉、70多位農民工工資等費用外,農場今年畝平純收入8萬多元。
農場負責人戚思田表示
在鎮村上司的協調下
明年他們的農場面積将增加到300畝
大力發展稻蛙加水蛭立體種養
吸收更多的周圍群衆
特别是殘障人士到農場就業
實作共同走綠色生态緻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