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和我的父輩》:以父輩之名,回溯我們的來時路

記者 王彥

“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訴你,世間的一切奧秘……”《我和我的父輩》裡有封家書,那是父輩寫給孩子的散文詩。詩裡有光榮和夢想的來路,也寫着家與國的真谛,就像這部電影本身。

影片《我和我的父輩》以世代為章,吳京、章子怡、徐峥、沈騰四位分别執導并主演一個單元,李雪健、張藝謀、陳道明等不少電影人都在片中客串,在“家書”裡寫有一筆。這封電影家書從抗日戰争的年代寫起,到可以想見的未來落筆,四組家庭的動人故事串起家國精神代代相傳的印迹。燈塔專業版實時資料顯示,截至昨天21時30分,影片國慶當日票房1.82億元,累計票房2.73億元。

昨天下午的上海影城來了幾位特殊觀衆:導演徐峥的師長、母親以及故事裡的原型人物、當年中國内地第一支電視廣告片的當事人。他們以父輩的視角憶當年、說當下,令這場名為“帶着孩子看父輩”的特别放映場裡頗有幾分深意。這一幕也恰是《我和我的父輩》與觀衆的約定——讓不同代際的觀衆在故事裡找到自己父輩,從電影家書裡接過父輩星辰,傳遞新的青春。

以父輩之名,看見幸福生活的來時路

吳京掌勺的《乘風》打頭陣。乘風是吳磊所飾兒子的名字,也是故事裡乘風而去又乘風歸來的英雄意象。14年抗戰有多艱苦卓絕,軍民魚水深情從何而來,故事隻取了局部,但已可見一斑。

那是抗日戰争時期,日寇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與兒子馬乘風上陣父子兵,帶領着這支部隊在日軍包圍圈裡攪動風雲,屢建戰功。戰鬥路上,父親惦記着用艾葉來給乘風療傷,對兒子說,“要死的話,你要死在我後面”。沒有父親不愛兒子,但國難當頭,有些原本堅定的先後順序,因為遇上了更多更想保護的人,變了。原本隻是帶領一小隊人馬突圍的馬仁興在途中遇上了50多位當地村民。要帶領這些老弱病殘孕的百姓安全轉移,還要想方設法避開日寇的圍追堵截,要從絕望中突圍,父親決定聲東擊西。這是一則關于選擇的故事,八路軍戰士守衛國土無懼犧牲,即便代價過于悲怆。也正是這樣的選擇,使得我們的隊伍不斷壯大,成了人民心裡永恒的豐碑。

相似的付出與犧牲在章子怡執導的《詩》裡也有。1960年代,戈壁裡有片特殊的生活區,那裡住着些心裡滿是問号的孩子。他們不知自己的父母究竟從事什麼工作,隻記得在戈壁灘另一頭傳來過幾次爆炸聲,伴随着黑煙、聲波穿透茫茫風沙。為把中國人自己的衛星送上天,黃軒飾演的父親在試驗中犧牲,章子怡飾演的母親身為火藥雕刻師也總在命懸一線的環境裡工作。電影裡哥哥那句“我的爸爸和我以前的爸爸都死了”,打動無數觀衆,因為誰都知道,中國人自己的航天夢,從何而來。

徐峥延續着他在系列中一貫的上海市井喜劇。改革開放的第一縷風信吹動海上的風,不經意間的變化被濃縮在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鴨先知”身上。坐在40多年後的大銀幕前看他在1979年“吹過的牛”,内地第一支電視廣告片也好,黃浦江上的虹橋也罷,無論怎樣異想天開,夢想都在今天落地開花。沈騰的《少年行》也是笑果十足,一點軟科幻元素搭載天馬行空的少年暢想,當下與未來的“父輩”在時光的呼應間意味深長。

這兩天的社交平台上,太多相似的話被網友重複地說,“盛世中華,如您所願”“14億中國人民有不怕任何困難的中國力量”……今天的年輕人是毫不吝啬說“我愛你,中國”的一代人。是以,當影片以父輩之名,回溯往昔,觀衆如同在家書裡看見了幸福生活的來時路,重溫了這一代人未曾參與的風雨兼程。

承繼所有的忠誠奉獻,“我們終将成為你們”

今日之和平、富足、強大,是無數父輩為我們打下的。《我和我的父輩》不僅呈現結果,也把父親與母親身上平凡又偉大的品格說與今人聽。

日寇飛機下,如何拯救國破山河?《乘風》亮出中華民族身上的血性。戰争年代何為血性?是少年人将自身命運系于刀尖,雖九死其猶未悔。信仰的火炬代代相傳,今天的戍邊英雄、抗疫戰士,都是精神之炬的傳承人。

物質匮乏年代裡的科研工作,科學家們笃信科學的真理,也笃信以“小我”獻“大家”的奮鬥與奉獻。《詩》用浪漫主義的詩篇速寫了“做隐姓埋名人,幹驚天動地事”的科學家形象,也勾勒出了不起的女性力量,還給出了關于“死亡教育”的一種答案——“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而宇宙是令死亡渺小的東西”。電影裡的孩子在父親犧牲後被迫直面死亡,去了解生老病死。當星移鬥轉,無論是故事裡的妹妹成了飛向太空的航天人,抑或現實中我們為“嫦娥五号”探月、“天問一号”落火而歡呼,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星辰大海,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忠誠奉獻的結晶。

《鴨先知》在诙諧中緻敬的是什麼?故事裡,上海中藥二廠銷售科科長趙平洋是一個處處敢于嘗鮮的人,為了推銷廠裡的“參桂養榮酒”,他自掏腰包找上海電視台拍廣告。尾聲,站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觀光層,老邁的“鴨先知”歡喜地看了又看,明月清風照拂的夢,如今都是真真切切的生活與詩。成就這些的,就是一批敢想敢為、敢為人先的夢想執行人。

而一顆2021年種下的人工智能種子,在影片裡的2050年長成參天大樹,沈騰說,“未來強則國強,少年強則國強,今天的中國有太多方面值得歌頌,我們用穿越的方式來表達科技興國的主題”。而最動人的場外評價莫過于——把接力棒交給吾輩,去開拓父輩未見的世界,寫父輩們未完待續的詩篇。

來源: 文彙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