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一款“量子梳子”在網上引發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搜尋注意到,目前網上多個商家在售賣這款梳子,并稱其為“量子産品”,宣稱可清理毛囊、清理垃圾毒素、治療脫發等,堅持用甚至可以将白發變黑發。有專家表示,目前量子技術還主要應用于科研領域,暫未應用到民用領域,消費者看到相關量子産品要警惕。
“量子梳子”網上熱銷
賣家稱用三個月“白發變黑”
近一段時間,随着量子實體研究領域的發展,不少“量子産品”也應運而生,比如“量子水杯”“量子吊墜”“量子鞋墊”等。近日,一款“量子梳子”又在網上引起了關注。
3月15日,北青報記者搜尋看到,目前網購平台多個商家均有售賣這款“量子梳子”,價格在20餘元至299元不等,有的月銷量能達到1000件以上。
相關商品圖檔顯示,該梳子上印有“量子專利梳”的字樣,下方還有一串專利号,該商品包裝上介紹,梳頭發可以“增強黑色素細胞的活性,增加毛球黑色素細胞的數量,烏發的‘營養’便得以補充”。
據一位店家稱,這款梳子可以清除毛囊污垢,去頭皮屑、去頭油;激活頭發玄色素細胞生長,促進黑發再生;抑制脫發;預防老年病的産生;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緩解頸椎痛。該商家稱,使用這款梳子可以生發,使用三個月左右有“白發變黑”的效果。
另一位商家稱,該梳子是“量子産品”,可以改善微循環,但當北青報記者繼續詢問什麼是量子時,該商家一直未予回複。
專利名為“免洗頭梳子”
有消費者稱效果“不如宣傳得那麼好”
根據梳子上的專利号,北青報記者查詢到,該專利發明名稱為“免洗頭梳子”,于2016年申請,摘要顯示,“該梳子設有除垢通道,梳頭過程中,頭屑等污垢可臨時被收納至所述除垢通道内,梳頭結束後,芯齒将除垢通道内的污垢推出,再對梳齒和芯齒進行清潔即可,無需使用洗髮乳,且無需複雜的洗發程式,在正常梳頭過程中即可同時對頭發和頭皮進行清潔,友善快捷。”但專利介紹中未提及量子、生發以及抑制脫發等。
對于購買了這款梳子的效果,不少網友也褒貶不一。有網友稱,用該款梳子梳頭确實能梳出一些頭皮屑和油脂。但也有人表示,使用後的效果并不如宣傳得那樣好。
一位購買過該梳子的黃先生稱,他之前看到宣傳稱梳頭發可以使白發變黑發之後,就買了一把梳子,但使用了一個多月之後卻感覺并沒有宣傳效果那樣好。“梳頭确實感覺能按摩頭皮,但是任意一款梳子都能達到這個效果,用了之後反而感覺頭發越來越白了,之後再也沒用過了。”
商家利用量子概念誇大宣傳
相關産品需警惕
除了量子梳子以外,量子水杯、量子護膚品、量子儀等産品同樣在網上熱賣,但有專家表示,很多商品和量子研究沒有關系。在2020年初,中國“量子之父”、量子實體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曾在演講中提及,很多産品或說法在市場上大行其道,招搖撞騙,表明公衆對于量子科學仍然知之甚少,需要高品質的、深入人心的科學普及。
3月15日,北青報記者咨詢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體博士林梅,林梅介紹說,目前量子研究還集中在通信和計算等領域,主要在涉及國計民生的科研領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其他領域還處于研發階段,還沒有應用到民用實用階段。
林梅說,量子技術的研究實驗條件非常苛刻,并不是日常在室溫下、在空氣中就可以進行研發的,其研究也依賴于多個企業聯合搭建的平台。對于很多商家以量子為名宣傳銷售商品,林梅表示,很多商品隻是冠以“量子”的名義,誇大了産品的功效,消費者面對這樣的産品要保持警惕。
文/本報記者 郭琳琳 統籌/蔣朔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資訊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調查
一年冒出2000多家的“量子企業”都是啥來路?
“量子能量波與人體生物電和諧共振,深層滋養細嫩肌膚”“利用量子糾纏原理讓莊稼多吸肥,害蟲不能産卵”“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就是陰和陽,科學地解釋了風水”……作為創新産業的“明星”,量子科技近年來備受關注。記者近期調查發現,近一年來,全國各地冒出2000多家各類“量子企業”,這些企業究竟是展現了産業市場潛力的新動能,還是蹭熱點的“僞創新”?
