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小妹曾在一部美劇裡看到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妻子坐在丈夫的對面,一名身穿紅衣的陌生女子卧于妻子胯下,丈夫立于床邊,三人組合成一個“六芒星”,共同完成神秘的“交配儀式”。

此番場景震驚了不少追劇的小夥伴們。
但,追完了整季的人可能都會明白,這隻是劇中讓人不寒而栗的一個小場面。
女人不再是一個個體,更像是一個行走的“生育工具”。
很多人評價說:它不是科幻片也不是情色片,而是直指當下的“恐怖片”。
如今這部現象級美劇時隔兩年終于回歸——
使女的故事 第四季
The Handmaid's Tale Season 4
本劇改編自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同名原著小說。
在美劇奧斯卡艾美獎上,曾一口氣拿下最佳劇集、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五個重量級獎項;
同時包攬金球獎最佳劇情和最佳女主。
在國内也沒有水土不服,第一季8.8分,第二季8.9分,第三季8.4分。
在全球掀起追劇熱潮。
不了解前三季的觀衆也不用擔心,因為劇情的發展速度緩慢,背景大緻複習下就可以了。
劇集的故事設定在人口出生率驟降、環境遭到嚴重污染的未來世界。
美國在經曆一場革命後,建立了男性極權宗教社會。
政府被推翻,一個反烏托邦國家基列共和國成立。
基列國推行一夫多妻政策,将女性當做國有财産。
其中,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被稱為使女。
她們穿着統一的制服,毫無尊嚴可言。
她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輪流為掌權的大主教生兒育女。
不能生育的就隻能淪為女傭。
最後被流放到充滿輻射的殖民地去勞作。
使女在每個月的排卵期都要完成開篇提到的詭異的“受精儀式”,直到懷孕為止。
任何形式的反抗都會面臨刑罰,輕則挖掉一隻眼睛,重則割禮。
斷手斷腳都無所謂,隻要子宮還能懷孕就行。
從此,生育變成了一個不能違反的“規定”,有悖于生育行為的都是違法。
而且為了讓女性心甘情願接受這個制度,還專門成立機構部門進行洗腦。
時間久了,這些女人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漸漸麻木,将這殘忍的現實默許為常态。
而我們女主瓊卻是一個典型的反抗者。
她本來擁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但在基列國政變後,她和女兒逃亡中被捕了。
從此,她從瓊變成了“使女”奧芙瑞德。
她被迫失去自我,就連名字也帶有“服從主教”的含義。
第一季的故事就圍繞着瓊,講述了她覺醒之路的自我掙紮。
監禁、奴役、洗腦,并沒有埋沒她對自由的渴望。
到了第二季,瓊結識了反抗組織,反抗隊伍日益壯大,連主教夫人塞麗娜也開始覺醒。
但在即将逃出地獄的一刹那,瓊為了自己的女兒選擇留在基列國,重新走向了黑暗。
第三季,瓊主動出擊。
為了不讓使女們生下的孩子重蹈覆轍,謀劃并成功送走了基列國的幾十個孩子。
在結尾處,瓊被反派射殺,讓不少人捏了把冷汗。
但她并沒有死去。
新的一季緊接着第三季的結尾。
使女們救下了瓊,一路逃亡,寄宿在了一家農場裡。
這家的主教是個年邁的軍官,事務主要是凱斯夫人在打理。
這個夫人外表看着稚嫩,心腸卻不是一般的狠。
在聽說了瓊的事迹後,她早就期待見瓊一面,還表示想和瓊一起大開殺戒。
原來,凱斯夫人也遭受過非人的待遇,被主教帶來的男人一次次淩辱。
在抓到了曾經淩辱過凱斯夫人的一名士兵後。
瓊鼓勵凱斯夫人親手手刃了這名仇敵。
兩個女人,互相扶持,互相疼惜,達到了最深切的共鳴,令人十分動容。
而瓊這季的反抗之路也更加艱難。
她得知主教們聚集在一起,商量要以軍事手段奪回那些被送出基列國的孩子們。
她毅然決然地跑去俱樂部裡下毒,毒死了多個主教。
她又聯系到了一個反基列國的組織,眼看着一行人就要迎來自由的曙光。
但在關鍵時刻,基列國卻用瓊的女兒要挾她說出安全地點。
這些受壓迫的女性們又要重新回到地獄了嗎?
與極權的魔爪對抗,瓊會逆襲成功嗎?
可以肯定的是,這季的瓊已經準備好大開殺戒了……
很多人把《使女的故事》歸入反烏托邦社會。
《使女的故事》原著作者阿特伍德曾說:
“切記,在這本書中我使用的所有細節都是曾經在曆史上發生過的。
換句話說,它不是科幻小說。”
女性淪為生育機器的荒謬,極權操控下世人的麻木。
這些并不是幻想和杜撰,而是對現實的映射。
女性的困境是全球範圍普遍存在的,隻不過每個地方的程度不同而已。
像《使女的故事》這樣的科幻作品,其實就是為了警惕當下,避免曆史倒退和重演。
幾季下來,小妹一直在深思一個問題:
基列國在乎的是生育率和孩子們嗎?
看似是。
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讓女人們淪為“行走的子宮”。
可到了第四季,主教說出了心裡話:
基列國不在乎孩子,基列國隻在乎權利。
在這樣一個極權社會,所有壓迫世人的手段都指向一個目的:掌握手中的權利。
這也是《使女的故事》這部劇令人着迷的地方。
它沉穩地向我們訴說着荒謬現實背後隐秘的人性。
一個女人,在極權之中覺醒,帶領大家走向光明,沖破桎梏。
這給所有遭受到異樣的眼光和不公正的待遇的人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瓊的演員伊麗莎白·莫斯,從前三季的主演變成了第四季的導演。
在這一季裡,主角光環變得嚴重,甚至有點個人英雄神話的色彩。
塑造一個“超級英雄”的确是不合實際,但是在壓抑了前三季後,這一季會給我們很多盼頭和慰藉。
未來究竟會變得美好還是荒誕,取決于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