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沙群島的野牛群繁衍生息300多年,它們來自何方?

西沙群島的野牛群繁衍生息300多年,它們來自何方?

南海,是我國固有的領海,在廣袤的南海之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數百個島嶼,這些島嶼往往與周圍的陸地相距甚遠,散發出一股股神秘的氣息。

在本世紀初,我國的南海科學考察團曾在西沙群島上一座島上發現了數量不小的野牛群。經過細緻科考之後,發現這群野牛在這裡生存的時間超過了300年,這不禁讓人疑惑,它們來自哪裡?又從如何登上這座島嶼的呢?

野牛群出沒的西沙群島是我國目前南海上的四大群島之一,這裡風景優美、物産豐富,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的确,這裡在早些時候曾被《國家地理》評為我國最美麗的海島,是被人們認為人生一定要去一次的旅遊勝地。

此次發現野牛群的東島是西沙群島所有島嶼中的第二大島,總體上來看,這個島嶼的形狀呈現出長方形,陸地面積大約不到兩平方公裡,且整個島嶼的海拔不高,海拔最高的沙堤也僅僅隻有8米的海拔,而且東島全部位于熱帶之中,氣候炎熱且多雨。東島優良的水熱條件使得這裡非常适合植物的繁衍生息,是以島嶼上樹木茂盛,整個島嶼約有90%以上的面積被植被覆寫。除了常見的一些天然熱帶植物以外,這裡還有不少後期人工種植的椰子樹、枇杷樹等,茂盛的樹木自然為島上的野牛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此外,這裡的飲用水方面,因為當地豐沛的降水量,也不是什麼問題。

西沙群島的野牛群繁衍生息300多年,它們來自何方?

目前,除了野牛群,整個島嶼上還生活着超過40種的鳥類,其中不乏金雕、白鹿等一些稀有品種。

據查,從地質學的方面來看,這座小島在過去的5000年裡已經浮浮沉沉三次,如果從這方面看,這群野牛是不應該生活在這樣的島嶼上的,也就是說,這些野牛是如何出現在這座島上的,給人們留下了一個不小的疑問。

其實,關于這群野牛,坊間曾有一個傳說,說是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經過東島的時候,曾經在此地放生過一部分牛,而這些牛随着時間的推演而繁衍生息,不斷擴大規模,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樣子。也曾有人說過,在公元二世紀時,漢代的将軍南下征戰,在此地曾經放生過牛群,隻是因為水土原因,最終隻有在東島上的牛群活了下來。

不管怎樣,這些說法都是民間傳說,沒有相關的科學依據作為支撐。駐守在西沙片區的官兵最終給出了一個還算是有些依據的說法。據他們說,他們對于東島上的野牛很早時就關注到了,不過那個時候的東島野牛體型瘦小,但是奔跑速度不錯,是以人們便從不遠的海南島那邊送了幾頭強壯的黃牛過來。後來經過一代代的繁衍配種,這裡的牛逐漸變得身體強壯,且種群的數量也慢慢的增加上來了。

西沙群島的野牛群繁衍生息300多年,它們來自何方?

但從科考隊員的研究結果來看,似乎這裡的牛群生活的時間大概在300~400年左右,因為在島的東南側有一彎月牙池塘,經過多年的雨水積累,這裡的水深通常在一米左右,而這個水塘周圍的土地基本上被一層牛糞所覆寫,很顯然這裡是當地牛群的水源補給地,從牛糞的成分來看,這些牛群已經在這裡生活了長達300多年。

正是基于此,我們将曆史的鏡頭向前回溯,300多年前,正值我國南部地區的動蕩時期,這段時間東南沿海的人們不少拖家帶口進行海上逃亡,而這些牛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帶過來而留存下來的,是以東島上目前生活的野牛很可能并不是真的野,而是以前的家牛在經曆了時間的變遷之後野化而成的。

不過,我們所擔心的是,由于東島上的生态環境相對簡單,随着野牛群的不斷增大,這些牛可能會給這裡脆弱的生态循環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是以,為了維持島上的平衡,應該對島上的野牛種群數量有意識的進行控制,以保護島上脆弱的生态環境。

西沙群島的野牛群繁衍生息300多年,它們來自何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