層出不窮
“量子+傳統産業”商品吸睛
量子水、量子項鍊、量子煙盒、量子眼鏡、量子手機膜……在電商網站上搜尋,各類“量子商品”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缭亂。
這些商品将量子力學原理與化妝品、農業、食品、服裝、汽車等傳統産業“嫁接”。
其共同特點是價格不菲、“功能強大”,關于“科學原理”的神奇描述更十分“吸睛”。
“你的細胞每天都在損失能量!”一款量子面膜産品宣稱,可以釋放量子能量波,利用頻率共振原理,與人體生物電和諧共振,改善微循環,深層滋養細嫩肌膚,“淨亮膚色,緊緻皮膚,讓你變身‘凍齡’女神!”
記者發現,一些所謂的量子商品還紛紛不斷提升“理論”新高度。
比如,華北某省一家化肥企業推出的“量子生物菌肥”聲稱應用了量子糾纏原理,“将量子能與農作物産生共振”,把大分子變為小分子,進而把肥料使用率提高到90%;還能利用振動原理,使害蟲不能駐足産卵,進而達到驅蟲功效。
而華南某省一家“量子堪輿研究院”的創始人則自稱,從量子理論中找到了風水的“科學依據”。
“量子最大的特性就是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就是陰陽風水中的‘陽’,粒就是‘陰’,這就是風水為什麼會起作用。”他不無得意地表示,這使他從理論高度上超越了同行,達到了行業頂峰,“很多風水大師說得頭頭是道,但最後問為什麼卻說不出來,而我解決了根本性問題。”
别信忽悠
量子科技尚未進入大衆生活
“面膜+量子能量波”“肥料+量子糾纏”“風水+波粒二象性”,這些宣傳可信嗎?
“量子能量波是生造出的詞,量子糾纏、波粒二象性等确實是量子實體名詞,但用在這裡是生搬硬套,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實體學博士、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唐世彪說,目前,真正的量子資訊技術應用領域主要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其他領域還沒有實用化。打着“量子+日用品”旗号的,一般都是蹭概念、講故事,甚至可能涉嫌詐騙。
如何辨識一件商品到底有沒有用到量子科技?專家表示,這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幹性、疊加性等特性,如果沒有用上就是在蹭概念。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是,記住現階段量子科技還沒有應用到大衆生活就可以了。
中科院院士郭光燦表示,像量子水、量子鞋墊、量子眼鏡等等,都是利用新的概念炒作,“量子科技到現在,還沒有讓老百姓可以用的産品,短時間内也做不到,不可能很快就達到能進入千家萬戶的水準。”
郭光燦說,量子科技的門檻很高,現在要做一個有用的專業性儀器裝置還很困難。“量子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種新技術,會提高人類的生産力,但這需要一個很長、很艱苦的過程。”
警惕泡沫
多地查處以量子科技為噱頭的違規企業
量子力學理論曾引發的“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出半導體、雷射、計算機等重大應用。新世紀以來,量子新技術密集湧現,預示着“第二次量子革命”已進入起跑期。
目前,量子科技處于從科學探索到産品研發的“産業前夜”,而“量子企業”的創辦也成為熱潮。
記者從天眼查等平台了解到,僅過去一年,全國就成立了各類“量子企業”2100多家,這些企業要麼冠名以“××量子公司”,要麼在經營範圍内注明量子類産品。
很多“××量子公司”的主營業務與量子科技并無關系,比如量子建築公司、量子物流公司、量子體育公司。有一名創業者注冊了9家公司,将8家冠名“量子”,分布在采礦、農業、旅遊、咨詢、養老等行業。
如果說這類企業還隻是在名稱上趕時髦的話,另一類企業則在明顯不具備技術能力的情況下,在經營範圍内注明“量子”,動機令人生疑。比如,一些商貿公司的經營範圍也稱包括“量子科技研發與應用”。
“量子是前沿科技,目前隻有很少的企業具備研發能力。”安徽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安徽是全國量子科技企業最多的省份之一,但目前也隻有13家真正的量子企業,加上配套關聯企業,也隻有40多家。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了以“量子科技”為噱頭的違規企業,涉及違法廣告、虛假宣傳、營銷欺詐等,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
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在注冊企業名稱和填寫經營範圍時,“量子”并不是被列入負面清單的詞彙。新事物的出現具備兩面性,市場監管部門持包容審慎态度。
安徽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勝利介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法律中都明确,消費者因虛假宣傳權益受損可索賠。一旦入了假量子的“坑”,可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也可依法維權。
“不能讓‘李鬼’壞了‘李逵’的名聲!”多位量子科技企業負責人表示,假量子産品和企業,對行業前景有負面影響。
“新行業出現一些泡沫是可以了解的,但如任由‘李鬼’炒概念、掙快錢,不僅敗壞産業形象,還可能擠占市場和資源,逆向淘汰真正的量子企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半導體量子晶片”首席科學家郭國平說。
文/新華社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