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希區柯克首部災難片:群鳥瘋狂攻擊人類

作者:嘯歌雜譚
希區柯克首部災難片:群鳥瘋狂攻擊人類

作為一代電影懸疑大師,希區柯克拍攝過許多雜糅各種風格的懸疑片。沒想到他1963年的《群鳥》竟然是一部懸疑災難片。

電影《群鳥》的風格不僅是懸疑+災難,它是一部集愛情、家庭、懸疑、驚悚、災難多種風格于一身的電影。

電影的故事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蒂比·海德莉飾演的富家美女與羅德·泰勒飾演的單親毒舌律師家庭之間發生的故事。二是群鳥發狂,瘋狂攻擊小島居民的故事。

作為希區柯克後期風格比較成熟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風格其實并沒有太濃厚的希氏風格,既沒有運用他常用的“麥格芬手法”,女主也不算是“錯誤的人”。作為希區柯克首部也是唯一一部災難片,《群鳥》的風格是獨特的。

首先《群鳥》中的愛情不是希區柯克電影中常見的有道德瑕疵甚至是不倫的愛情,電影中的美女與帥哥性格上雖然各有缺點,也各有黑曆史,卻出乎意料的純情,這是一對正常的歡喜冤家。連這部電影中愛情與家庭的沖突也出乎意料的正常:沒有不道德也沒有什麼陰謀背叛,更沒有罪惡與犯罪的發生。電影中雖有惡俗的婆媳沖突,最終結局卻是母慈子孝,家庭和睦。

電影的最大看點還是發狂的鳥類帶給小島居民的恐懼和災難。

希區柯克首部災難片:群鳥瘋狂攻擊人類

一向溫和的小島鳥類不知何因發狂,他們瘋狂地攻擊人類。密密麻麻聚焦的小鳥們,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視覺的恐懼,更加恐怖的是它們戰鬥力驚人,不但人類無法抵禦,任何堅固的房屋它們都可以突破。

希區柯克首部災難片:群鳥瘋狂攻擊人類

小島居民面臨發狂的鳥類攻擊除了逃跑躲避,沒有絲毫辦法。居民死傷無數,他們被恐懼籠罩。

執政者采取鴕鳥态度,不作為,絲毫不顧無助的小島居民的死活。

災難面前,人性的醜惡暴露無遺,有人互相指責,有人傳播不實消息,有人自私自保。

大難降臨時,人性同樣閃耀着光輝。有為了保護學生犧牲自己生命的老師,也有面對群鳥攻擊時,陌生人之間的抱團取暖。

希區柯克首部災難片:群鳥瘋狂攻擊人類

男主一家也在此次災難中,團結一緻,互為支援。災難面前,婆媳心結解除,母親也看到了兒子負責任的一面,她終于有了安全感,一家人同心協力終獲新生。

上述所有内容和情節構成,已成為後期災難片的套路,是典型災難片的标配。

電影中沒有指出鳥類的災難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據導演自述: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觀衆認可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而非科幻災難片。不過,電影還是模糊地指出鳥類發狂的原因可能來自于人類。

第一個受小鳥攻擊死亡的島上居民是賣動物飼料的老闆。之前律師母親曾抱怨購買的飼料有問題,導緻她的小雞不吃食了。不過是不是人類污染飼料,導緻小鳥誤食,進而令它們發狂,電影并沒有明确指出。電影畢竟拍攝于六十年代,環保問題剛剛在西方興起,電影中涉及環保問題還很少,遑論有什麼深入思考了。環保問題,自然不是電影重點表達的主題了。

很多人指出,鳥類發狂攻擊人類是隐喻了母親的嫉妒,我倒覺得這是過分解讀了。拿一位母親的妒忌心态來類比自然災難,顯然過分了!

母親的妒忌源于她的不安全感,而她的不安全感來源于丈夫去世後依靠的喪失,而兒子的不成熟加深了她的不安全感。害怕被抛棄,是以她對兒子的戀愛橫加幹涉。當母親在災難面前看到了兒子的責任感和兒媳的善良,她立刻改變了自己觀點,認同了二人的愛情。這點不正說明:面對突然發生的災難,人類在危機面前和解,團結互助才能戰勝災難的主題嗎?

電影中那對愛情鳥倒是隐喻。

作為男女主相遇相識的催化劑,它象征了愛情。愛情需要得到家庭的祝福才能美滿。愛情鳥是小姑子喜愛的禮物,女主把它送給她,赢得了小姑子的喜愛;在群鳥攻擊中安全撤離的一家人,那對愛情鳥被家人保護得很好,這點顯然象征了愛情也需要勇敢的責任和守護才能長久。

當然責任和守護是雙向的,是以說單戀的女教師的命運就悲催了。她的癡情和犧牲換來的僅僅是死後男主一件衣服覆寫屍身的憐惜而已!

希區柯克首部災難片:群鳥瘋狂攻擊人類

雖然是一部古早災難片,但這部電影給人的驚悚感至今看來依然不亞于任何一部災難片。甚至它比現在的災難片更加優秀。

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說這部電影是他們的童年陰影。沒有想到可愛的鳥類,一旦變得瘋狂,它們的攻擊性同樣讓人感到恐怖。尤其是密密麻麻的黑色小鳥聚焦一處,那種陰森恐怖那種密集恐懼感立刻浮上心頭。

希區柯克首部災難片:群鳥瘋狂攻擊人類

女主最後被小鳥攻擊以至于魂飛魄散的表情尤其令人感到恐怖感十足。據說心理漸漸變态的希區柯克對女主扮演者蒂比·海德莉愛而不得,經常故意用小鳥攻擊、吓唬她。真心心疼她的悲慘遭遇。如果放到現在,大導演恐怕早就名譽掃地,甚至吃官司了吧。不過在這些紛紛擾擾的幕後醜聞之下,依然難掩《群鳥》是一部優秀災難片的事實。

(文/秦時嘯歌于2021年8月13日14時05分完稿)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