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作者:DJ雅清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電影女明星中曾出現過一次“出國熱潮”。像陳沖、張瑜、龔雪等都是在獲得百花獎、金雞獎影後稱号後,就選擇去了美國。另外像小有名氣的楊海蓮、陳烨、殷亭如、程曉英、王琴寶、麥文燕等女明星也都去了國外。這其中,也包括了詹萍萍。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而詹萍萍是誰呢?實際上在80年代,她也是一位當紅明星。她的名氣雖沒有陳沖、張瑜、龔雪等那麼大,但其名字卻經常會出現在報刊雜志上,而她在一些電影中出演的角色,如在電影《快樂的單身漢》中扮演的阿娟,在電影《秋瑾》中扮演的華寶,還在《姑娘今年二十八》中扮演的柳珊,在《美食家》中扮演的孔碧霞等。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夥兒還記得她嗎?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但跟衆多女明星“出國留學”所不一樣的是,詹萍萍是利用一次去美國演出的機會,而留在了美國。

美國真就那麼好嗎?回答:還真不一定。

她們這批出國的女明星中,也有經過努力,終于混出頭的,但寥寥無幾。比如像陳沖,作為18歲就拿到百花獎的影後,曾經在國内紅到發紫,可以說與當時的劉曉慶平分秋色。但是到了美國,她也隻能一切從頭開始,後來好不容易得到機會出演了《末代皇帝》,才終于得到西方電影界的認可。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而絕大多數當時出國的女明星,從此告别了銀幕,再無複出機會。甚至她們中的許多人,從此失去了聯系,再無音信。

她們在國外不努力嗎?她們很努力。她們不優秀嗎?她們很優秀。那她們為什麼在國外得不到更多人的認可?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是在“别人的國家”。

其實她們中的很多人,并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生活富足,無憂無慮。有的甚至整日為生計奔波,付出加倍的努力,卻還是無法享受和西方人同等的待遇。

比如詹萍萍,就是這樣。我最近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了她的一份口述材料。在這份材料中,昔日女星詹萍萍就親口給大家講述了她在美國的真實遭遇——去片場拍戲,隻能當替身,到其他地方去工作,也隻能拿美國的最低工資,後來她自己做起了美容師,但收費标準卻隻能是美國人的一半……她一直都很努力,拼命想證明自己,但卻始終都沒有安全感。她很想回國,但最後卻客死他鄉。

說起來,詹萍萍這一輩子,命真不算太好。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她出生于1948年,母親是茶農,父親是茶葉店店員。可是在她剛滿兩歲的時候,她的母親就去世了。而她的父親,為了讨生活,就把她放到了鄰居家寄養,而自己一個人跑到上海去找工作。寄人籬下的日子,當然很不好過。好在詹萍萍從小身材好,嗓子也好,是以在她11歲那年,她被上海戲曲學校看中,成了該校的一名平劇學員,專攻花旦。用詹萍萍自己的話說:到了學校之後,才感覺有了一個家。

在上海戲曲學校,老師同學對她都非常好。有一年夏天,她受了涼,嗓子壞了,幸好在學校老師的關心和照料之下,才終于好起來。後來她被配置設定到上海平劇院,在現代平劇《海港》劇組跑了十年龍套。1979年,她被著名平劇演員童芷苓收為徒弟,在藝術上才有了長足進步。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1980年,上影廠著名導演湯曉丹籌拍影片《南昌起義》,在看過詹萍萍的一次平劇演出後,選中她在其中出演姚湘蓮一角。這是詹萍萍首次得到拍電影上銀幕的機會,她感到無比的興奮和激動。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電影籌拍的過程中,她卻被查出患上癌症,需要立刻住院治療,進行手術。

但是為了不影響拍攝進度,也為了不失去這次難得的演電影的機會,詹萍萍愣是在手術做完後的一個月,就咬着牙出現在了拍攝現場。當時正是隆冬季節,她這個剛做完手術的人,僅穿着單薄的旗袍,一聲不吭地在寒風中堅持拍完了自己的鏡頭。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詹萍萍比一般人,更能吃苦。

後來她又得到了很多演電影的機會,陸續參演了《快樂的單身漢》、《秋瑾》、《妻兒老小》、《姑娘今年二十八》、《美食家》、《死去活來》等電影。還在86版《西遊記》中成功塑造了金聖宮娘娘。雖然她年齡已經三十多了,但在影片中卻經常出演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姑娘。其中《快樂的單身漢》中的女工阿娟,應該是她留給觀衆印象最深的一個角色。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當時詹萍萍不僅在電影銀幕上嶄露頭角,同時在平劇舞台上也大放光彩。由她主演的平劇《封神榜》、《紅娘》、《王熙鳳大鬧甯國府》等也都頗受歡迎。尤其是她在《封神榜》中所扮演的妲己,其嬌媚的形象和婉轉的唱腔,均得到了觀衆的認可和好評。

按理說,那時應該是詹萍萍演藝事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她應該乘此東風,更進一步才對。然而令大家沒想到的是,1990年,她利用一次去美國演出平劇的機會,就從此留在了美國,再也沒有回來。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在美國真的就很好嗎?我看也不盡然。

