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正藝精的高玉倩

《紅燈記》裡的李奶奶走了,平劇界衆多同仁追憶——人正藝精,願“紅燈”永遠傳承/中國文化報

棋中王

人正藝精的高玉倩

高玉倩

本報記者 劉 淼

“2018年12月23日,我們無比敬重的藝術前輩高玉倩老師,以92歲高齡和我們永别了。曾經照亮舞台的群星,又隕落了一顆。這些年來,我們總是在告别的時刻,才感歎一位前輩的逝去,帶走了一身的能耐,結束了一個時代。可是,除了一聲歎息,我們又真正想到了什麼,做到了什麼呢?”1月9日,在北京舉辦的高玉倩藝術人生追思會上,國家平劇院院長、黨委書記宋晨如是說。

在這場由國家平劇院主辦的追思會上,10餘位平劇界同仁、國家平劇院老中青藝術家以及高玉倩家屬代表,深情追憶了這位平劇名家的藝術人生,也為平劇藝術的傳承建言獻策。

轉益多師 藝業精湛

高玉倩1927年生于北京,幼年生活貧困,8歲為糊口進入梨園,後轉入北平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為“永”字班學員,工青衣、花旦。同年,加入著名導演焦菊隐主辦的北平藝術館中華戲校校友劇團,演出改良平劇《桃花扇》《新蝴蝶夢》《陳圓圓》以及根據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的平劇《鑄情記》等。這些具有民族氣節、進步思想的戲,對她有很大啟發。焦菊隐強調内在心理的排戲手法也給了她較深的影響。

“高玉倩在她的本行青衣、花旦上有着很高的藝術成就。她先後師從王瑤卿、于連泉、韓世昌、雪豔琴、歐陽予倩等藝術家。1947年,她在上海拜梅蘭芳先生為師。同年,各行名家合作演出《四郎探母》,梅蘭芳、李少春、周信芳、譚富英、馬連良等藝術家紛紛登台,而高玉倩飾演四夫人,可見當年她在青衣行的分量和地位。”宋晨說。

1950年,從華北革命大學畢業的高玉倩被配置設定到新中國實驗平劇團(國家平劇院前身),成為劇院元老級人物。

勇于突破 敢于擔當

1964年,現代平劇《紅燈記》建組投排。這部讓高玉倩換了行當的作品,也成為她藝術人生的轉折。

《紅燈記》選角兒定演員時,導演阿甲見高玉倩嗓音好、氣質佳、善于塑造人物,覺得她很有潛力,便動員她改唱老旦,在劇中飾演李奶奶。實際上,換行當對平劇演員來說是非常冒風險的事,改用老旦的大嗓,可能會毀掉青衣、花旦的小嗓,萬一老旦演不成,青衣、花旦也砸了。但舞台的需要就是演員的職責,面對導演的期許,她毅然領命,接受了角色。

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高玉倩每天起早貪黑地練功,一心投入到角色中。為了演好李奶奶,高玉倩從人物的形态與神态入手,上下班的路上學着老太太走路的步态,平時的眼神、手勢也刻意模仿老人的樣子。功夫不負苦心人,一個月後,37歲的高玉倩飾演的李奶奶亮相舞台,光彩照人、技驚四座。

“我之是以在《紅燈記》中成功塑造了李鐵梅的形象,這跟高老師對我的指點,帶着我演出是分不開的。”平劇表演藝術家、《紅燈記》中李鐵梅的扮演者劉長瑜回憶,“排練的時候,高老師一摸我的頭,我就要哭了,讓我覺得那不是在演戲,而是直接把我帶入了劇中的情境。是高老師教會我怎樣用平劇技法塑造角色、進入故事。”

1974年,國家平劇院創排另一部現代平劇《平原作戰》,高玉倩在其中飾演張大娘。“《紅燈記》中的李奶奶和《平原作戰》中的張大娘兩個人物形象各有特色,都很成功。我在藝術上服的人不多,對高老師這兩個藝術形象心服口服。”平劇表演藝術家、現代平劇《平原作戰》中趙勇剛的扮演者李光說。

人正藝精 德藝雙馨

行事平靜低調、為人謙遜和藹、沒有角兒脾氣,是每位與會者對高玉倩的評價。她人正藝精,在藝術的高峰上授業傳藝、扶植後輩的佳話也讓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銘記。

“1973年,我調到北京就參加了《平原作戰》劇組,跟高老師在一塊兒。後來恢複傳統戲,團裡讓我跟高老師學戲,高老師無私地傳授了我《獵虎記》《打漁殺家》《鳳凰二喬》三出戲,為了青年演員的成長,毅然讓台。出外演出,她從不搞特殊,跟着我們一起睡大通鋪。團裡女演員不夠,她這麼大的藝術家還跑龍套,演過《空城計》的琴童……”平劇表演藝術家沈健瑾哽咽着說。

1995年,為複排《紅燈記》,當年還是青年演員的袁慧琴由師傅李金泉帶着拜訪了高玉倩。“她毫無門戶之見,傾囊相贈地将李奶奶唱念表演的每個細節傳授給我,還鼓勵我'慧琴,你一定要把這出戲好好傳承下去。我輔導過無數的李奶奶,你是我教得最仔細的一個’。可以說,高老師的李奶奶豐富了平劇老旦行的文化内涵與審美品格。她通過這出戲教給我塑造人物的方法,拓寬了我的藝術視野與思維。”國家平劇院副院長袁慧琴回憶。

同樣跟随高玉倩學習《紅燈記》的國家平劇院二團青年老旦演員畢小洋,想起老師不能自已:“還記得那年您拄着拐杖親臨排練場為我指導《紅燈記》,您親自走上台不惜力地示範,和我談心說'你們條件多好,我是花旦改老旦,當年的嗓音也是比不過你們的,你們要好好練習’。記得我與您見的最後一面,您拄着拐杖等着我說'這麼冷你還來看我啊’。您的心髒不好,可剛剛落座,您便急切地問我對這個戲是否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師,我想念您!”

高玉倩在臨終前專門囑咐家人:不要聲張,不搞任何儀式,不要驚動别人。“不要驚動别人”是這位老藝術家最後的話語。她一生的高風亮節全展現在這句話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