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頭條理娛君X頭條影評團X海南電影節 獨家特約稿件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正在熱烈進行,影迷的觀影熱情持續高漲。
而在這風光迤逦的南方海島上,看電影的方式也是與衆不同的,該電影節采取露天展映的方式播放電影,美麗的沙灘成為人們觀影的天然場所。
想想這樣的畫面,椰林樹影下,人們吹着海風喝着椰汁,腳踩着柔軟細沙,凝眸于露天光影,這樣的場景想想都惬意!
據了解,在這次海南島電影節展映單元裡,多部經典佳片将以畫質更新形式與影迷再次見面,人們時隔多年以露天觀影的形式重溫經典。
這其中就包括了妮可·基德曼在2001年主演的驚悚電影:
《小島驚魂》
該片由西班牙驚悚片導演亞曆山德羅-阿梅納瓦爾執導,影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單元最佳影片提名,并在2002年狂攬有着西班牙“奧斯卡”之稱的戈雅獎八項大獎。
好萊塢影星妮可-基德曼擔綱大梁出任本片女主角,她憑借此片獲得第58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而在2年後,妮可·基德曼的事業更上一步,她以《時時刻刻》中的精彩表演獲封奧斯卡影後。
雖然妮可·基德曼憑借這部電影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花瓶,證明了自己的演員的路可以走得更遠。但從個人生活上來看,這部電影其實是她的“心碎之作”。
這部電影是阿湯哥牽頭拍攝的,開拍前,妮可和他還是夫妻,兩人共同擁有的制片公司聯合米拉麥克斯投資《小島驚魂》,妮可·基德曼主演,阿湯哥當制片人。
彼時,兩人還是令全球影迷的羨慕的神仙眷侶,甜甜蜜蜜的。但是在電影完成後,兩人卻成了陌路人,實在讓人噓唏不已。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兩人的感情狀态沒有影響到這部“心碎之作”成為驚悚片經典。
19年後,我們又在中國海南島的沙灘上再次見到了這部電影。配合着徐徐海風,片子的驚悚感直接讓觀衆汗毛直立。
影片背景設定在1945年一個名為澤西島的小島上,單親媽媽葛蕾絲(妮可-基德曼 飾)與兩個孩子相依為命,擁有一座豪宅的她張貼廣告為家中招聘傭人。
一對老人和一個啞女敲開了葛瑞絲家門,葛瑞絲在交代了“孩子怕光,不能開窗簾”等要求後,聘用了三人作為傭人。
随後圍繞這棟豪宅的怪事接連發生,葛瑞絲發現家中不斷傳來異樣聲響,他人交談的聲音飄蕩在空蕩的豪宅,這股看不到但聽得着的不安因素讓她感到害怕。
随着宅院裡詭異事件越來越多,葛瑞絲開始懷疑是鬼魂在作祟。
在不斷地刺激下,葛瑞絲情緒逐漸失控,變得多疑而易怒的她對着女兒不斷發火,并對三位仆人産生懷疑。
豪宅之内“人與鬼”的驚吓戲碼不斷上演,葛瑞絲與家人漸漸發現,事情似乎不是她所想象的那樣,那個她曾經不敢直面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時至今日,這部19年前的經典心理恐怖片在豆瓣仍有8.2分的高分評價,不少影迷們更是将其視為心理恐怖片的标杆之作。
那麼這部電影為何能收獲如此高評價呢?在小編看來,《小島驚魂》有多處亮點值得我們“劃重點敲黑闆”。
一、高逼格恐怖片模式:不靠畫面,單靠氛圍就能吓人
有别于其他恐怖片通過視覺效果吓人,《小島驚魂》并沒有主打各種恐怖視覺,而是通過心理氛圍來營造恐怖之感。
全片沒有太多傳統意義上的恐怖畫面,但照樣把人吓夠嗆,這也是這類心理恐怖電影的正常模式——從心理層面出擊,觸及人們内心深處對未知的恐懼。
《小島驚魂》從視聽雙管齊下帶給人們恐懼感。首先是聲音上的恐怖,影片以妮可-基德曼凄厲的尖叫拉開序幕,伴随着女主從噩夢中驚醒,影片在灰沉的氛圍下奠定了驚悚的基調。
而片中的妮可-基德曼尖叫的場景不止一處,她的全程驚叫伴随着每一次恐怖氛圍的升華,帶給人們内心沖擊感。此外,影片各種陰森的背景音也強化了全片的氛圍,導演可以說在聲音上下足了功夫。
其次是畫面上的恐怖,不過這裡并不是直接畫面沖擊式的恐怖,而是以一種更為進階恐怖手法吓人,帶給人們以細思極恐的感覺。
比如這組極具創意的鏡頭語言,遠角、近角場景的不斷切換,一副油畫都能被導演玩出恐怖的花樣。
再比如這個鏡頭,女主在迷霧中四處張望,白茫茫的一片背景之中,你不知道從迷霧之中走來的是人還是鬼...
