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鷹嘴豆的高産栽培技術

鷹嘴豆又稱雞心豆、挑豆等,原産于亞洲西部,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主要的糧食農作物,由于營養極高,被譽“黃金豆”、“豆中之王”。而它傳入我國的時間其實也并不算晚,早在2000年前,我國新疆地區就已對其進行人為的栽培,而近些年鷹嘴豆也被一個“新興”的農作物開始被規模化的推廣種植,目前我國内蒙古、山東、浙江、河南、雲南等地均有栽培。現将其栽培技術簡要分享給大家。

鷹嘴豆的高産栽培技術

1、整地施肥

種植鷹嘴豆應肥沃,排灌友善沙壤土種植為好,不易在重茬地和鹽堿地種植,選好地之後深耕耙平即可。整好地之後施入充足的基肥,每畝播種量為10千克左右。一般種肥在播種前開溝施入,深度為8-10厘米左右,為了避免燒芽,肥料需離種子5-8厘米,每畝可施入過磷酸鈣。

2、種植時間

一般選擇在春季或者秋季進行播種,最佳适播期為4月5-10日。可采用厚0.01毫米、幅寬125厘米農膜。一模四行,每穴1-2粒,播深3-4厘米機械穴播,播種密度每畝13500-15000株。

3、澆水

在播種前與生長初期降雨量比較多,土壤的溫度比較适宜植株生長是以不需要澆水。相反,如果降水量比較少,不能滿足播前與生長前期的需水量,就應該及時補充水分,在植株長出4-6片真葉與莢果形成期需水量比較大,一定要及時進行澆水,進而保證高産。

鷹嘴豆的高産栽培技術

4、追肥

初花期結合培土畝追施尿素5公斤至8公斤,盛花期應追施一次葉面肥追肥,畝追施噴施寶1支加磷酸二氫鉀50克至100克,加尿素50克,加15公斤水進行葉面噴霧。

5、中耕除草

在播種後30-60天左右為了提高土壤通透性,可适當進行中耕,也可控制雜草生長。在播種後60天左右,應定期進行除草,保證田間沒有雜草,這樣有利于幼苗快速生長。除草的過程要人工進行,切記不能用除草劑除草,這樣會影響到鷹嘴豆的生長。

6、收獲貯藏

當植株上有70%以上的豆莢呈黃白色以及籽粒與豆莢之間開始分離的時候便要及時采收。在采收後,要将其曬幹,做好脫粒工作,人工進行清選。在清選後,鷹嘴豆的籽粒要将其攤開進行晾曬。将其含水量降低到12%以下,然後進行熏蒸放到庫内進行貯藏。

鷹嘴豆的高産栽培技術

總的來說,鷹嘴豆是一種抗旱耐饑的小春作物優良品種,産量高,收益好。而其植物特性比較适宜北方種植,是以有想法種植的朋友,一定要掌握其栽培管理技術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