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作為資深影迷的你,肯定有過以下境遇。
看完電影,第一時間找不到合适的人分享觀影感受;
曬完票根之餘,并沒有在評論區吸引更多人前來互動;
收藏的票根一天天泛黃,紙張上的觀影資訊一天天褪散;
排好了滿滿的電影節日程,具體行程隻能放在手機便簽或紙質筆記本上;

(不止)以上問題,請看記藝APP給出的解決方案。
記藝APP的條目設計,如同電影票根,每次看過電影,使用者可以将紙質票根的資訊完
整地儲存在APP中,影院、影廳、座位和放映時間均不落下。有人肯定會疑問,我們已經有了兩大票務平台,還需要這種票根軟體做什麼?實際情況是,票務平台因其定位的局限性,需要有合作的院線、電影節和影展,不免互相競争,是以永遠不可能把所有的場次都涵蓋掉,哪怕是中國某一線城市的主流院線排片它們都做不到,更不用提相對獨立的藝術電影放映了。而記藝APP可以記錄你想記錄的所有,有無票根都可以。
但,這些都隻是最基礎的部分。
<h1 class="pgc-h-center-line">電影院,觀影記藝的一部分</h1>
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最愛的電影院、甚至最愛的座位,也或許還記得與心愛的ta第一次約會的電影院,但基本上隻能止步于此了。
你想知道你在你的城市/國家和全球都去過多少家電影院嗎?
你想知道你心心念念的最愛電影院,你總共去過多少次,看過多少部電影嗎?
記藝APP收入了全球2000多座城市的電影院資訊,同時還開放電影院的自定義建立,不再讓你錯過任何一次的大銀幕觀影地點。每個觀影地點還會綁定相應城市,使用者可以在觀影記錄的篩選中,檢視到去過不同城市和那個城市的電影院。城市旁邊的數字是去過的電影院數量,電影院旁邊的數字是去過該電影院的次數,從此你就同時擁有了城市和影院的記憶。
<h1 class="pgc-h-center-line">看電影,你不總是一個人</h1>
記錄地點并不新鮮,作為一款記錄軟體,記藝APP有一個業界從沒有過的記錄細節 - 那就是記錄一同觀影的那個ta.
一部索然無味的電影,或許因為ta,在你心中永遠地烙下印記。
一場視聽盛宴,因為那個ta會變得更加光彩、奪目。
每一次的首映盛典、每一次的出國觀影都将成為你們記憶中特殊的一個存在。
你隻需在每次觀影記錄時,在記藝APP的“with”選項選擇那個ta就可以了,從此你和ta的一切記錄,一同去過的城市、一同去過的影院、一同看過的電影、就都由記藝APP幫你整理。
除此之外,釋出選項中還有一個“刷刷”選項可以記錄觀看電影的次數。記錄多刷其實并不新鮮,巴塞電影APP早在幾年前就已實作這個功能,但原則上還是隻能釋出一次。記藝APP隻是在原基礎上,更進了一步,在記藝APP同一部電影可以無數次記錄,且當你釋出某電影的第一次記錄時,系統會預設為“首次”觀看(可修改),當你釋出第二次該電影的記錄時,系統會自動判定為2刷(同樣可修改),逐次類推。我們堅信,值得多刷的電影、也值得被多次記錄。
<h1 class="pgc-h-center-line">條目自建,拒絕殘缺</h1>
總有些電影無法記錄,是我們發現的觀影記錄方面最大的痛點。作為一個UGC平台,我們認為電影的界定不應該由平台說了算,是以決定把選擇權還給觀衆。使用者可以在記藝APP生成獨屬于該使用者的自定義條目來進行記錄,該條目資訊将不會被其他任何使用者搜尋到。這樣使用者就不必考驗我們編輯團隊的更新和稽核速度,而是自主發建立條目進行記錄了,從此再也不怕找不到冷門/小衆電影的條目,那些學生/畢業作品、微電影也都可以被當做真正電影對待了。
當然,有些作品可以算作電影,但有些還真不是電影。
劇集的某一集、SP能算電影嗎?