詹萍萍說自己長得并不好看,而且年齡也不小了,英語學起來,也很困難。而且雖然她在銀幕上所扮演的大都是潑辣爽朗的女性角色,但實際上她天生膽小。初到異國他鄉,很害羞,很膽怯,是以工作也不好找,連生存都是個問題。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前面我們說到詹萍萍很能吃苦,而且比一般人更努力。可是架不住人生地不熟,也沒有更多親朋好友搭把手。是以最初的時候,她隻能偷偷地去打工。可是因為那時她的語言關也過不了,是以能找的工作也很有限。她曾在超市做過幫工,也曾在中文電台做過播音員,曾經播講過《雪山飛狐》之類的中文小說。但無論她做什麼工作,也無論她有多努力,她所拿到的工資,都是在美國最低, 每小時4塊5毛5分錢,而且還得扣稅。而這點工資,對于詹萍萍來說,在美國這個高消費的國家,根本活不下去。

那時,她有一個的夢想,就是到有錢人家裡去當管家,或者做保姆,因為那樣錢會多很多。可是因為擔心自己語言不過關,是以她連嘗試打個電話應聘的勇氣都沒有。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那是一段很漫長的日子,她整日為生計發愁,不安全感一直伴随着她。而且在美國,很多美國人都很挑剔,動不動就說會去告你,這也是她猶如驚弓之鳥的原因。是以,哪怕她後來做了美容師,可那種沒着沒落的感覺,還是一直揮之不去。

後來在洛杉矶有一家電台想讓她去工作,但老闆卻因為她說話沒有“港台腔”而被辭退了。

對于一個拍過電影并且還品嘗過走紅滋味的女明星來講,說她從此不再想演戲,那可真是一句假話。可是哪裡那麼容易呢?就連周潤發這樣的大咖,為了去美國發展都足足準備了兩年時間,而且還必須得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後,才能再談發展。更何況是她呢?再說去哪裡演戲呢?那裡不是中國,有她施展的舞台,甚至還有拍電影的機會。在美國,誰還認識她呢?用詹萍萍自己的話說,在美國就必須改行。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的條件想在美國電影界發展,是件相當遙遠的事情。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當然她也不是完全沒戲演,比如有一次,她就在華納公司拍攝的電視劇中得到了一次表演機會,可是演的是什麼呢?是這部電視劇中女主角的替身。替什麼身呢?就是在女主角去化妝的時候,得有人替她走位置。而這個走位置的人,就是詹萍萍。

說起來,也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好歹她當年在國内,也是演過女一号女二号的人物的。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可是就連這個“走位置”的工作,詹萍萍也感到十分緊張。我想她的這份緊張,來自兩個原因,一個是在陌生環境中的孤立感,另一個就是她内心深處的不自信。總有在“别人家寄人籬下”的感覺吧。而這樣的感覺,在她剛滿兩歲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品嘗過了——那太苦太不好受了啊。

好在她很快就認清了現實——無法在美國繼續做演員,那就選擇一個跟藝術沾邊的行業吧。于是選來選去,她選擇了美容行業,幫人做皮膚保養和化妝。當她進入美容學校時,她比别的同學都更加用功,最終在英語水準并不好的情況下,她順利地參加了美容師資格考試,并提前拿到了加州美容師執照。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但拿到美容師執照就萬事大吉了嗎?顯然不會。那時美國的美容行業并不景氣,是以有美容需求的客人也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數美國客人,都會去找美國人開的美容公司。那時在美國人開的美容公司,每做一次面部皮膚保養是60塊錢,可是她在洛杉矶非常好的區域為别人做美容,每次隻能收30塊,價格足足比美國人低了一半,可生意還并不是很好。還經常被人質問“你來美國幾年了?你是什麼時候學的美容的?”

詹萍萍說:就這樣,我從開始的時候有點被人歧視,我忍下來了,以自己工作的品質去一點點争取客人。後來,她成為所在的美容公司做得最好的美容師。而且她的皮膚一直都保養得挺好的,使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多歲,這無形中起到了廣告推廣效果,很多客人都是沖着她的好皮膚,而來找她的。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那時的詹萍萍,其實心内一直都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回國,開一家自己的美容院。是以她一直都很用心地學習别人的管理方法和經驗,也努力鑽研美容技術。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她終究,沒有等到這一天。

大概從2015年開始,詹萍萍的視神經就萎縮得很厲害,2016年被診斷出患上重病。2017年12月20日,她因病在美國去世。而這麼多年以來,在美國,陪伴在她身邊的,就隻有她兒子一個親人。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不知怎麼,突然就想起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劉歡所唱的那首插曲:千萬裡我追尋着你,可是你卻并不在意……我今生看來注定要獨行,熱情已被你耗盡,我已經變的不再是我,可是你卻依然是你……

在這首歌是最後,是個問句:問自己你到底好在哪裡?好在哪裡?此刻,我也想問,美國到底好在哪裡?好在哪裡?

女星因去美國演出而留在美國 卻遭歧視 為生計奔波 最終客死他鄉

隻可歎昔日女星詹萍萍,放棄國内日漸紅火的演藝事業,去往一個陌生而冷酷的國度,那麼匆忙局促地,就走完了這一生。我知道她是喜歡演戲的,為了演戲她曾經連命都願搭上,可最後她卻将自己的夢想,抛散在了異國他鄉。想想,也真是令人扼腕歎息。

卻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詹萍萍呢?對于她的人生經曆,各位有着怎樣的感受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網友進行互動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打賞,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親們點選“了解更多”,會有彩蛋和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