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李朝第26代國王李熙暴死,引發群眾起義抗日

作者:海上一浪花

1919年1月22日,北韓李朝第26代國王李熙暴死,直接導緻了震動世界的北韓“三.一“起義。然而至今李熙為什麼猝然死去,卻成了一個疑題。

李熙生于1852年,是興宣大院君李是應的第二個兒子,12歲即位,号高宗。他的孩童時代可謂享盡了一代帝王的榮華富貴生活。但他運氣不太好,等他長大成人,親掌政權時,朝廷内部展開了争權奪利的鬥争,國力日衰,是以日、俄帝國主義便乘虛而入。從此,他飽嘗了受人欺侮的歲月,有着一段苦難的經曆。

北韓李朝第26代國王李熙暴死,引發群眾起義抗日

1894年6月21日,日本駐北韓公使無視北韓國王尊嚴,公然帶兵沖進王宮,殺人劫貨,竟把李家王朝500年來靠刮取民脂民膏而聚積的珍寶,搶奪一空,揚長而去。面對日本強盜,李熙無可奈何,被吓得臉無人色,渾身發抖。

1895年10月,在日本公使和漢城日軍守衛隊長的策劃下,又派軍包圍了王宮,并向王官衛隊開火,40多名日本暴徒持刀闖進宮内,王後、大臣、宮女都慘遭殺害。李熙看到此景更是驚恐萬狀,魂不附體。

北韓李朝第26代國王李熙暴死,引發群眾起義抗日

日本公使還強迫高宗下“斷發令”。強制北韓人改變傳統習俗,禁止留發。并用滿清早期的政令,叫嚷道:“留發者不留頭,留頭者不留發”。李熙在暴力威逼之下,也無它路可走,隻好和太子一起帶頭剪發。受盡侮辱的感到日本人實在是欺人過甚,又想依靠俄國人來幫他出口氣。

1896年2月11日淩晨,李熙便戲劇性地乘坐宮女花轎,潛出宮門躲進俄國駐朝公使館内。但俄國人也不是好東西,要挾持李熙,在北韓人頭上作威作福。這時李熙醒悟到自己從虎口裡又掉進了狼窩裡,他終于傳回了王宮,而俄國人看到李熙不聽話就溜走了,便咬使朝奸在李熙祝壽之日,在壽茶中放毒藥,李熙用茶時感到茶中有怪味,不敢喝,太子略嘗一點,便立即昏倒,經緊急搶救才脫險。李熙險遭暗害。

李熙在走投無路的困境下,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挽救國王的尊嚴,于1907年派遣使臣前往海牙參加第二屆“萬國和平會議”的代表要求保護北韓獨立,廢除日本的保護條約,但此事不僅未成,反為日本所嫉恨。

北韓李朝第26代國王李熙暴死,引發群眾起義抗日

1907年,日本帝國主義便迫使李熙退位,并把他幽禁在德壽宮内,将其子李跖扶上台稱為純宗,這也是北韓曆史上的末代國王。純宗在位時,北韓政府已名名存實亡。日本統監是北韓的最高主宰。

1910年,日本便公開抛出了《日韓合并條約》,李熙改稱為李太王,北韓作為名義上的獨立也被取消了。此後,李熙父子作為日本天皇統治下的特殊臣民,被面禁在舊王宮裡,虛度其充滿寂寞、怨恨的亡國之君的日子。

在1917年當李熙聽說他的第四個兒子同日本女子芳子結婚時,頓時悲憤交加,從此一直卧床不起。到1919年1月22日李熙猝然死去,終年67歲。對于李太王的死,北韓群眾議論紛紛,從王宮中傳出,李熙是被毒死的。說日本人指使朝奸韓相鶴把毒藥放到高宗食用的醋中,李熙吃過此醋後,不久毒性發作,在痛苦中掙紮問道:“我吃了什麼東西這樣難過啊!”到淩晨3點鐘即死去。死後兩眼赤色,全身有紅斑且有腐爛,不像病亡。而日本殖民當局為了遮人耳目,便發出公告:說李太王因腦溢血而突然死去,但又沒公布詳細的病情報告。由于北韓的老百姓一直把太王看成是國家的代表、臣民崇拜的偶像。此事便引起了北韓群衆的憤慨。全國各地很多男女老少都穿麻戴孝來到首都吊喪,整整七天七夜吊唁的人絡繹不絕。北韓國民準備把太王的國葬變成一次反日民族大起義。

3月1日,以孫秉熙為代表的一群資産階級民族主義者,沒有參加群衆吊唁太王的集會,而是悄悄走到一家飯店裡宣讀“獨立宣言”。而廣大群衆則唱着《祖國光複》歌,紛紛湧進漢城塔洞公園,當大會宣讀《獨立宣言》後,會場上立刻沸騰起來,人們揮舞着小國旗,散發着《宣言書》,振臂高呼:“北韓獨立萬歲!”

北韓李朝第26代國王李熙暴死,引發群眾起義抗日

接着,人山人海又湧向停放太王靈柩的德壽宮前,不斷高喊:“北韓是北韓人的北韓!”“日本人和日本軍隊滾出去!祭靈之後,遊行隊伍分成東西兩路在漢城的八個區内進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雖然日本軍隊揮舞着刀棍向赤手空拳的百姓撲去,但遊行隊伍還是浩浩蕩蕩向日本侵略者沖去。這股反日鬥争烽火迅速燃遍了北韓的三千裡江山。李太王的暴死成了北韓“三·一”人民大起義的導火線。

但是,李熙太王究竟是病死的?還是毒死的?至今仍是一個懸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