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作者:足球報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記者王偉報道 高水準競技運動需要心理層面的輔助的觀念,已被大衆接受,但青少年在長期從事一項運動過程中,其實也需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引導。這方面,因為認知和條件的不足,還未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2020年中國國民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24.6%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接近40%的中國小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受訪青少年(12歲-18歲)最大的壓力來源為考試壓力,22.85%的青少年有過抑郁情緒感受。

盡管這其中沒有從事體育運動的青少年的專門資料,但他們的壓力會來自更多層面,心理健康問題和需求,更需要重視。而且,從小就注意培養健康的運動心理,對孩子們運動能力和成績的提高也有極大的正向作用。

2012年起至今,劉羽一直在廣東省足球運動中心做下隊科研工作,還曾擔任廣東省U18女足心理老師兼科研人員,對青少年球員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狀況和問題有深刻的了解。作為心理老師的劉羽認為,運動員的成長,就是人的成長。而人類在自然、社會環境中的成長,都需要經曆磨練。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足球作為一種運動項目、一種載體,在個人參與訓練和競賽的過程中,競技體育就是挫折教育,敢于直面失敗,敢于品嘗失敗,敢于接受失敗,敢于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挑戰自我的極限、挑戰失敗,是體育教育的真谛,是其他教育手段無法替代的功能。

以校園足球為例,國中和高中分别對應12-15和15-18/19歲,按照國際足聯的青訓階段規劃,分屬于校園草根與青訓精英,是銜接業餘與青訓水準的關鍵階段,是青春期發育高峰,是學習的黃金年齡,是塑造未來運動員,提升運動表現能力的重要時期。

劉羽認為,身處校園的青少年,學習足球訓練、比賽的相關知識是他們在這一階段所要面臨的主要任務。在過去,競技足球認為優秀球員的心理品質是天生的。但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人的很多心理品質是在後天成長中慢慢習得的,是可以訓練培養出來的。就像有天賦的球員需要訓練以打磨球技,心理能力同樣需要刻意的學習與訓練。

發展成熟的心智、認知能力、良好的抗壓能力,對比賽(或考試)存在良好适度的預期,都有助于他們學習、提升自己的足球技能,也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另外,如何與教練、隊友相處,團結奮進,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工作、社交同樣非常重要。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劉羽認為運動員(包括校園足球隊員)的心理素質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自我控制能力,包括對自己注意力的調節,對情緒的掌控,在賽前和賽中保持良好心理狀态;二是思維表象,通過想象技巧創造或還原情景,進而提高真實情景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是自信心,清楚自身價值,頭腦清醒,具備戰勝一切的信心;第四是抗壓和心理韌性能力,學會如何在激烈的競争中保持最佳狀态,即使遭受失敗也不輕言放棄,堅定不移;第五是攻擊性與競争欲望,在比賽中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品質,還要敢于冒險,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對比賽具備強烈的求勝欲望;第六是團隊精神,排除利己私念,将團隊利益置于首位,服從管理,擅長溝通和交流。

“和足球技戰術或體能訓練一樣,心理訓練同樣存在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讓年輕的隊員學會如何調整心理狀态,松緊有度,張弛兼收,這和球技一樣需要打磨。”劉羽在長期的運動心理學研究過程中得出了這個結論。

通過長期跟隊訓練的優勢,劉羽對球隊開展了系統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教育和運動心理學訓練,在比賽時,他跟隊到賽區,幫助球員做臨場調整。不少球員在關鍵的比賽中,展現出卓越的堅韌性,面對強大的對手,敢于表現自己,頑強不屈,落後也不放棄,展現出心理學工作的效果,也強有力地說明了現代競技體育中運動心理學不可替代的價值。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今年,劉羽的《流溪河海——廣東U18女足跟隊工作志》一書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他以紀實的方式,借鑒人類學研究方式,記錄了自己跟隊工作的經曆和見聞,講述心理老師跟隊工作的故事,書寫廣東女足在體質、文化、語言、曆史等方面的特點。

書中故事發生于廣州市白雲區的廣東省足球運動中心。流溪河是該訓練中心旁的一條河流。作者取其名,加一海字,寓意足球隊彙集力量,象征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趨勢和文化内涵。該書還從人類學的角度,對中國舉國體制進行了分析,以及對中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機制的思考。其對運動天賦的了解視角,與衆不同。“流溪河海”不僅是一支足球隊發展曆程的隐喻,更是整個培養體系的象征。

該書講述了一個很不一樣的中國足球故事。在外教帶隊失敗的情況下,出身廣東本土青訓體系的教練李晖臨危受命,在各種不利的因素下,仍然完成了比賽任務,取得了好成績。該書對當下的青少年球員,從競技、心理、學習等方面給出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方向。特别對于現在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劉羽從心理學的角度也談了自己的思考。

以劉羽的親身體會,教練員對一支球隊的發展,有着決定性的作用,“一個稱職的、親力親為的主教練,比什麼都重要。在那個位置上,主教練的視野、精力會決定一切。能有好成績,當然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的結果。”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李晖給劉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外教失敗時,李晖臨危受命,帶領廣東青年女足走出困境,拿到2017年全國青年聯賽冠軍、天津全運會亞軍。劉羽認為,李晖的業務能力,對足球的了解,顯然都不是幾天之内就能完成的。他有着清晰的執教思路,對本土足球文化、培養體系、競賽環境的了解,都讓他在球隊決策上做出有益于球隊發展的選擇。

