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方亞芬,她的同行們會評價她是“蠻作”的一個人,在藝術上很作,要求的總是那麼完美。她的戲迷們評價她就是“暖”,她可以做粉絲的知心姐姐,貼心朋友。這兩種人格特點怎麼能在一個人身上完美結合的呢?你要是看了排練場上對每一個小節都很敏感的方亞芬,再見到台下快人快語的方女王,你就會相信了,她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結合體。

祝英台造型照
1. 方亞芬與袁雪芬
提起方亞芬,就不能不提起她的老師,她崇拜并追随了30年之久的袁雪芬老師,也是她一輩子追随的袁派宗師。師徒倆的名字很有對仗性,一圓(袁)、一方,名字裡都有個芬字。
記得袁老師對亞芬說,你将來一定要超過我哈!亞芬調皮地回答:我是亞芬,永遠也超不過您的哦,老師。她與袁老師有師生之實,卻沒有拜師之儀,因為袁老師一生奉行不收徒的原則,這對師生就成了沒有名分的師生。然而當今越壇,誰也無法否認方亞芬是袁派大師姐的事實,那個名分對于亞芬來說不重要。
恩師授課
受到老師的影響,方亞芬也奉行不收徒的原則,隻是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傾囊相授給她“孩子們”,也就是她的學生們。袁派師徒一直保持着這個傳統,卻絲毫不影響袁派藝術的傳承,這就夠了。
袁老師晚年後,常常被邀請去參加以方亞芬為主題的綜藝活動,每次袁老都收拾得很整齊,也會打趣亞芬:無非是讓我去給你說幾句好話,方老師!師徒倆亦師亦友的關系,讓人羨慕,在亞芬眼裡,老師對她的藝術,對她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她的眼中,老師就是一座山峰,值得她依靠一輩子的高山。
各種與恩師合影
很少贊揚别人的袁老師,對别人評價自己的愛徒:方亞芬很大氣,從來不嫉妒别人! 亞芬覺得這是老師對自己的最高獎賞啦!
2. 博采衆長,碩果累累
一次央視主持人白燕升問方亞芬,你在《紅樓夢》裡演過多少個人物啊?方亞芬有一時算不出來,細細數來,她演過寶玉、黛玉、王熙鳳、妙玉、齡官、司琪、還有史湘雲…… 大概有7、8個吧,白燕升笑說,你這個也是創紀錄了!
王熙鳳造型照
的确,越劇圈乃至戲曲圈裡很少能有人能飾演這麼多不同性别,不同個性的人物呢!方亞芬可謂首屈一指。這也說明了她的全能演員的特點,除了她本工袁派,她也能涉獵金派、尹派,甚至畢派,她唱來都能得心應手。
2007年,方亞芬喜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而參選劇目就除了本工袁派的《玉卿嫂》,就還有金派名劇《碧玉簪》,那一屆梅花獎,方亞芬榮登榜首。從此方女王的美名不胫而走。
《玉卿嫂》
《碧玉簪》
當然,袁派是她的本工,她的唱腔沒有刻意模仿袁老師,她可以根據劇情需要來變換自己的聲音,不會千篇一律。有時清亮如《西廂記》中的崔莺莺,有時沉渾如《誇夫》中的梁紅玉、《啼笑因緣》中後半段的鳳喜,有時蒼老如《祥林嫂.問蒼天》,她注重用不同聲音塑造人物,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崔莺莺
戲曲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你學哪個流派,主要是要看你的聲音是否和流派創始人接近,不接近就不像!方亞芬卻打破了這個規矩,學袁派的韻味和感覺,卻不學老師的聲音,根據自身的嗓音條件,改革和發展了袁派,得到了專家和觀衆的普遍認可。這點難能可貴,當然更取決于袁老師的開放思想,她不局限于自己的風格,給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袁老師還把人物個性用繪畫的語言描述,比如祥林嫂像雕塑畫,棱角分明;林黛玉像水墨畫,詩意盎然;祝英台像工筆畫,個性分明;沒有袁老師的引導與教誨,也沒有今天方亞芬的成就。
林黛玉
3. 不計較才能活得快樂
說起方亞芬在舞台上的嚴謹,不能不提起當年她做半月闆手術的事情。2010年上越主辦五朵梅花演出專場,方亞芬在7場演出中出演5場,當時她因為之前演出摔傷了左腿,醫生要求她立刻手術,為了不耽誤演出,她硬是忍着疼痛堅持了5場演出,在《千古情怨》演出間隙,方亞芬實在忍不住了,抱着腿在背景哭,用這種方式緩解着疼痛,稍有好轉,馬上擦幹眼淚,登上舞台。
熬到系列演出結束,醫生對她說,你的半月闆已經重度撕裂,如果再不做手術,60歲以後将在輪椅上度過。。。她吓壞了!這才推掉了演出,做了部分切除手術。
賈寶玉造型照,華怡青飾林黛玉
事後接受采訪,她還是滿臉笑容,說既然答應好的演出就不能爽約。
作為方亞芬的粉絲,應該是很幸福的。記得一次亞芬到北京參加“名家名段”錄制,有幾位錢惠麗的粉絲到背景找錢大院,碰巧亞芬錄完節目了,穿着便裝在化妝間,幾位惠麗迷想要跟她打招呼,又不太好意思,亞芬大方地說,你們好啊!你們是來看惠麗的吧?頓時,那幾個戲迷放松了下來,繼續跟亞芬聊了幾句。普通戲迷尚且如此,要是亞芬的粉絲,那甜美程度可想而知咯。
與粉絲合影
正像袁老師說的,亞芬很大氣,她在團裡和搭檔、樂隊老師、道具師傅關系都很融洽,用她自己的話說,不要計較那麼多,你就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