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文章提問:“工作中遇見一個好上司是怎樣的體驗?”下面150多條回答,讓我們看到職場上的些許溫情時刻。
在這些神仙上司裡,有的上司能為下屬鋪路;有的上司會救團隊成員于危難之中;有的上司成為下屬的榜樣,為下屬日後成為上司樹立了标杆;還有的上司,能力超群,以一己之力讓大家感受到什麼是好團隊、好公司。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句俗話是對上司定位再貼切不過的形容。

我們選擇跟随的上司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我們的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跟對人才能做對事、做對事才能為自己創造一個有前途的職場生涯。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上司值得跟随?這是一個衆口難調的問題。
有人喜歡家長型的上司者,他們對員工的關心就像父母關心孩子一樣,體貼入微、教導有方;
還有人喜歡服務型上司者,這樣的上司追求的是團隊利益最大化,是以會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希望把團隊的潛力全都發揮出來;
也有人很喜歡放任型的上司,他們會給員工更多的自由空間,隻要完成工作任務,就允許員工有一定的自主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利益結盟是關鍵、不要求上司完美</h1>
無論什麼風格的上司、無論我們和上司的關系是親近還是保持距離,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記自己和上司本質上是利益結盟關系。
因為利益是我們工作的首要動力,是以我們對“好上司”的要求不能是完人,希望他們面面俱到。成熟的職場人對上司有期待,但也會有底線的包容他們身上的缺點。
總體來說,如果你的上司符合下述過半标準,你不妨多跟随一段時間,大機率能從他身上獲益良多。
1. 他們能真切意識到,每個員工都是不同的
上司有自己的上司風格,但好的上司能對下屬“因材施教”。比如針對某項任務,有些下屬需要手把手去教才能完成任務;有些下屬則隻需被告知目标,上司放開權限後讓他們自行發揮他們就能把任務完成得很好。
好的上司能夠洞悉下屬的做事風格,因人而異讓他們去完成目标。
2. 與“管人”相比,他們更會管理者工的期望
我們對上司有一個傳統的誤解,那就是“當官是要管人的”。但實際上,成年人不是靠管能降住的。如果一個上司能知曉員工的期待并幫助他實作,那麼這個人就會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也會對自己和團隊更忠誠。
諸多研究表明,對許多員工而言,工作不僅僅代表了一份薪水。作為職場人,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對應的報酬,但是随着工作占據了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部分,金錢不再是很多人在工作中唯一看重的方面。想讓員工對企業滿意并且精力充沛地面對挑戰,聰明的上司一定會多了解下屬在工作上的期望——未來的發展、能力的提升、生活與工作的兼顧……如此才能留住人才。
3. 他們會幫你克服恐懼讓你從中獲益
曾經日本經濟蕭條時期,任天堂公司的高層決定裁員,節源斷臂求生。經典遊戲超級馬裡奧的創始人宮本茂認為,如果員工每天擔驚受怕盤算着自己會不會被裁員,哪有心思設計出好遊戲?于是,他提議讓股東們拿出一些錢給大家保底,向每個員工確定公司不會裁員,打消大家的恐懼,以此來提升大家的生産力,在經濟大蕭條中逆流而上。
最後,這項政策也确實奏效了。
害怕被裁、害怕完不成這個項目、害怕客戶不滿意方案、害怕這個難搞的甲方、害怕跨部門合作不順暢……工作中有太多雷區讓員工惶恐不安,聰明的上司懂得如何協助下屬克服内心恐懼、挑戰新事物,讓員工能夠更精進、發揮出更大價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7">會帶團隊、會待人</h1>
上司帶團隊、對待下屬的做事方式也很重要。
1. 他們從不向“食物鍊下層”抱怨
我們可能會碰到這樣一類上司:他們喜歡叫苦、抱怨、訴說自己的委屈和不易。“今年太難了,大家都不容易”、“咱們這個行業式微了,我能撐到現在真不容易”、“那個客戶真的是很難搞,咱們太難了”……企圖用這種“軟”的方式來擷取同理心進而管理團隊。
但這種“軟”很多時候不利于上司的威信、并且會讓下屬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更嚴重的是,“下梁”會有模學樣也輕易抱怨,把這種委屈抱怨的風氣傳染給全團隊,讓團隊喪失精氣神兒。
是以,會講故事、鼓舞士氣、時刻保持精神抖擻是好上司的必修課。
2. 他們對下屬會私下批評、公開表揚
沒有人能夠免于失敗。明智的上司明白,公開羞辱一個團隊成員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甚至很多時候,公開指責比最初的失誤造成的傷害更大。是以當團隊成員犯錯時,他們會采取私下問責的方式,給對方留一分臉面。
反過來,當事情進展順利時,這些上司不追求讓聚光燈照在自己身上,而是慷慨、客觀地把贊賞還給當事人,讓他們享受應得的尊嚴和贊譽。
3. 他們會保留自我檢討的時間
在研究曆史上最偉大的那些上司人時,他們經常會做同一件事:寫日記/複盤。
今天什麼事情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我學到了什麼?我怎樣才能改進?聰明的上司經常會問自己這些問題,并把他們的想法寫在紙上,以確定他們今天的錯誤以後不會再犯。
他們保留了自我檢討的時間,不僅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也從那些前人身上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更容易原諒自己和下屬的錯誤,并能體會到上司力的傳承精神:照顧你自己的人、并給他們力量,讓他們有一天能照顧到其他人。
4. 他們會更關注下屬他們的感受
我們總有一種誤解:好的上司對事不對人。他們會客觀地就事論事、分析利弊。
非也。
懂管理的上司知道,情緒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如果不優先解決下屬的情緒問題,再精準的分析都難以被吸收。他們也知道,每個人的感受與想法都不同。如果你想獲得隊員真實的想法和付出,先要幫他們解決好情緒問題,讓大家有一個健康平穩的情緒,才能好好做事。
總而言之:值得跟随的上司知道如何讓人更好地融入團隊,以及如何讓人們團結在一個目标和願景背後,為公司團隊和自己獲得利益;同時,言行一緻、言出必行是他們身上最經常被為人稱道的優秀品質。
不過,作為一名成熟的職場人,我們應該明白,哪怕上司再好,也不要“貪杯不舍”。因為職場這出戲的主角始終是我們自己,再好的上司也隻是我們在職場上的“陪練”,他們能成為我們職場生涯的領路人,但終究會成為過路人。而他們之是以好,是因為他們無論脾氣、性格、做事風格如何,最終都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走向更高更遠的舞台。
作者 | 靜思
責編 |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