另外,李晖充分利用廣東全省之力,基于全省平台,組建了U18女足的教練和科研、醫務保障團隊,并讓團隊成員團結在他的周圍,是他發揮體制、發揮“流溪河海”力量的關鍵,也是主題核心。在李晖帶領的廣東U18女足隊伍當中,湧現了陳巧珠、李晴潼、謝绮文、熊熙、陳秀冰等多名優秀球員。

劉羽認為,主教練就像醫生、律師一樣,需要大量的學習,甚至是終身學習的職業。培養一名主教練,就像培養一個關鍵的管理者一樣,需要遵循運動項目和人的發展規律。再優秀、再“聰明”的球員,轉職為教練都需要一定的成長時間和執教經驗的積累。

“對一名教練的培養,就是對人的培養,可以說與對優秀的管理人員的培養一樣,不是從運動員退役的那一天才開始,而是從個人進入運動隊開始接受訓練那天就開始了。”李晖說,“無論是在基層的校園足球、青少年足球還是職業隊伍,有一批優秀的教練員,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運動員。”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劉羽提供了一個有趣資料,參加足球訓練的獨生子女,要少于二孩三孩。在目前傾向支援足球青訓的家長中,這個心态是否普遍存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的驗證。但在廣東,确實存在有家長甯願讓小孩外出打工,也不希望其打不上比賽仍繼續留在隊裡消耗時間和精力。劉羽就碰到過這樣的家長。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推動足球青訓的重要角色:家長。父母心系子女未來的發展,在當今重視知識文化、對專業足球青訓的升學、教育并不友好的社會環境下,父母更多傾向于推動孩子走升學路線。如何讓家長有信心送小孩進入青少年校園足球體系,是目前所面臨的重大議題。

劉羽援引了2019年出版《中國足球産業與文化發展報告》中的一個資料,顯示全國招收高水準足球隊的高校共有77所,2015年招收477名學生,2016年招收474名學生,2017年招收491名學生,而截止2017年7月,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高中就有3085所,按一校一個畢業生算,錄取率為在1/6到1/7之間。

通過這方面的資料顯示,參與校園足球訓練的孩子要做到踢球和學習兩不誤,也就是說,在踢球的同時也要将學習抓好。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對校園足球隊員和青少年運動員來說,學習如何訓練、比賽,如何提升自己的身體和體育技能,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但劉羽認為,除了足球,完成學業也是他們在校期間的重要任務。

老師和教練都會給他們灌輸“學生運動員,首要的身份是學生”的理念。他們需要學習競争,也要有強烈的求勝欲望,但也要接受隻有極少數人能踢上職業足球的現實。是以,他們要處理好學習與運動之間的關系,學會如何讓兩者互相促進。切忌在學習時想足球,踢球時又想學習,讓兩者互相影響,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那麼,充分安排和利用時間,對參與足球運動的孩子來說重要的技能。比如小球員需要出早操,上午上課,下午訓練,晚上自習。每天休閑的時間非常少,是以他們要學會調整精力,高效地學習。

在《流溪河海》一書的記錄中,廣東女足18歲以下的小球員們就要面臨這個問題,但她們知道如何配置設定時間。在關鍵的全運會預賽和全國青年聯賽複賽階段,她們攜帶着書本、試題,在訓練比賽之外的休息時間,抓緊時間學習備考。她們在比賽勝出的同時,也通過了相關考試。劉羽介紹:良好的營養攝入和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青少年的學習效率和訓練效果。對手機使用的管理,同樣會起到關鍵作用。嚴于律己的人才能獲得更多自由,貪玩、作息不規律,是學生運動員的大敵。疲勞會影響他們第二天的學習和訓練,甚至會導緻受傷。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劉羽說:“沒人希望自己是輸家,對子女寄托高期望的父母更是如此。過于關注成績或比賽結果,和無休止的比賽,都會使青少年運動員産生心理疲勞,孩子在運動中不再有趣,就會産生放棄的想法。特别是目前的聯考政策下,考生會背負很大的成績壓力,這往往會導緻學生運動員無法在考試或比賽中發揮出真實水準。”

除了老師和教練的訓導,劉羽還給了家長建議,“家長更要學會與孩子進行高效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傾聽孩子的心聲。12-19歲的青少年處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會發生變化。很多問題上,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注重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過度幹預或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都可能讓孩子産生負面情緒。”

合适的減壓放松,都會讓小球員們學會将注意力放在訓練與比賽過程中,進而享受比賽。在賽前,球員要有清晰且正确的自我認識,要避免過早或過度興奮,又要避免淡漠、情緒低落。

劉羽和教練組通力合作,知道球員在賽前的心理狀态會出現哪些變化,知道如何制訂合理的參賽計劃,明确目的,給球員放松減壓,也知道該如何激發球員們的比賽求勝欲望。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為球隊創造良好的參賽環境和比賽動機,取得良好的效果。

少年中國|心理專家點出青訓盲區:練好大心髒,不亞于練好基本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