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四代人同吃一家店”并不稀奇。咥一碗同盛祥的泡馍是老陝在掰馍中品咂的滋味;喝一罐冰峰橙味汽水是兒時冒着氣的甜蜜回憶;排隊買一兜五一大包是流着油的幸福。

暖心回歸的五一飯店做最懂老年人的老字号
今年,西安老字号多次受到各界關注,從新華社到央視,從抖音頻頻火爆的打卡視訊到多次火爆全網登上熱搜,西安老字号頻頻抱團“出圈”。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走過幾十年甚至跨越一百年,這個過程中,同盛祥、德發長、西安飯莊、西安烤鴨店、老孫家等一批西安老字号經曆了許多的變與不變。變的是順應時代,全面用好數字化手段降本增效,不變的是對口味的執着,對顧客始終如一的用心。
一塊塊金字招牌,承載着城市記憶和地域特色文化。老字号想要走過一百年,既靠代代傳承,也需曆久彌新。在這座千年古都,一脈相承又自我革新的老字号,用一個全新的故事,延續着他們與一代又一代西安人的緣分。
“三秦套餐”擁抱數字化
國民級小吃自有平價實力
國慶期間,一條“西安老字号肉夾馍降價近一半”的話題沖上熱搜榜單,西安人最愛的肉夾馍“實力出圈”。袁記肉夾馍宣布招牌肉夾馍常态化降價,疊加上支付寶紅包優惠,不少西安人吃到了兩三塊錢的肉夾馍,這讓許多消費者直呼實作了“肉夾馍自由”。
敢這麼做,是有底氣的。掌門人靳金礦和肉夾馍打了近40年交道,靳金礦甚至對哪家的面粉搭配多少水,能呈現出什麼不同的口感都了如指掌,他也深知工業化、數字化對做傳統小吃的老字号企業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重要性。
袁記的探索為老字号連鎖門店發展蹚出了一條路。“我們現在從産業供應鍊到集中采購都是自己來做,成本可控,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回饋消費者。”靳金礦說。在外賣背景不少人反映涼皮口感偏酸,經過幾番試驗後在外賣包裝上做了調料刻度的“友情提示”;根據大家對肉夾馍的口感要求,改進了包裝盒的材料和方式。這樣一番調整帶來了肉眼可見的增長,從今年3月到現在,袁記肉夾馍餓了麼的線上資料翻了一番。
通過對核心産品肉夾馍的研發,在天貓旗艦店開設了“靳袁記”品牌系列肉夾馍,在上海、浙江都很受歡迎。線下則與國内知名的盒馬鮮生等各類品牌餐飲店及連鎖機構實作合作共赢。
西安人的飲食文化裡不能沒有肉夾馍,就像西安人的飲料江湖裡不能缺少冰峰。作為西安人再熟悉不過的“國民飲料”,上世紀80年代,一個小方桌幾把小凳子,就是冰峰最熱鬧的銷售攤位。如今冰峰從線上店鋪,到遍布西安街頭巷尾的餐館、商超、便利店,品類也不斷豐富。
“押一塊錢”喝一瓶汽水成為了曆史,橙味汽水帶來的幸福感卻延續了下來。2020年9月,冰峰在支付寶發放了2000萬元消費券,覆寫全系列飲品。用創新手段拉動内需消費,打造了知名本土消費品牌數字化更新的标杆樣本。
消費者掃“紅包碼”享受了真金白金的優惠
從黯然消失到高光回歸
老味道老字号老街區共融共生
盡管搭載着滿滿的回憶和情懷,在西安,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字号都一帆風順。随着當年東大街改造,幾個老牌商場相繼閉門謝客,五一飯店等伴随着這條街道成長的老字号也曾經悄然離席。今年,讓西安人期待很久的東大街有了新動靜。
以“易俗社”為文化品牌,以秦腔文化為特色,以“街、坊、巷、院”為基礎打造的易俗社文化街區終于亮相。
街區中心,一座仿明清風格的戲台上不時有好戲登場,吸引戲迷票友跟着合唱。街區地下一層,場景化體驗與數字化展示帶來了一條複古文化街,讓遊客“穿越”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西安,溜冰場、小人書攤、自來水站等場景,喚醒老西安人的舊時記憶。
深入街區内部,西安飯莊、同盛祥、五一飯店、白雲章、新中華等老字号美食雲集。國慶假期,曲江新區通過支付寶發放第六期曲江新區文旅消費券,消費者在街區内的商戶都能核銷使用。