最為經典的鏡頭無疑是葛瑞絲女兒穿上白紗的詭異畫面,鏡頭一轉,女兒的手變成了一個蒼老的手,而白紗下的臉也變成了一張老人臉,這為畫面更添了幾分陰森之感。
二、反轉再反轉!結局不到最後猜不着
本片另一特色在于極為出彩的結尾,貫穿全片,觀衆一直随着妮可-基德曼的視角“找鬼”,但影片最後幾分鐘,“鬼到底是誰”的答案變來變去。
片尾,女主一家找到了印有仆人名字的墓碑,她們清楚了三個仆人都是鬼。
随着仆人們的鬼魂以陰森森的模樣向女主一家逼近,窗外的三個鬼魂與屋内恐懼不已的女主橫向對比之下,氣氛又被推向了一個高潮。
故事演到這裡,也許很多影迷會覺得三個仆人是最終反派,但如果以這樣的結局收尾,這部片注定會落于俗套。
于是此處導演劍鋒一轉,将鏡頭對向了屋内,此時屋裡有一群不速之客圍坐一桌在招鬼。
借巫婆之口,女主一家得知自己與孩子早已死去,但此時女主還不相信,于是拿過桌上的紙就是一撕,但導演這時給出的鏡頭說明了一切答案...
無論是三個仆人還是妮可-基德曼一家,她們都是已經死去的鬼魂。而女主聽到的所謂靈異聲,反而是活人們發出的聲音。
在這一超級反轉之下,女仆最開始的那句“人與鬼要好好相處”也就頗有意味了,她們是在規勸女主認清現實。
不得不說,在這一奇妙的收尾之下,影片的格局又上了一個層次。
三、是鬼吓人還是人吓鬼?導演新奇腦洞帶給人們思考
此外,《小島驚魂》在影片設定上就頗為展現導演兼編劇阿梅納瓦爾的精妙構思,有别于傳統驚悚片裡的鬼吓人模式,這部片到最後才讓觀衆醒悟,這居然是人吓鬼啊!
在影片設定裡,這個世界的鬼看不到人,人也看不到鬼,雙方在各自平行的世界裡“活”着,但在某個時間點上雙方會有所“碰撞”,也是以産生了戲劇效果。
鬼的恐怖在于其神秘和未知性,但回過頭來,從妮可-基德曼扮演的女主一家的角度,活着的人類對他們而言同樣是神秘而又未知的,鬼眼中的“鬼”反而是人,這一拗口的設定讓人有點哭笑不得。
是以,真正吓倒一個人的可能是内心深處對于未知的恐懼。
此外,影片中關于生與死的探讨也頗具哲思,在導演假定的這個虛幻世界觀裡,死亡不代表一個人永久湮滅,人會以另一個形式活在這個世界裡。
除了不死,這些鬼魂也沒有超能力,本質上,她們也是另一個新世界裡對一切未知的“人”,而這樣的設定想想似乎頗有意味。
四、妮可·基德曼演技出衆,小女孩為恐怖片加料
《小島驚魂》的成功還離不開女主妮可·基德曼的精彩演繹,作為影片中獨挑大梁的主角,妮可·基德曼在片中奉獻了精湛演技。
影片中,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張力十足。她扮演的豪宅女主人被整個房子的詭異聲響逼得疑神疑鬼,眼神裡充滿着無助的恐懼。
對于靈異現象無法解釋的她更是遷怒于旁人,對女兒發火,面對仆人的規勸反而猜疑不斷,呈現出一個緊張而又偏執的形象。
而片末在得知孩子是被自己悶死,而自己選擇了自殺時,不忍接受真相的她更是抱着兩個孩子,流露出悔恨之意。
1個小時多的電影裡,妮可·德曼為我們呈現出角色的多疑、恐懼、偏執、惱怒以及最後對孩子的悔恨一面,這裡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可謂相當地出彩。
時年34歲的妮可·基德曼還在片中展現了姣好的面容和曼妙的身材,此時的她可謂風華絕代,在緊張的影片氛圍中,影迷還可以欣賞顔值巅峰的曼姐。
除此之外,扮演妮可·基德曼女兒的阿拉基納·曼恩在片中的小女孩形象更是為影片的恐怖加碼。
影片中小女孩是一家子裡第一個發現“鬼”存在的,在她一聲聲平靜地向母親示警下,配合上慘白的面孔,更是讓這部片子顯得頗為懸疑和詭異。
恐怖驚悚題材電影裡小女孩元素的運用并不少見,《幽靈船》艾米莉·布朗甯扮演的小女鬼的凄怨扮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孤兒怨》中伊莎貝拉·弗爾曼那人畜無害外表下藏着的惡念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總的來說,在種種恐怖元素的堆疊下,《小島驚魂》為觀衆呈現出了一部主打心理向的恐怖片。
全片以營造恐怖氛圍而非恐怖場面的方式帶給人們最内心深處的恐怖感,而反轉再反轉的情節波折更是讓影迷大呼過瘾,而在驚悚之中更是能帶給觀衆關于生與死的思考。即便放在如今的驚悚片市場裡,《小島驚魂》也是相當地能打的。
據此前報道,《小島驚魂》的翻拍計劃已立項啟動,這部心理恐怖片有望在上映20年後以全新面貌與我們相見。
而在目前,借海南島電影節重新上《小島驚魂》之際,我們不妨在閑暇時間“搭乘時光機”,去回味這部影史經典驚悚片吧。
這部每一遍回看都能看出新花樣的恐怖片,在當初是否吓到你了呢?
青石電影 | 樂樂德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内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影視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