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随着娛樂方式的日漸豐富,我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小時候那種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大螢幕的面前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我們被無數的小螢幕分割。實際上不僅僅是螢幕外的觀衆變了,螢幕裡的人也是換了一代又一代。
即使春晚的影響力一天不如一天,卻仍然是中國讨論度最高的節目。也許這也是唯一一個可以跨越年齡段、跨越時間和空間,勾起人們共同回憶的節目。
如果時間回到幾十年前,在娛樂資源匮乏的80年代,那時的春晚不僅是時尚的風向标,更是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隻要在春晚露面,就能夠在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新星出道</h1>
1958年,鄭緒岚出生于一個軍人世家,從小就生活在部隊大院的她,始終是人群中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她不僅喜歡漂亮的衣服,也喜歡聽歌唱曲,這些在今天看來稀松平常的愛好,在那個時代卻是人們避之不及的存在。雖然父母三令五申,但鄭緒岚依舊是我行我素。
好在緊張的氣氛随着時間的流逝煙消雲散,鄭緒岚的父母最終也選擇了妥協,她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哼唱自己喜歡的歌曲。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鄭緒岚始終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聲樂學習。到了工作的年紀,她被配置設定到了一家閥門廠,成為了流水線上的一員。
不過,鄭緒岚的天賦終究沒有被埋沒,她的好嗓子讓她在職工比賽中脫穎而出,并得到了當時評委的賞識。
比賽結束後,鄭緒岚得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東方歌舞團向她敞開了大門,當時的東方歌舞團彙聚了一批全國最頂尖的藝術家,面對這樣的機會鄭緒岚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入團以後,鄭緒岚不僅有了表演的機會,也有了進一步學習的機會,她跟随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系統地學習了聲樂技巧,并在跟随歌舞團外出演出的同時,廣泛學習了東南亞地區的民族音樂,集衆家之所長的鄭緒岚很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了樂壇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天賦是與生俱來的,關鍵在于如何發現天賦,并利用好天賦。也許有天賦的人不少,但是能有機會向世人展現天賦的人卻微乎其微。
能夠發掘出自己的特長和潛力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事情,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鄭緒岚的不變的堅持,即使現實一次次擊碎了她的夢想,但是她依舊沒有放棄,最終等來了寶貴的時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流量擔當</h1>
青春靓麗的鄭緒岚很快就成為了歌壇上一道靓麗的風景線,1982年她參加了《少林寺》插曲《牧羊曲》的錄制,随着電影的熱映,《牧羊曲》成為了當時大街小巷循環播放的“洗腦神曲”,大到白發蒼蒼的老人,小到咿呀學語的小孩,路上的行人總能哼上幾句。
《牧羊曲》的火熱讓鄭緒岚成為了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嘉賓,在全國觀衆的注視下鄭緒岚一人連唱三首當紅歌曲,将晚會推上了一個小高潮,這次出色的表演讓鄭緒岚一躍成為國民偶像,是當時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
1986年,鄭緒依舊岚熱度不減,中央電視台再次邀請她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如果說一次登台隻是幸運,那麼兩次登台就是對鄭緒岚實力的肯定,在那個娛樂資源匮乏的年代,鄭緒岚是毫無疑問的流量巨星。
鄭緒岚的成功離不開她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也離不開她的勇于創新,在那個靠實力吃飯的年代,沒有資本捧紅的流量明星,隻有人民群衆認可的實力藝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黯然退場</h1>
不過就在事業的巅峰期,鄭緒岚的心态也在發生着微妙的變化,也許是厭倦了台下的掌聲,也許是感受到了台上的孤獨,總之此時的鄭緒岚陷入了情緒上的低谷,雖然她依舊是人們心中的女神,但是此時的她極力想要掙脫束縛。
改變比鄭緒岚想象的要來得更快一些,一次與台下觀衆目光的交織,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愛德華是一名美國人,鄭緒岚的演出他幾乎是場場必到,這份執着感動了鄭緒岚,兩人開始了交往,在相處中,鄭緒岚越發的向往愛德華口中的未來生活,她決意要和愛德華一起回到美國。
鄭緒岚的這一決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她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惜與東方歌舞團決裂,放棄自己的未來。
鄭緒岚的所作所為不出意料地引起了行業内外的共同抵制,換句話說她被“封殺”了,但此時的鄭緒岚已經毫不在意,她已經辦好了出國的手續。
不過,愛德華并未兌現當初的承諾,也許是鄭緒岚的想象太過美好,總之在出國6年後,鄭緒岚再次傳回了國内,不過此時的她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光彩,舞台離開了她,觀衆也忘記了她。
當一個人被愛情包圍時,她做出的一切決定都與愛情相關。鄭緒岚選擇了愛情,抛棄了事業,但結果卻是同時失去了事業與愛情。
人們常說愛情是盲目的,鄭緒岚也許正是中了愛情的魔咒,如日中天的事業在她看來不值一提。不過一次沖動,毀掉的卻是她的一生,愛情有時未必可靠,而事業也非無足輕重,命運不會眷顧一個不珍惜機會的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結語</h1>
有些風景,隻存在于高處。我們不知道鄭緒岚是否會後悔曾經的選擇,但再也無法重制的風景卻是人人可以感受到的辛酸。鄭緒岚用盡了一生的努力和運氣,終于登上了夢寐以求的舞台,卻因為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而放棄了擁有的一切。
選擇貫穿于我們的一生,也許有人正在面對和鄭緒岚一樣的選擇,但愛情和事業并不是一對互相排斥的選擇,恰恰相反,愛情與事業應該是互相支援,互相成就的存在。愛情應該是一種饋贈,而不是掠奪,将最美好的一切帶給最心愛的人,這就是真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