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啞女遭人調戲,有苦難言,色鬼不知進退,結局大快人心

作者:小闆凳故事彙

安德江,澤州府人氏,出生于清朝順治年間,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待人和善,鄰裡關系融洽。不知道是父母嬌生慣養所緻,還是天性使然,他從小就脾氣暴躁,對街坊鄰居和長輩多有頂撞。俗話說:“三歲看老”,大家都說這孩子不服管教,長大後定是個愛招惹是非的主。這句話果然不假,十八歲的安德江讓父母操碎了心。他整天東遛西逛,偷雞摸狗,不務正業,人們見到他都唯恐避之不及。

這一日,他在街上閑逛,一女子正迎面而來。隻見她膚白貌美,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安德江隻看得兩眼發直,感覺頓時被攝去了魂魄。光天化日,衆目睽睽,他竟然上前對女子調戲。女子臉頰通紅,左躲右閃,意欲離去,安德江卻嬉笑圍堵,百般阻攔。可他無論怎麼用語言挑撥,女子都閉口不語,安德江變得有恃無恐,開始對女子動手動腳。

正在這時,一個老漢出面幫女子解圍,他高聲怒罵,安德江嫌他多管閑事,舉起拳頭想對老漢動手。兩人的争吵聲,引得衆人紛紛過來圍觀。弄清楚事情的緣由後,大家都對着安德江指指點點。兩個官差打此路過,趕緊出面制止,這才避免一場惡鬥。女子上前給老漢施禮,以表感謝。她指了指自己的嘴巴,沖着老漢點頭一笑,大家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女子是個啞巴。安德江看到後,心中暗喜,他走出人群,大家一哄而散。

啞女遭人調戲,有苦難言,色鬼不知進退,結局大快人心

少頃,女子别過老漢,匆匆離去。她一路七拐八繞,最終在一處破舊的房子前停住腳步。安德江一路尾随,看着女子走進院子,他伸長脖子朝裡張望。隻見一老婦人正在晾曬谷物,見到女子歸來,笑着說道:“臘梅,你可回來了,出去這麼久,為娘實在有些擔心。”臘梅強顔歡笑,并未将自己的遭遇告訴母親。原來,她十歲喪父,母親鄧氏含辛茹苦将她拉扯成人,她深知母親不易,就怕她為自己擔心。

過了一會兒,母親拎起鋤頭走出家門,家裡就剩下臘梅一個人。安德江喜出望外,見有機可乘,就悄悄地推門而入。臘梅正坐在床邊刺繡,看到安德江一臉淫笑走進屋來,她臉上并無驚慌之色。安德江獸性大發,難以控制自己心中的欲火,猛地向臘梅撲去。說時遲那時快,臘梅一閃身,安德江撲了個空,随即發出一聲慘叫,隻見臘梅手持剪刀正好刺中他的胸膛。

安德江看到血流不止,吓得奪門而逃,臘梅趕緊起身追趕,兩人在院子裡打鬥起來。鄰居崔大旺聽到喊叫聲,跑過來檢視,隻見安德江被打倒在地,正苦苦求饒。在崔大旺的幫助下,安德江被五花大綁帶到縣衙。面對知縣大人的審問,安德江不敢有半句謊言,隻得将自己想強奸臘梅一事如實相告。劉知縣看着安德江一臉慘相,簡直哭笑不得,想不到一個弱女子竟然鬥得過淫賊,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女子竟然是個啞巴。

啞女遭人調戲,有苦難言,色鬼不知進退,結局大快人心

原來,臘梅的父親名叫程洪志,乃是習武之人。為了謀生,他十六歲進入镖局,跟着總镖頭走南闖北,四處押镖。走镖本是一個刀口舔血的行當,若不是生活所迫,沒有人願意拿命去換錢。程洪志二十歲那年,娶了鄧氏為妻。結婚不到兩年,鄧氏生下女兒臘梅,兩口子視若珍寶。女兒長到兩歲,仍不會開口說話,夫妻二人四處尋醫問藥,也未能醫治好女兒的病。

父親見女兒天生有殘疾,生怕她長大後遭人欺負,于是從小就教她習武。母親鄧氏極力反對,一個女孩子整天舞槍弄棒,實在有傷大雅,可臘梅偏偏喜歡,母親無奈,隻好依了她的心思。程洪志當镖師,一幹就是十多年,期間也攢下不少銀子。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鄧氏擔心丈夫的安危,總勸他離開镖局,另謀出路。程洪志覺得妻子言之有理,就辭掉了镖局的差事,在鎮上做起小買賣。

幾個月後,總镖頭來找程洪志,想請他幫忙去押一趟镖。聽說這次所押運之物非同一般,總镖頭擔心路上有閃失。他知道程洪志身懷絕技,又有多年走镖的經驗,是以願花重金請他出山。程洪志見總镖頭一臉誠意,不好意思駁他的面子,隻好欣然答應。可這次離家,他卻未能活着回來。十歲的臘梅失去父親的庇護,隻能和母親相依為命。

啞女遭人調戲,有苦難言,色鬼不知進退,結局大快人心

自從父親離世,臘梅似乎一下子就長大了許多,她小小年紀,便有了保護母親的想法。從此以後,她更加勤學苦練,如今早已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父親生前曾教導臘梅,習武乃是為了強身健體,切莫在衆人面前顯露身手,以免招惹是非。臘梅謹記父親教誨,在大庭廣衆之下,面對安德江的無理調戲,她隐忍未發,多虧老漢出面相助,臘梅才得以脫身。

當她傳回家中時,早已察覺安德江一路尾随。她故意将母親支走,一心想教訓一下這個惡人。知縣大人當庭宣判,安德江強奸未遂,按照大清律例,被杖一百,流放三千裡。衆人聞言,簡直大快人心,安德江那嚣張的氣焰,頓時蕩然無存。這正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切莫欺負弱小,更不可有邪惡淫盜之心。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低調做人,這才是生存之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