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最新消息?分明就是一個假消息!什麼專家?分明就是一個假專家!而那個什麼保護動物志願者項目辦公室,分明就是一個未經準許的非法組織!而那個曆經三年才搞定的什麼調查報告,分明就是閉門造車的哄騙文章!
1、伴侶動物是一個僞造的概念
查遍中國字典、詞典沒有一個詞條是将伴侶解釋為動物的,更沒有解釋為狗的。伴侶二字皆為形聲字,人字旁,不是犬獸旁,說明此二字是形容人類的,不是形容畜生的。在動物前面加上伴侶二字,動物依然是動物,伴侶卻不再是伴侶了,這就好比在婊子前面加上淑女二字,婊子變不成淑女,淑女卻成了婊子。而伴侶有時多形容夫妻或男女朋友,不知愛狗人士與狗誰是男的?誰又是女的?亦或誰是公的?誰又是母的?
拟人化放在文學中是一種不錯的修辭方式,要是放在生活中就變的荒唐可笑了。不要再在自己編織的、自欺欺人的昏夢裡自嗨了,也不要再用自嗨的昏夢去忽悠他人。好嗎?
這個世界從未給狗做過什麼伴侶動物的認定,也不曾承認狗就是伴侶動物。如果說肯定有此一說,那一定說的是馬,而絕非是狗。是以,不能将所謂愛狗人士的說辭蠻橫地認定為公理!
而你所引用的殷大奎的說辭:“研究顯示,有超過70%的人類新發傳染病源于動物,動物源性疫病的傳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這是對的。但這些疾病的傳播,源自于野生動物,而非人類飼養動物。這個概念你要厘清楚,否則,你就是用混淆概念的方式招搖撞騙。就是僞科學。
而那個什麼“辦公室”的成立就是曆史的倒退!這裡我請你不要再用諸如“民政部、衛生部、全國醫師協會、專家……”等頭銜來唬人,好嗎?
2、吃狗肉的習俗古已有之絕不是無稽之談
中國食狗肉習慣起源于商周時期,早在三千年前,《周禮》中就記載着吃狗肉的事件了。當時中國人已開始學着把狗的各種器官分而食之,精心加工烹饪。那時無論是官員、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十分喜愛吃狗肉。至戰國秦漢時期,食狗肉的習俗逐漸走向高峰。
春秋時期,為鼓勵生育,越王勾踐給百姓吃狗肉,越王勾踐為了複國,于是鼓勵越國人民生育,規定:生男孩送兩壺酒和一隻肉狗,而生女孩送二壺酒和一隻小豬,這些東西都是國家給予。
到了漢朝,愛吃狗肉的劉邦做了皇帝。在此期間還産生了以狗為職業的狗官和狗屠。以至于有一種名為沛公狗肉的美食流傳至今。
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就說過:狡兔死,走狗烹!
到了唐宋以後,狗肉的地位不知為什麼地位漸漸下滑,其他的肉食更多的擺上了中國人的宴席。但是國人吃狗肉隻是變少了,卻從來沒有退出曆史的舞台。
在《水浒傳》中就記載了魯智深吃狗肉的事情,當時是砂鍋炖狗肉,搗些蒜泥,智深用手扯狗肉,蘸著蒜泥吃,吃得不亦樂乎!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就寫有狗肉篇,狗肉已經入藥了。李時珍認為吃狗肉可以治療疾病,記載了四種有狗肉的藥方。明朝有位詩人曾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最是讀書人,此話不是随便說說的。
清朝的鄭闆橋喜歡吃狗肉,書中記載“嗜食狗肉,謂其味特美。販夫牧豎,有烹狗肉以進者,辄作小幅報之。富商大賈,雖餌以千金不顧也”。
文中的意思是:老百姓給鄭闆橋一頓狗肉吃,就給人作一幅畫,寫一幅字。而富人們給鄭闆橋一個千金,他卻理睬人家。于是有個富人假裝深沉,用狗肉“勾引”鄭闆橋,最終鄭闆橋臨行贈字畫一幅。鄭闆橋過後才發現上當了,那個富人隻不過設了局,騙他字畫罷了。
到了民國,不但老百姓吃狗肉,還産生了著名的“狗肉将軍”。民國時期魯迅先生曾在《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文中公開号召要痛打落水狗!
凡此種種,不都證明了吃狗肉古已有之嗎?不是什麼無稽之談!
好了,話再說回來,那個什麼所謂的動物法律與政策研究專家李堅強是否真有此人?我們聽說過有“豬堅強”,還真沒聽說過有什麼“理堅強”。他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的話,你不認為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嗎?而那個澎湃新聞曾被中央痛批造謠更是說明了問題。你用一個習慣于造謠的新聞機關炮制的假新聞來證明你的說辭,不是正好證明了你的愚蠢和荒唐嗎?
3、高溫蒸煮即可殺毒滅菌
不要說民間食用,就是現代醫學也是利用高溫消毒滅菌的,人類自打吃狗肉至今,沒聽說過因吃狗肉而染病的,狗肉有毒一說又牽扯到了那個子虛烏有的專家“理堅強”,它怎麼什麼都懂啊?該不會又是信口雌黃的公然造謠吧!
至于屠狗行業怎麼發展的問題,其實很簡單,規範其行業,制定行業準入标準和收購、屠宰标準,或者幹脆讓肉類加工企業代勞所有的工作。
不得不說此人很陰險,心理很歹毒,最後還不忘黑了一把生産火腿腸、臘腸的企業。
本文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許多前人的著作,囿于篇幅這裡不一一說明,但緻謝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