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塵歸塵土歸土
火腿腸回過去
90 年代初的某個夏天。
一個東北大漢,拎着菜刀站在洛陽一家工廠的門口。
他并不是要砍人,而是準備給自己來上一刀。
“ 我在這兒一個多月了,都沒提到貨,回去也沒法跟家裡交代,隻能自殺了。 ”
他真的想自殺麼?
不,他隻是想要身後工廠裡的貨:
春都火腿腸。
在那個經濟剛開始逐漸開放的年代,消費還沒有很旺盛。
但春都火腿腸的工廠,一天運轉 22 個小時也沒辦法滿足訂貨需求。
排隊訂貨的人甚至要提前三個月,工廠附近的商鋪和産業都因為全國各地跑來的商人而雞犬升天,政府甚至把工廠面前的路改名 “ 春都路 ”。
在那個萬元戶都很稀缺的年代,它一年的銷售額有 4.7 個億。
說是風光無兩,毫不為過。
而今天,輝煌的春都早已不在,國内第三大火腿腸出品公司前兩天被爆出負債 700 億,面臨破産重組。
火腿腸的火,要滅了。
一切的一切要從 1984 年說起,中央 1 号檔案指出要減少統購統銷的品類。
統購統銷年代,很多資源是憑票購買的
在那一年底,豬肉的統購統銷被取消了,豬肉行業迎來了市場經濟。
在豬肉統購統銷被取消之前,出門說自己在肉聯廠上班是件很牛的事情,誰家要是想多吃點肉,肉聯廠沒親戚是不行的。
肉聯廠的勞工就是那個時代的白領,每個月工資有 50 塊,在 80 年代,這是很高的工資了。
那時,鄭州肉聯廠每天要殺 8000 頭生豬,有火車用專線往鄭州拉生豬。從各地收過來的豬幾乎都不會在廠區過夜,勞工三班倒的殺豬,工廠中的房間燈火通明。
而廠外面,往場裡送生豬的養殖戶,能排 2 公裡的長隊。
統購統銷被取消後,全國 1600 家肉聯廠都一下子失去了政策的庇護,不再旱澇保收,被市場上野路子的新玩家各種吊起來打。
眼看着廠子要不行了,各地肉聯廠的上司都在想辦法看能不能搶救一下。
洛陽肉聯廠的副廠長高鳳來,在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看到了一台日本人生産的火腿腸灌裝機,覺得是個好出路。
那時候很多肉聯廠給自己找的出路是做肉罐頭。
本來吧,還挺好的,但大家全都跑去做罐頭,罐頭對老百姓來講也不是什麼新鮮東西。
是以這個行業就内卷了起來,大家都做卻都不賺錢。。。
而火腿腸,雖然某種意義上也是罐頭類制品,但在中國市場上是新鮮東西。
高鳳來吃了第一口火腿腸之後,就覺得這個東西又好吃又友善,一定有市場,他決定讓廠子去做火腿腸。
當年廠子裡的人都反對,說高鳳來肯定是想 “ 貪大洋吃回扣 ”,但高鳳來力排衆議,跟上司保證 “ 兩年之内賺到 500 萬 ”。
曆史的劇本從來都是不出所料的,高鳳來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中國第一批火腿腸生産出來之後。。。
一根也沒賣出去
為了找銷路,廠裡組織了一批待業女青年,去洛陽街頭擺地攤。
人們根本沒見過火腿腸,張嘴就問:同志,你這蠟燭咋賣?
後來,有個姑娘自己一天賣出去了 12 根火腿腸,全場上司都高興壞了,就差沒擺桌酒
雖然開頭比較難,但火腿腸還是逐漸打開了銷路,火腿腸開始賣得動了,1989 年年底的時候肉聯廠繳稅之後手裡還剩大概 100 萬不到的現金。
這時候,為了提振銷量,高鳳來想着能不能去電視上給自己廠子的春都火腿腸打個廣告。
但是吧,當年電視台是非常進階而又神秘的存在,他問了一圈,連中央電視台播廣告要花多少錢都不知道。
最後他跟助手開了很多次會,決定即便咬咬牙花個二十萬也要打這個廣告!
