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作者:绫小路義行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小路設計的新頭像好不好看?快說好看!

<h1>引子</h1>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曆過這樣一種感受,就是覺得眼前發生的事情似曾相識,好像自己曾經經曆過一樣,通過和很多人聊天,不少人都有這種感覺,查了一下,這種現象叫做Deja-vu(既視感),下文會詳細提到。日本漫畫家小畑健的一部作品《All You Need Is Kill》就利用了這種學名叫做Deja-vu(既視感)的大腦感覺能力作為吸引人的要素之一,不過,這部漫畫卻是改編自小說,小說原作又是根據一位遊戲玩家近乎耍賴式的遊戲經曆創作的,最後,這部經曆曲折的ACG作品被改編成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好萊塢大片,2014年在全球上映,片名叫《明日邊緣》。

<h1>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h1>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2000年Alfa System制作、在PS平台推出的政策模拟遊戲《高機動幻想》

2000年9月,曾經推出過《大魔界村》、《伊蘇III》的日本遊戲公司Alfa System,在索尼的家用遊戲機平台PS2上推出了一款含有科幻劇情的政策模拟遊戲《高機動幻想》,遊戲的劇情延續了以往Alfa System作品的末世、戰争和人性三大要素,但是,這款遊戲劇情上做出了一些改變,《高機動幻想》的世界觀架構在現實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天空突然出現黑色的月亮,與此同時,一種被稱為“幻獸”的神秘生命體向人類展開襲擊,世界大戰宣告終結,人類攜手一起對付“幻獸”。經過50年與神秘生命體“幻獸”之間的戰鬥,地球上僅剩下亞洲的海島國家日本、非洲的南部、美洲的一部分地方幸免,其他地方已經全部淪陷。1997年9月,幻獸開始在日本九州登入,1998年展開了八代平原大會戰,日本軍隊全滅。1999年緊急構築熊本要塞,征兵的年齡降低到了14到17歲,1999年櫻花盛開的3月,故事從少年速水等人從軍開始……

遊戲的中劇情的完成度、角色養成的成長度,都會對最後的遊戲結局産生影響,共有SABCDE6個級别,S級别的結局是最難達成的,當時,日本的不少玩家反複玩這款遊戲,為了達成S級别的完美結局,使用了一個政策遊戲常用的“SL”秘技,SAVE是遊戲中的存檔,LOAD是遊戲中的讀取,先開始遊戲,如果挑戰失敗就LOAD讀取上一個存檔,如果成功就SAVE,繼續向前推進。

使用這種方法的玩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成本,但并不是有什麼技巧,是以SL秘技也被成為耍無賴的一種遊戲方法,是為了看到完美結局而使用的下下策。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2000年Alfa System的ps遊戲《高機動幻想》中的存檔和讀取界面

遊戲發售後不久,馬上就有炫耀心很強的玩家,将自己的S級通關截圖釋出到日本的2CH論壇遊戲闆塊,有的玩家非常羨慕,就留言問對方是怎麼做到的,貼主就把自己使用SL大法的心酸過程一一講述了一遍。

2004年,有一位在2003年12月剛剛出道的小說家,因為無聊在網上尋找靈感,剛巧看到了這篇文章,文章中《高機動幻想》遊戲裡面的機甲要素、年輕的學生兵,還有随着玩家SL大法無數次在遊戲中某一個原點“複活”的角色,這些天馬行空的線索在小說家的頭腦交織,馬上彙內建一條線索,他根據這篇文章創作了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并在集英社的dash文庫出版發行。

這位小說家叫櫻坂洋。

<h1>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h1>

櫻坂洋1970年出生、畢業于東京理科大學實體系,1992年左右入職IT公司,做了10年程式員之後,2003年,櫻坂洋從IT公司辭職開始創作輕小說,雖說畢業進入了IT公司,但櫻坂洋時隔不折不扣的禦宅族。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2003年櫻坂洋的出道作《簡單易懂的現代魔法》

除了工作之外,腦子裡經常會浮現動畫、魔法、科幻的劇情,因為程式員的工作太過枯燥,他會把湧現出來的一些有趣的想法收集起來,久而久之就成為一部規模可觀的輕小說樣稿,2003年10月,趕在dash文庫舉辦的集英社超級dash小說新人獎截止報名之前,他将自己創作的小說也送出了上去,這部小說最後獲獎,名為《簡單易懂的現代魔法》。

