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鹽粒
還有沒看楊蒙恩求婚的朋友嗎?!他們真的太甜了!
明明脫口秀大會一個搞笑的節目,硬是讓我感動到流淚……
雖說求婚也不是什麼大事,國慶大家也看了不少婚禮,
可楊蒙恩的求婚還真有點不一樣,簡直可以說是我看過的求婚TOP1,
他完美地利用了時間差和空間差,真誠又浪漫、溫柔又動人,
本來當衆求婚,都是女方被變相道德綁架,可這次他竟然自己道德綁架了自己,
在現場,他說:
“我之是以在這個舞台上說,不是因為浪漫或者特别,
是因為我覺得我長到現在,以我眼見的生活和我的信仰,告訴我相信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好人,隻有被限制的文明者。”
說到這裡,剛離婚不久的李誕摘下眼鏡抹眼淚、結婚已經7年的龐博轉身拭淚、
日常調侃男人成風的楊笠也哭着說:
“你有毛病吧(褒義)。”
雖然大家都吃過愛情的苦,但在真誠美好的感情面前,還是一再折腰,恰如孟非所說:
“我們已經很難被那些苦難打動,但是我們特别容易被幸福打動。”
楊蒙恩準備了兩次求婚,一次在衆人面前,
在節目的錄制現場求婚,他昭告天下自己的愛意,他說:
“劉培钰,結婚嗎?”
普普通通的三個字,卻比“嫁給我”更讓人感動,因為這不是占為己有,而是互相擁有,
在大家都起哄說:“嫁給他!”、“嫁給他!”、“嫁給他!”的時候,
後來發現,他女友根本就不在現場,
他沒有把女友放在這樣一個起哄、逼迫的環境中,沒有道德綁架、也沒有趕鴨子上架,
為了不讓女友因為自己淘汰難過,他選擇用求婚的喜悅來沖刷,
在衆人面前十足的勇敢和浪漫,對女友又無比尊重和愛護,這種空間差帶來了,幾乎是所有網友滿滿的感動和祝福,
第二次是等到電視節目播出後,和女友單獨共處再次求婚,
在那個簡短的求婚視訊裡,沒有禮炮、鮮花、氣球、燈光,
隻有一個巴掌大小的手機,裡面放着蒙恩求婚的視訊,美好的時間差,在那個空間裡,隻有你我二人,
他說:“終于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當一切準備都被打回原始,求婚看上去很簡陋,但她,看上去很美。”
原本愛,就隻是關乎兩個人的事,隻要兩個人願意共度餘生,那麼旁人再說什麼都無所謂了,
正如網友所說:
“在全世界面前許下諾言,在無人處等你回應。”
愛的光明正大,又愛的細緻入微,楊蒙恩這下,簡直可以說是求婚天花闆了,
不當衆給女友壓力,但是有很願意當衆給承諾,甚至直接說了:
為了愛和信仰,我自願成為那個被限制的文明者,
不是因為我有多浪漫和特别,隻是因為相信,因為深愛……
“因為她已經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以後我可能會面對無數誘惑,但我在千萬人面前宣誓,因為愛你,我自願為自己戴上文明的枷鎖。”
/
到現在,其實我們都看多了分分合合,
在節目上有多金童玉女、有多至死不渝,在現實中就有多雞飛狗跳、魚死網破,
想象不到,我們向往的愛情居然最終會演繹成這個模樣,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所言其實,
一場場撕逼、實錘大戰不斷拉開帷幕,重新整理着網友們的下限,一個個面具被撕開,最醜陋的人性被顯露無疑,
約炮、出軌、黃賭毒、家暴……總之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可是為什麼,在被傷害的第1001次後,我們還是會為一場求婚流淚?
因為他的純粹、真誠、浪漫,因為愛的本質就是一種付出和自我限制,
正如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說的:
“我将違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遠愛你。”
也正是因為婚姻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立約和守約的過程,
我不需要娶一個或者嫁一個完美的人,我需要的是一個懂得守約的人,一個會悔改和成長的普通人,
婚姻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約定,當蒙恩在脫口秀大會上求婚的那一刻,他已然進入了一個婚約,
在這個神聖的約定裡,他自己也說了,他自願被限制,成為那個“文明者”,
而現實中很多人,正是沒有認識到,要自我限制,他們選擇了自我堅持、自我中心,
是以離婚率水漲船高,因為他們不願意付出、犧牲、不願意改變,是以隻能在一段段破碎的關系中自我逃避,
無論在婚姻關系,還是在戀愛關系中,都是如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B站的一檔90後的相親綜藝《90婚介所》,
這個像辯論賽、紀錄片、偶像劇一樣的大型戀愛綜藝,人類高品質女性聚集地,
光是看節目就能感受到90後的普遍特點:
自信又直接,個性強、不願意妥協,比起他人,更關注自我,
這類型的人自然很難脫單,即便是脫了單,也很難維持一段親密關系,
喜歡還可以百依百順、指鹿為馬,但愛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想起羅翔老師曾經說的一段話,就很好地描述了什麼叫愛:
“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看的一個故事,很老土,很老套,很多同學可能都聽過,每次想一想我都很溫暖, 有一個男孩有一塊金表,他愛上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有一頭秀美的長發, 馬上要過聖誕節了,男孩決定把這個金表給賣了,給女孩買一個漂亮的發夾, 當他興奮的把這個發夾交給女孩的時候,發現女孩的頭發已經剪掉了, 原來女孩把自己的頭發剪了,因為她想把這個頭發還錢,來給男孩買一個表帶, 真正的愛一定不是瞬間的感動,而必然是恒久的一種委身,彼此犧牲,彼此成就,彼此尊重。”
不是竭盡全力求保底,而是就算虧本了我也要繼續走下去,
不是感覺來了愛的死去活來,而是感覺走了還是能持守約定,守護如初,
不是我想要什麼、要得到什麼,而是我想給别人什麼、能付出什麼……
确實,楊蒙恩用一個求婚、一句話就點醒了很多人,
他相信,他盼望、他愛,是以他“自願為自己戴上文明的枷鎖”,
聖經中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為什麼聖經中說這些美德,其中最大的是愛,
信是根基,望是目标,而愛是我們一路上的供應,叫我們無論經曆如何艱難,都能甜美往前,是以最大的是愛,
而這份愛不是利己,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看重對方的需要,
愛的實質是舍己,是限制,
隻有在這種限制和排他性中,我們才能得享愛情獨一無二的甜蜜,
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獨一無二的愛與被愛,
也祝福楊蒙恩和劉培钰足夠勇敢地進入婚姻殿堂,更要足夠相愛、也足夠堅守,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歌《愛,可以再更多一點點》,盼望我們都能找到那份獨一無二的愛~
愛,可以再更多一點點
我可以擁有全世界 卻沒有愛
我可以明白所有事 卻還是空白
我可以用信心移山 卻還是孤單
這世界沒有了愛 一切仍是黑白
不要埋藏在心裡 把愛說出來
不要默默在一旁 把愛活出來
喔愛,可以再更多一點點
不怕被傷害 把靈魂鎖起來
從tianfu來的愛 把懼怕挪開
發現幸福在轉角與你相遇
一瞬間 這世界變得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