到了北京中央電視台之後,這老哥原地裂開了。。。
二十萬的确可以播,但是根本播不了多久。
最後,他花了 58.9 萬買了 3 個月的廣告,隔天播一次。
而且對于廣告,他和他的銷售主管有個要求,就是不能出現美女,主角必須是春都火腿腸。
因為那個時代,電視廣告都特别喜歡用 “ 美女 ” 這個元素,所有廣告都是美女+産品。
當年的一汽奧迪廣告,說實話有點低俗。。。
而春都要搞個特别的,要讓火腿腸跳舞。
确定好這些回到廠裡之後,他沒敢跟别人說花了多少錢,這廣告費有全廠去年利潤一半還多了,他怕被罵死。
1991 年,廣告被順利播出,中央一台在當年可是頂流啊,這訂單不得刷刷的來?
高鳳來當時也是這麼想的,結果廣告播了倆月,市場都沒動靜
這一直是個未解之謎,高鳳來後來提起這事兒,自己也不知道為啥,但第三個月,廣告的效果出現了,春都火腿腸迎來了銷售高峰。
火腿腸這個東西,被全國人民都接受了。
春都也一下子就火了,全國的商人都跑來進貨,春都廠區周圍每天都熱鬧非凡,每天夜裡兩三點都人聲鼎沸,附近的商鋪全在蹭春都的熱度,就連澡堂子就叫春都洗浴。
熱鬧到什麼程度呢?
春都廠區附近,在當時有個外号:“ 小香港 ”。
與此同時,河南省的另一家肉聯廠開始操作了起來。
之前咱不是說統購統銷被取消,肉聯廠都遭殃麼?
洛陽肉聯廠的高鳳來在想辦法的時候,隔壁的漯河肉聯廠也在找出路。
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代,牟其中這種二道販子,甚至能拿罐頭跟蘇聯人換飛機。
漯河肉聯廠也在跟蘇聯人做生意,他們往蘇聯出口豬肉,1990 年的時候,年銷售額能達到 1 個億。
然而,1991 年,蘇聯解體了,靠往蘇聯倒騰豬肉的漯河肉聯廠,對蘇 80% 的業務陷入停頓。
廠長萬隆一看,旁邊春都火腿腸好像賣得挺好,還在央視打了廣告,這路都給咱鋪好了呀,當即決定把廠子裡剩下的僅有的 1600 萬,全都拿去買了火腿腸生産線,一買就買了 10 條。
這個廠子,現在叫雙彙。
春都一看這不行啊,挑戰到我臉上來了?
啪的一下子,又買了 13 條生産線。
兩家不僅在産能上較勁,在營銷上也較勁。
你春都火腿腸會跳舞是吧?
我雙彙請明星打廣告!
雙彙找了當時熱播劇《 編輯部的故事 》裡的葛優打廣告,那年葛優還有頭發。
廣告裡的 “ 戈玲 ” 是葛優在劇中喜歡的女孩子,然後看了雙彙火腿腸之後就不記得戈優了,雖然這個笑點十分的爛,但在當年大家都很喜歡。。。
不過,春都還是火腿腸行業的老大,雙彙隻是老二。
在鄭州的全國糖酒博覽會上,春都是頂流,連健力寶都得往後稍稍。
春都把自己的廣告塞滿了這屆糖酒博覽會,但是卻故意在展台上打出 “ 無貨可賣 ” 的招牌。
參會的所有看到了,都認為 “ 這春都火腿腸一定是非常好的東西,這麼快就沒貨了 ”。
關于雙彙,春都的高管是這麼評價的:“ 河南某一個不知名的小肉聯廠生産的火腿腸,在北京四道口四處叫賣,無人問津 ”。
雙彙如果真的會一直無人問津,他就不是雙彙了!