櫻坂洋的小說劇情腦洞很大,他的作品中有大量自己感同身受的經曆代入,比如《簡單易懂的現代魔法》中的現代魔法使們,大部分都和自己一樣是程式員,按照書中的世界觀、他們的現代魔法是建立在魔法網絡的基礎上,想要使用魔法必須了解相關的程式知識。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2014年電影版《All You Need Is Kill》(明日邊緣)中原作者櫻坂洋與主演湯姆哥

2004年,從IT公司辭職正式出道之後,櫻坂洋當看到《高機動幻想》遊戲SL大法的文章并深受啟發,他試着想象遊戲中的劇情,少年兵攻擊幻獸失敗,少年兵從原點複活再次攻擊幻獸再次失敗,少年兵又一次從原點複活攻擊幻獸,如此周而複始直到成功,如果創作這樣一部作品的話,會不會有人喜歡呢?他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将這部作品創作出來,取名為《All You Need Is Kill》(中文譯為:殺戮輪回)。

在《All You Need Is Kill》小說中,人類派往外星墾荒的機器人被棘皮動物入侵,他們合體後有了自己的意識,并且成為強力的戰鬥生物,反過來開始進攻人類,小說的主人公啟二是防止外形異形入侵的防衛軍年輕士兵,稀裡糊塗的就在戰場上死去,但是随後又莫名其妙的在上戰場之前複活,并且保留了上一次戰鬥時的記憶。和啟二有相同經曆的還有戰鬥少女麗塔,麗塔因為早一些開始輪回掌握了超級戰鬥技巧被稱為女武神。兩個人開始探索如何擊敗異變的智能生物、并且分析自己為何會無限輪回。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2004年櫻坂洋《All You Need Is Kill》小說版封面

《All You Need Is Kill》在2004年出版,馬上就受到擁有日本SF科幻小說三巨頭之稱的筒井康隆的高度評價,并且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廣泛的反響,讓大家關注的并不僅僅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每個人都可以從不斷的失敗中獲得寶貴經驗,這個正能量的一面,更吸引他們的是劇情中關于“眼前的一切好像似曾相識”這一親身經曆,看過該小說的讀者都會産生共鳴。

對《All You Need Is Kill》深有感觸的還有一位人氣漫畫家,就是當時正在創作《爆漫王》(食夢者)的作者小畑健。

<h1>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h1>

人氣漫畫家小畑健所處的日本漫畫時代,已經進入徹頭徹底的現代漫畫時期,漫畫家不必再考慮故事劇情和世界觀,隻需要考慮如何更好的展現漫畫分鏡就可以了,不僅是小畑健,這一時代的大部分漫畫作品都是編畫協作,劇本編輯(或文字原作者)與漫畫作者合作創作漫畫,與小畑健合作最多的漫畫原作者是大場鸫,比如《爆漫王》(食夢者)等小畑健的很多漫畫都是他來創作的劇本,也就是為小畑健提供了第一版文字分鏡。

2014年,小畑健将《All You Need Is Kill》改編成漫畫,引起小畑健關注的是櫻坂洋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中被稱為Deja-vu(既視感)的這種現象,當遇到某些事情時,就像曾經經曆過一樣,有些人甚至稱之為“來自前世的記憶”,醫學領域的學者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大腦皮層的瞬間放電,是一種錯視現象,但是實體領域的學者卻稱之為時光倒流現象,是速度大于光速後引起了時空交錯,四維空間偶爾引起混亂的特殊人展現象。這種神秘感爆棚的要素在被小畑健改編漫畫時進行了放大。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2014年小畑健版《All You Need Is Kill》漫畫單行本分為上下兩冊

漫畫中為了增加神秘感而略去了小說原作中幻獸來源其實是出自人類之手的這個設定,把他們稱之為神秘的外星生物,并用一個更加具有未來要素的名詞“拟态”取代了他們在小說中的名字“幻獸”,小畑健參考率了安倍吉俊為2004版輕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進行創作的插畫和角色設計,在漫畫中,将原作小說中描述前世記憶般似曾相識的Deja-vu(既視感)放大為不同的人生次元軌迹。

小畑健改編的漫畫《All You Need Is Kill》中,作為敵人的“拟态”,其強大之處并非武力,而是他們可以操縱時間和空間的能力,不管經曆多少次失敗都可以改寫曆史從新來過,擷取了各種可能、各種時空次元的資料後,最後毫無懸念的獲勝,一步步将人類逼到絕境。而人類士兵啟二和麗塔,在戰鬥時因為拟态的核心受到威脅,而無意中獲得了拟态身上不斷複活擷取前生記憶的能力,因為對拟态的戰鬥從來沒有勝利過,是以啟二短暫的生命總是在戰鬥前一晚和第二天戰鬥這24小時不斷輪回。

