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這次去動物園,是第二次進入兩栖爬行館中,這些久違了的冷血動物,可能還不知今年外界發生了什麼大事,優哉遊哉的過着自己的生活。我非常喜歡兩栖爬行館裡的微縮景觀,即使到了冬季,裡邊的小櫥窗裡也是綠色盎然,充滿了生機,要是在家也布置一個類似的櫥窗造景,就太棒了。

去兩栖爬行館的路上,先去旁邊的企鵝館瞧了瞧,記得以前是單收費的,現在可以随便進了,企鵝在陸地上走得慢,滋要進了水裡,就像劍旗魚一樣飛速。
來到兩栖爬行館,這回瞧見了大鲵的身影。
這天陸龜們集體的走來走去,原來是到了要喂它們的時候了,它們自己有了生物鐘。
兩栖爬行館裡的明星,亞達顯然不像小陸龜那樣有時間感,繼續睡着覺。
印星也在走來走去。
水龜展區裡的一隻希氏蟾頭龜,在水中遊弋。
這是一隻飼養難度高的黃額盒龜,在這裡生活得還很好。
發現一條挺大的魚,應當是給兇猛龜類當作飼料的,看着還挺好看的。
大鳄龜張着嘴守株待兔。
這條鳄魚有個習慣,無論什麼時候,它都露一個小腦袋在外邊,從上看,它看似不大。
等到底下水裡一瞧,這麼老大個。
這是在黑暗環境中生活的兩栖類,這眼睛看着太有個性了。
這是老的鳄魚池,以前鳄魚和大鲵混養在一起,現在這裡好像隻有鳄魚了。
牆上爬着個大鲵,原來是雕塑,前些年來好像還沒有這個。
兩栖爬行館外側,戶外鳄魚池的鳄魚雕塑,是剛建成時就有的景觀。
這個銅的蟒蛇吞鳄魚的雕塑,是近20年的作品。
去完這次動物園,整個八月就沒再來,前半個月探索三山五園地區,後半個月去了更遠的郊區,這個月份大多數都是好天,不過也是旅遊的旺季,北京各個公園人漸漸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