雙彙以 1 個巨型氣球 1萬塊的價格,贊助了北京 “ 逛北京、愛北京、建北京 ” 旅遊文化活動,成為了第一個在天安門門口打廣告的企業,在全國範圍内狠狠出了一把名。
在這兩家争霸的時候,河南出了第三家比較出名的火腿腸生産商,前身是鄭州肉聯廠,火腿腸品牌叫鄭榮。
鄭榮誕生的套路雙彙差不多,都是快倒閉了然後看到春都發達了,跑過來也跟着做火腿腸,同樣的去電視台打廣告。
有一點不同的是,鄭榮喜歡大而全,生産了小到 16 克達到 1000 克的各種各樣規格的火腿腸。
同時,還推出了漢堡式、法蘭克福式、英格蘭式、維也納式各種不同風味的火腿腸。
當年他有個外号,叫肉聯行業的聯合國
總之,90 年代,火腿腸就是商機,火腿腸就是印錢的機器。
當年鄭榮的廠長想跟當時的 “ 玩具大王 ” 曹俊生合作,把火腿腸跟小孩的玩具配套賣。
曹俊生問 “ 你們火腿腸是不是很暴利? ”
廠長謙虛了一下子說 “ 沒有,火腿腸一個包裝皮就要 1 毛錢 ”。
然後,曹俊生就改行去做火腿腸包裝皮了,賺得盆滿缽滿。。。
按照一般的劇本,行業老大會一直壓制着老二,但春都自己先出現了問題。
1993 年,春都放生肉的冷庫起火了,裡面價值 4000 萬的豬肉被燒壞。。。
按理來講吧,這些肉得扔掉了對不?
但是春都的上司覺得這樣太浪費了,就把被燒得不太嚴重的豬肉拿去混在正常肉裡一起做火腿腸,以至于那段時間春都的火腿腸吃起來都有熏肉味兒,不知道的還以為出了新口味呢
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市場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謠言:春都跟火葬場聯營,用人肉做火腿腸。
要不怎麼說當時民風淳樸呢,老百姓全信了
畢竟火腿腸裡有一股熏肉味,這玩意兒他解釋不清了。
這個謠言出處現已不可考證,但是受益者是雙彙,雙彙已經能跟春都平分秋色了。
雙彙跟春都打得正歡的時候,金鑼出現了。
金鑼主打成本效益,靠低價政策,在收入不高的地區搶走了春都和雙彙的客戶。
然後,雙彙就發起了價格戰。
雙彙開始把火腿腸的肉量從 85% 逐漸往下降低到 70%、60%、50%,價格也一路往下降。
春都受不了了,也一路跟着降,據說最後一度降低到 15% 的含肉量,其他的都是面。
春都自己的員工管生産出來的火腿腸叫 “ 面棍 ”。
這玩意兒基本上是不拿消費者當人,誰花錢買面棒子吃對吧?
但,春都上套了。
雙彙在偷偷地計劃推出各個檔次的産品,包括主打純肉的 “ 王中王 ” 系列,沒錢的人可以吃含肉少的普通款,有錢的人可以買王中王。
雙彙推出這個之後,春都傻了,因為他們隻有面棍這一種。
于是,市場上都知道雙彙是高檔貨,而春都成為了沒良心的爛貨。
就這樣,春都的牌子砸了,就連洛陽本地,都不太有小賣部賣春都火腿腸。
因為 “ 不好賣,怕砸手裡。”
這價格戰,幾乎把全行業的打個半死,雖然春都、金鑼、鄭榮後面也相繼推出了 “ 各種王 ”,但還是沒打過雙彙。
反倒是來自南方的南京雨潤,趁着這個時候掌握了離這幾家比較遠的南方市場。
到 2000 年以後,鄭榮徹底沒了,火腿腸市場雙彙是老大,金鑼老二,雨潤老三。春都破産了,不過現在被地方政府重組成為了 “ 不是原來那個春都的春都火腿腸 ”,市場佔有率未知,我仔細找了一下反正前五是沒有。
對了,這裡有個有趣的事兒感覺值得提一下,現在的火腿腸市場,還遺留着當年火腿腸市場各種 “ 王 ” 的影子。
在網上你可以找到雙彙王中王 ↓
還可以找到金鑼王中王 ↓
還有雨潤王中王 ↓
最後壓軸的是複活後的春都王中王 ↓