可以操縱時間和空間能力的敵人并不是全新要素,早在1984年鳥山明創作的《七龍珠》中就有一個可以操縱時空讓時間停止的敵人,是基紐特種部隊的古爾多,在荒木飛呂彥1989年創作的《JOJO奇妙冒險》第三部《星塵鬥士》中,最終BOSS迪奧的替身“世界”也可以操縱時空,讓時間停止5秒。

是以,小畑健的漫畫,重點并不是刻畫士兵啟二和麗塔是如何曆盡艱辛戰勝神秘外星生物拟态的,而是重點描繪了主角在多重空間裡每一個時空的不同軌迹,也就是櫻坂洋小說靈感的來源、《高機動幻想》遊戲中每一次遊戲主角短暫的SL之路。

晚上來到軍營、第二天參加戰鬥、馬上戰死

晚上來到軍營、第二天參加戰鬥、堅持一會後戰死

晚上來到軍營、射擊自己

晚上來到軍營、逃跑、撞到了美麗的送飯小姐姐,第二天拟态襲擊,戰死

晚上來到軍營、練習戰術、第二天殺死1個拟态

……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2004年輕小說中安倍吉俊的插畫形象也被小畑健當做漫畫人設的參考

漫畫将《All You Need Is Kill》具現化的同時,每一個時空次元的故事劇情又以漫畫特有的形式留給讀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間進行腦補,讀者在感受漫畫主角不斷複活的神奇經曆時,一方面聯想到自己在真實世界中經曆過的Deja-vu(既視感),另一方面也聯想到自己身處的現次元、與現次元平行卻經曆大不相同的其他次元軌迹,想象着生活在另一個時空的自己在做什麼。

《All You Need Is Kill》經過小畑健的改編後,漫畫有了更深一層的寓意,啟二在與麗塔并肩對抗拟态的同時,另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正與軍營的後勤小姐姐發生一段浪漫故事,第三平行時空的啟二則在拼命向後方逃跑,第四平行時空的啟二與麗塔享受着一天短暫的愛情……

不管是勇敢的面對自己的責任選擇戰鬥,還是看似懦弱的逃跑,抑或在大戰臨近卻選擇了不可思議的愛情,主角的每一條命運線索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21世紀初的日本進入老齡社會,年輕人結婚率和生子率都降到了最低,不管是生活狀态還是精神狀态都與上世紀中後期的日本社會完全不同,年輕人不再考慮國家利益和民族精神,更多的是想到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個性化展現在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

作為年輕一代漫畫家代表的小畑健,在他的改編漫畫《All You Need Is Kill》中,側面上也反應了日本社會普遍存在的個體化現象。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湯姆哥版《All You Need Is Kill》大家熟悉的正義必勝和英雄救美情節

<h1>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h1>

2014年,《All You Need Is Kill》推出漫畫版的同時,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好萊塢同名電影(譯作:明日邊緣)也在全球上映,被動觀影的電影形式與主動觀看進行腦補的漫畫形式有着巨大差異,導演道格·裡曼選擇了《All You Need Is Kill》中最為普世的一條次元之路,主角經曆無數次複活最終戰勝了拟态保衛了地球的和平。

雖然電影在當年也造成了不小的轟動,但相比原作小說甚至是漫畫版來說都魅力大減。

玩遊戲耍賴的經曆被小畑健改編成漫畫、好萊塢翻拍、湯姆哥主演引子一篇遊戲玩家的炫耀貼及其SL大法33歲辭職寫小說的程式員從抽象的文字到具現化漫畫的《All You Need Is Kill》被動觀影的電影版魅力大減的《All You Need Is Kill》後面的話

《All You Need Is Kill》原作者櫻坂洋在母校東京理科大學官網上的專欄

《All You Need Is Kill》小說發表引起反響之後,櫻坂洋的母校東京理科大學盛情邀請櫻坂洋在其網站上為學校進行宣傳,并且将櫻坂洋的小說家經曆放在東京理科大學的官方網站進行宣傳,櫻坂洋在東京理科大學自己的宣傳欄最下面,寫着這樣一句話,讓人回味無窮。

“大學的課程教給你各種理論,但是讓他們真正發揮作用,需要你的選擇。”

<h1>後面的話</h1>

最近,不管自己還是身邊的人,總是說後悔沒有早點這個、沒早點那個這樣那樣的話,正好想起小畑健的這部漫畫,看看漫畫,想想各個平行時空的自己,腦補一下,過把瘾吧。這個時空的路還得繼續走下去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