不管你何時來到這裡,五一飯店總是明廚明檔排起長龍,細看之下,這群大包子的“鐵粉”都是爺爺奶奶級别的。自1938年創立,到2011年在東大街改造中停業,再到2021年9月回歸,闊别已久的西安老字号“五一飯店”,喚起了很多老食客的記憶。不少老年人前來排隊買包子,這期間他們聊着天、回憶着往事。
暖心歸來,五一飯店成了最懂老年人的老字号。為照顧排隊的老人,店裡貼心準備了闆凳、血壓計和常用藥等愛心物品,供老年人們免費使用;在現場,有電子支付需求的老年人,店員們也耐心地一邊教如何掃一掃紅包碼,一邊教如何使用優惠,不少拿手機付款的老年人現場學到了新技能。
“我們倆是閨蜜,她在廣州住,我在西安。聽說五一飯店重新開業了,我們就想着來嘗一嘗,看看還是不是年輕時候的味道,沒想到這麼紅火,光排隊就要3個小時。”兩位老人是相識60多年的摯友,最近才在西安重逢,對她們而言五一大包承載了青春的回憶。
“我現在也學會了團購、訂外賣、電子點餐,時代在進步,我雖然年齡大了,但學會這些覺得還是很有用的。”68歲的白阿姨說。筆者看到,五一飯店門口長長的隊伍裡,有子女帶着父母來的、有夫妻兩,也有三五成群的老夥伴,這群彼此陌生的人們因“大包”短暫相識,伴随着不斷響起的“支付寶到賬”的溫柔聲音,這畫面成了古城銀發族最治愈的社交場景。
在易俗社文化街區,這樣的溫暖與熱鬧是常态。頻頻受到央媒和消費者青睐的背後,是老字号不老的初心。老街區換新貌,帶着老字号不變的老味道回歸,也帶着充滿網際網路氣息的精氣神,這是老字号的包容與成長,也是城市的文明與開放。
不少商家加入“紅包碼”活動
銀發族玩轉數字化不輸“00後”
老字号深情以待下一個百年
為積極推進老字号傳承創新發展和大西安國際美食之都建設,2019年,西安商務部門在全市首次開展“西安老字号”“西安名吃”認定工作;2020年,西安老字号産業促進會成立,西安飲食全面實施老字号振興工程。2021年,在西安商務部門指導下,西安老字号們更是加速數字化轉型,接入紅包碼等數字化營銷手段,持續以新姿态帶給新老食客驚喜。
西安老字号們向前邁進的腳步從未停止。支付寶資料顯示,“賺錢紅包”等商家數字營運工具活動中,有很多老字号商家主動加入,數字化大潮帶來的,是直接拉動消費次數上漲24%。
在西安,打卡老字号使用紅包碼優惠的人群,從“60後”跨越到“00後”。其中60後、70後占到了11.15%、17.6%;“80後”、“90後”、“00後”占到了29.23%、28.22%、12.7%。在這其中,老字号企業感受到了數字大潮帶來的推動力。袁記肉夾馍漢都新苑店,店長張佳和店員們近一個月都會主動向進店的消費者推薦“支付寶掃紅包碼”活動,這種方式在她看來是一種雙赢:“就餐的客人都挺高興,這是實打實的優惠,我們也能受益。現在用支付寶買單的人大概上漲了20%。”
《“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指出,培育若幹具有國際競争力、影響力的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帶動形成一批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特色化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十四五”時期,西安将全力打造輻射中西部,引領大西北,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做精做強西安老字号金字招牌也成為提升傳統消費新能級的重要一步。
今年,為加快推進西安市老字号、西安名吃保護和促進工作,積極發揮老字号、名吃企業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西安商務部門啟動了第二批“西安老字号”“西安名吃”的評定調查摸底工作。未來,将有更多的老字号被時間留存,成為這座城市的一種曆史情懷。
西安老字号積極投身數字浪潮的态度和方式,不僅讓“國際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更加響亮,也展示着老字号數字化轉型的西安樣闆。正是這份堅守與開放,讓幾代人的好味得以傳承,也必将支援着老字号們再走過下一個深情缱绻的百年。 軒轅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