《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可以算,
《神探夏洛克:最後的誓言》就不能算。
還有,廣告也可以算短片嗎?
這些答案我們雖然同樣會交由使用者判定,但作為平台方,我們也有義務提醒使用者哪些是電影、哪些不是電影。如果某些影片您在電影搜尋裡找不到,還請移步至劇集搜尋看一眼,或許它真的是一部劇集。
<h1 class="pgc-h-center-line">形式版本,一一記錄</h1>
雖然影廳有無數種叫法,但放映版本并沒有那麼多,是以也導緻無法通過影廳名字來進行判斷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使用者自行輸入放映版本了。記藝APP不僅内置了36種最常用的放映版本标簽進行選擇,使用者還可以通過自定義标簽的方式來添加更多特别和未知的放映版本。
同時,我們将首映、電影節、影展等資訊同樣歸入為版本,使得版本的資訊量更加豐富,也與普通院線的放映區分開。且以上資訊都可以在觀影月曆頁(資料庫)中進行篩序,使用者可以非常便捷、清楚地查詢到自己看過的IMAX電影、世界首映的電影和上海電影節展映的電影都有哪些。
<h1 class="pgc-h-center-line">評星評分,自由組合</h1>
電影評分遠遠算不上痛點,但也值得一說。支援半星或10分制打分的平台其實也不少,但為什麼就不能同時支援打星和評分呢,原因在于如果兩邊是一個對等關系看起來特别沒有意義,而完全獨立又顯得更加沒有必要。但實際情況是,一般的評星是按推薦度給的,而評分則是較專業的進行分析之後的結論。記藝APP願意嘗試做這個沒有必要的功能 - 支援評星和評分的不對等,也就是使用者可以給某部電影打4星當做推薦,同時也可以隻給6.3分的評分表示将将及格。
這樣的好處還在于,通過記藝APP内置的評分和評星的排序功能,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排序順序,比如院線年度十佳,你就可以選擇“觀看年份”、“内地上映年份”和“評分正序”來進行篩選,點選三下即可得出你的本年度院線十佳片,而且還是排好序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不隻是總結,還有計劃</h1>
篩選和排序的功能在上面已經提到不少,我們堅信作為一個記錄平台,我們需要把每一項資訊都開放給使用者進行處理,才能顯示出資料的魅力,而不是給營銷平台提供冷冰冰的資料,這樣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在記藝APP進行記錄。
同時,記藝APP超友善的篩選功能,将提供給使用者超過8個次元上的快捷篩選。你可以輕松檢視到諸如某一年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觀看的在北影節期間展映并且是2刷的XX年出品的意大利犯罪片。
記藝APP的周曆其實還是一款可視化待辦軟體,使用者可以釋出未來5周的觀影計劃,以圖檔的形式展示在周曆框中,這樣你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接下來的觀影日程,完美契合在電影節這種大量且密集的觀影時期使用。影迷們在電影節期間終于可以擺脫小本本和手機記事本,而是用一款可視化周曆替代了。
小編夢想中的上影節行程表
最後的最後,差點忘記回答文章最開始的那個分享觀影感受的問題了。
關于評論互動,我們徹底去除了回帖評論的傳統形式,轉而讓觀看同一部電影時間最相近的使用者們自動組成一個不超過50人的群組,來進行實時的溝通交流。隻要同一個時間段内有5名不同使用者釋出同一部電影即可,對于熱門和主流的電影絕對不怕找不到同好們進行交流,而小衆和文藝的電影更會讓讨論局限在非常少的人數上,更加适合進行電影藝術之間的探讨。
以上是記藝APP關于觀影記錄向影迷給出的答案,做為一個全新平台,它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希望記藝這個平台可以在各位影迷們的幫助下繼續成長。
現在正是上海電影節和FIRST影展期間,也希望各位影迷用起來,體驗一下這款專為迷影而生的手機軟體。
看最好的電影版本,值得你更好的記錄
記藝APP,記錄你的迷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