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項尋列缺”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四總穴歌中的一句,可見列缺是調理頭項疾病的重要穴位,其效果也得到了大家的一緻認可。但因其操作具有很多的技巧,且臨床上對其定位的認識有着很大的差異,是以對該穴位的學習更具有必要性和針對性。下面和大家一起來系統的學習下列缺穴的相關知識。

穴位定位
标準定位
穴位位于前臂桡側緣,桡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桡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局部解剖
在肱桡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桡側腕長伸肌腱内側;有頭靜脈,桡動、靜脈分支;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桡神經淺支的混合支。
簡便取穴
以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
名稱來源
列,分解,裂開;缺,缺口。手太陰肺經自此分支别走手陽明大腸經,位于桡骨莖突上方,當肱桡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如裂隙處,故而得名。
功能主治
宣肺解表,通經活絡,止咳平喘;
傳統主治
能夠治療傷風、咳嗽、氣喘等肺系疾病,且能夠治療頭痛、項強、頸椎病。
現代主治
上肢不遂,手腕無力、疼痛、口眼歪斜、齒痛;遺尿、小便熱、尿血、陰莖痛,掌中熱等疾病。
配伍治療
外感咳嗽:列缺、大椎、合谷、外關、魚際;
喘急:列缺、足三裡;
莖中痛:列缺、行間;
慢性鼻炎:列缺、上星、迎香、曲池、風池
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
(1)推拿:按法、點法、揉法、點按法、掐法、拇指彈撥法等
(2)艾灸: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min
(3)針刺:向上斜刺0.2-0.3寸,避開動脈;(因腧穴部位神經分布密集,故初學者不宜自行針灸)
養生保健
每天揉按列缺穴,對三叉神經痛、健忘、驚悸、頸椎病等病症均具有保健和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