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9月下旬以來,“紅色幽靈”——赤潮席卷整個日本北海道,,讓這一片世界主要漁場損失慘重。據海外網10月13日最新報道,經日本北海道政府預估,大量魚類因這次赤潮現象而死亡,當地蒙受的損失已經超46億日元(約合人民币2.6億元)。
在這場生态災難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海膽和鲑魚,近90%(大約1500噸)的海膽以及1.78萬條鲑魚是以死亡。加上海膽的生長周期比較長,預計今後5年,北海道沿海地區很難捕撈到海膽。
要知道,日本人相當喜愛吃海膽。而北海道正是日本海膽産量最多的地區,占該國總産量的55%。也就是說,未來5年内,日本海膽的供應缺口都将非常大,甚至将不得不加大從俄羅斯、智利等多國進口,成本也在增加。
此外,近年來,北海道捕撈到的鲑魚數量也越來越少,較10年前的收獲量銳減了超50%。而在赤潮之下,接近2萬條鲑魚的死亡,或将進一步沖擊當地的鲑魚産業。更糟糕的是,赤潮引發的魚類大量死亡仍在繼續。
據悉,由于水溫偏低,不适宜浮遊生物的生存,北海道附近海域很少發生嚴重的赤潮。然而,當地調查發現,這次赤潮中的浮遊生物品種罕見地在低溫下也能繁殖。這意味着,日本北海道的赤潮可能在短期内無法消除,當地漁業的經濟損失也更加嚴重。
為了調查赤潮出現的原因,北海道官員10月12日已經與日本農林水産省官員見面,商讨如何解決這次赤潮生态災難,同時未來也要做出防範措施,以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文 | 呂佳敏 題 | 徐曉冰 圖 | 盧文祥 審 | 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