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四川省“天府旅遊美食”釋出儀式上正式推出了100道全川最具代表性的省級天府旅遊美食、10條“天府旅遊美食線路”産品和809道市(州)級天府旅遊美食。
為此我們特推出【天府旅遊美食·舌尖上的非遺】專欄,展示巴蜀飲食文化的無盡魅力和深厚内涵。
漢陽棒棒雞是一道典型的四川涼菜
曆史悠久,做工考究
此菜始于樂山漢陽壩
取用良種漢陽雞,煮熟後
用木棒将雞肉捶松食用
如今,漢陽棒棒雞傳統制作技藝被列為眉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起源-
四川眉山漢陽鎮,有岷江水緩緩流過,為此地帶來了分明的四季與濕潤溫暖的氣候。
有江就有壩,漢陽壩是成都到重慶的水路必經之路,來往過客都會在此停留、稍作歇息。富有經商頭腦的漢陽人就把自家散養的雞做成獨有的涼拌雞裝入盆内,盆内放有幾雙竹筷,賣家一手叉腰,一手托盆,吆喝道“麻辣雞啊,五文錢一筷”。
這就是棒棒雞的起源。所謂“棒棒雞”,就是以特制木棒敲打刀背,使雞塊一刀至下、幹淨整齊、均勻成型。
就這樣,“漢陽棒棒雞”逐漸得到了普及,上至成都,下至重慶岷江一帶,故而有了“嘉腐雅魚漢陽雞”一說。
-選料-
首先選好雞。一般以當地用粗糧和青草為主飼養、4~5斤重、7~9月齡的散養土雞為主材料。
其次選好調料。辣椒油要選用本地二荊條辣椒和朝天椒合制成的辣椒面秘制而成,花椒面要選用漢源的“娃娃腳”紅花椒,配以精鹽、白糖、醬油。
-煮後加料三反複-
公雞冷水煮
公雞宰殺淨膛,冷水下鍋煮,關火半小時後撈出放入冷開水中漂冷,最後撈出晾幹水汽,等冷透後用木棒敲打宰刀,将雞肉斬成條狀塊,碼勻放入盆内。
加佐料調味
将雞湯澆于雞肉上,再放醬油,然後放入紅油、白糖、花椒面、味精,放好後将調料汁倒入另一碗内,雞肉不能散,再将碗内的調料汁倒在雞肉上,反複三次,最後把料湯留在盆内。
秘制辣椒油
讓雞肉浸透汁水、充分入味,待1小時後在雞肉上撒上辣椒面、辣椒節、芝麻,将燒沸的菜籽油淋在辣椒面和作料上,聽到嗤嗤作響即可,最後淋上秘制辣椒油拌勻裝盤即成。
- 傳承 -
杜松柏是眉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漢陽棒棒雞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據他介紹,烹制漢陽棒棒雞是他們家的祖傳秘訣。早在解放前,他爺爺一輩制作的棒棒雞便在漢陽鎮極富盛名。
杜松柏在十多歲時便跟着奶奶學習制作棒棒雞。2000年,他便在漢陽鎮開起了這家“漢陽第一家”,以味道鮮美、價格便宜吸引了包括成都、樂山、眉山、青神等地的大量食客和遊客,促進了當地文旅經濟發展。
一棒一捶,是百年技藝的打磨。杜松柏傳承着棒棒雞的制作手藝,更沿襲了祖輩苦心經營的勤勞與專注。小小廚房,方寸竈台,漢陽棒棒雞讓無數人回憶起了岷江水畔的悠閑生活,飄香紅油訴說着江湖滋味,緊實雞肉承載着漂泊他鄉的遊子情懷。
香味撲鼻的棒棒雞
來自民間
依托于岷江水運
具有獨特的江湖氣息
是智慧漢陽人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