如果當年這個起名字的套路繼續下去,現在的火腿腸應該叫 “ 九五至尊 ” 了大概
可惜,火腿腸的戰争沒有繼續打下去。
因為火腿腸這個東西,逐漸被時代抛棄。
再怎麼樣,他也是罐頭類食品,火腿腸這類香腸叫高溫肉制品,高溫肉制品有一個特點就是吃起來有一股 “ 罐頭味 ”。
随着人民生活越來越好,火腿腸已經滿足不了大家的口味了。
是以雙彙推出了差別于火腿腸的中低溫肉制品:熱狗腸。
熱狗腸吃起來更有真肉的感覺,并且沒有火腿腸那麼有 “ 罐頭味 ”。
熱狗腸裡,最火的大概就是他推出的玉米熱狗腸了吧。
大家對這個東西好像褒貶不一,有人愛得要死,有人說怎麼是甜的啊好難吃。
但,熱狗腸這個品類真的為雙彙進一步穩固了市場地位。
而雙彙,隻把這些東西當一個過渡産品。
他在 2003 年的年報董事會報告裡,明确寫了要開始發展生鮮冷凍肉的市場。
當年他做冷鮮肉的決心非常大,還去中央電視台打了廣告,讓人們第一次發現“ 生肉 ” 也是可以有品牌的。
在當年,他營業收入主要還是來自于火腿腸。
而五年後的 2008 年,他的生鮮凍肉業務已經上來了。
等到了 2019 年,他的年報裡,火腿腸已經完全不能打了,營收大頭來自生鮮凍品。
同樣追求變化的還有雨潤,他也早早搞起了生鮮凍肉,但是雨潤同時還選擇了瞎 JB 亂變,搞房地産高杠杆圈地那一套,正在展開破産重整。
其實最早那些年,春都也在求變,可惜春都瞎 JB 亂變的程度比雨潤厲害多了,搞了很多不良資産,甚至還成産 “ 大紅棗汁 ”。。。
我沒喝過大紅棗汁,但是我用我想象力豐富的小腦瓜努力的腦補了一下口感和味道。
我吐了
總之,雙彙選了最正确的道路。
因為火腿腸的衰落,正是生鮮凍肉的崛起。
人民已經不再需要火腿腸了。
早年間,火腿腸便宜、友善、肉味濃,都是人們選擇他的原因。
同時,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好儲存。
火腿腸常溫放個半年一年不成問題。
那麼他就是人們在各種環境下打牙祭補充蛋白質的首選。
1999 年杭州抗洪
餘杭工商分局捐的抗洪物資是五十箱礦泉水和三十箱火腿腸
而随着經濟水準提高,人民生活越來越好,誰會愛吃 “ 罐頭味 ” 的東西?
鮮肉凍肉它不香麼?
2008 年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搬出了 4 萬億計劃,個人認為這個計劃給了火腿腸行業沉重的打擊。
首先,4 萬億計劃中的家電下鄉,讓小城和農村的家庭都買上了冰箱。
好儲存的火腿腸在之前是他們非常好的物資。
但家家都有了冰箱之後,冷鮮肉和凍肉成為了更好的選擇。
中國有句古話叫 “ 有肉不吃豆腐 ”。
大家在冰箱囤肉吃肉之後,誰還囤火腿腸啊?
除此之外,4 萬億計劃裡面還有對高鐵的規劃。
原來大家出門坐綠皮火車,動不動就三四十個小時,坐個三天三夜也是常有的事兒。
火腿腸對旅客們簡直是神仙産品一樣的存在,好吃不貴又友善,在漫長的旅途上給你點撫慰心靈的肉香。
而現在滿地跑的高鐵,基本上沒有讓人會想吃火腿腸的場景了。
自打餓了麼和美團出來之後,火腿腸的出場率就更低了,十幾二十點個外賣吃飽吃爽,為什麼要吃火腿腸?
就連高鐵,現在都能叫外賣了。
從雙彙這個火腿腸老大近兩年的年報裡你就能看出,火腿腸市場的銷售額已經漲不動了。
火腿腸就像慢吞吞的綠皮火車,漸漸離我們遠去。
他們隻是時代之中的過渡品。
當年雙彙找葛優拍廣告,産品爆火。
今天火腿腸的境遇,跟葛優電影裡的一句台詞很像。
我們對火腿腸,隻剩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