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姬滿,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滿。姬瑕之子。穆王緻力于向四方發展,曾因遊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兩征犬戎,獲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原一帶)。還東攻徐戎,在塗山(今安徽懷遠東南)會合諸侯,鞏固了周在東南的統治。并制定墨、劓、膑、宮、大辟5刑,其細則竟達3000條之多。後世流傳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晉代汲冢出土戰國竹簡《穆天子傳》所載,雖多不真實,但反映了當時穆王意欲周遊天下,以及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
簡介
穆天子東征西讨,範圍之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通過他的征伐,周王朝順利擴大疆土,加強對四方蠻夷的統治力度,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是在文武成康四代統治者積累的強國之本基礎上,得以展現的大邦周威信的強勢證明。
然而,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導緻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後,周王朝開始由盛而衰,正如漢武帝之後的西漢也逐漸由盛而衰一樣。最後,周朝的最後三代國君:厲王、宣王、幽王,除了宣王有所成就(宣王中興)外,另兩位國君把周朝弄的禮崩樂壞,整個國家十分混亂,百姓們民不聊生,十分痛苦。

史牆眼中的穆王
有關穆王這位積累了祖父輩發展基石的君主,他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将周文化的影響進一步傳播開來。周代的史牆盤在提到穆王時是這麼形容的:“隻顯穆王,刑帥宇誨......”。由此可見,在周代史官筆下的穆王滿是一個充滿智慧,而又能統禦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
是以,在《山海經》、《穆天子》等書中也留下了一段段他的傳奇故事。
穆王傳說
關于周穆王,本章節将從神話傳說的角度進行闡發,依據是《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史記·周本紀》等記載。
“享年百歲”
關于穆天子的歲數,根據《史記》“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曆來被定論為105歲。而《竹書紀年》則說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歲。是以,穆天子究竟年歲幾何,各有見解。目前周穆王時期青銅器有紀年的隻到34年,尚沒發現40年以上的。
見西王母
穆天子曾經西征,抵達青鳥栖息的所在,彼時西王母出來,止之。
西王母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比較特别的人物,傳說她居住在昆侖之丘、瑤池之濱。《山海經》說她“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三隻青鳥為伴。而《漢武帝内傳》說她是容貌絕代的女神,并賜予漢武帝三千年結果的蟠桃。葛洪《枕中書》則說她是元始天王與太元玉女所生的天皇,而她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竟是把她當成女娲一樣的造人始祖。凡此種種,演化至今,西王母成為衆所周知的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正妃。
《列子·周穆王》記載:“穆王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命駕八駿之乘……遂賓于西王母,觞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瑤,王和之,其辭哀焉。”
當年,穆天子以擅長制造的造父為車夫,以諸侯進獻的八駿神馬(赤骥、盜骊、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骅骝、綠耳)為禦駕,西征而去。一路征讨,抵達昆侖之丘。西王母出來阻止他,請他觀黃帝之宮,迎他上瑤池,設宴款待,兩人詩歌相和。史記則說穆天子“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西王母回訪,穆王在昭宮款待西王母。據現代學者考證,周穆王西遊之地應是裡海、黑海之間的曠原,這是中國與西域進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記載。
征讨東南
穆天子西征之後,轉戰東南,東方諸侯之徐國,率領東夷侵擾,穆天子一舉平定亂事,繼而東進,抵達九江。爾後,南征。《太平禦覽》卷七四引《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巡狩範圍
傳說穆天子巡遊,“穆王西征,還裡天下,億有九萬裡。”“穆王東征天下,二億二千五百裡,西征億有九萬裡,南征億有七百三裡,北征二億七裡”。範圍之廣,恐怕不僅前無古人,甚至還是後無來者。若要拿個能與之比較的,恐怕唯有成吉思汗的西征了。而且,成吉思汗并非自己親自征伐到最西處,穆天子卻是自己率兵抵達這些地方,可謂獨一無二。
偃師造人
偃師是周穆王向西巡狩的時候,曾經在遙遠的異域遇見的奇人。
偃師是古代傳奇中最神奇的機械工程師,他曾獻給周穆王一個比起現代機械人還要出色的偶人。
偃師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極為酷肖,周穆王一開始還以為隻是偃師的随行之人,經過偃師的解說,才讓這位神性極強的名王也驚奇萬分。那偶人前進、後退、前俯、後仰,動作和真人無一不像,掰動下巴,則能夠曼聲而歌,調動手臂便會搖擺起舞,讓旁觀者驚奇萬分,周穆王看得有趣過瘾,還讓寵姬一起出來觀看。表演将畢,那偶人卻向周穆王的寵姬抛了抛媚眼,讓周穆王勃然大怒,一心認定這個靈活宛似活人的家夥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真人,便要将偃師當場處決。偃師卻将偶人立刻折開,發現它隻是由皮革、木頭、膠漆、黑白紅藍顔料組成的死物。
周穆王趨前細看,偶人的内部器官俱有,外邊則是筋骨、關節、皮毛、牙齒、頭發一應俱全,但卻都是假物,一經組合,卻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偶人,将偶人的心拆走,偶人便無法說話,拆走肝則眼目皆盲,将它的腎拆走,就無法走路。最後,才讓周穆王心悅誠服,大歎偃師技法的高超。典故:偃師造人唯難于心就是說技藝再好,人心難造。
野史逸聞
周穆王名字叫姬滿,是房太後生的,父親是周昭王。昭王南巡時死在途中,就立了穆王為周朝的國君。當時穆王已經五十歲了,在位五十四年,活了一百零四歲。穆王年輕時就喜歡修煉成仙的道術,想學黃帝那樣乘車馬遊遍天下的名山大川。于是他坐着八匹駿馬拉的車奔赴西北戎族聚居的地方,為他駕車的是周時最有名的馭手造父。在路上,穆王得到一隻白狐狸一隻黑貉子,用它們祭祀了河神。他的車駛到據說連羽毛都浮不起來的弱水時,河裡的魚、龜、鳄魚等自動為他搭起了橋讓他的車通過。接着穆王登上了泰山,在天界的瑤池上會見了西王母,并和她一起暢飲。在酒席上,西王母唱道:“天上飄着悠悠白雲,道路啊漫長得無窮無盡。無數的高山大河把我們阻隔,從此一别将難通音信。然而你将長生不老,相信以後還能重逢。”穆王說,“我回到神州故土以後,将使華夏各國都能和睦相處,使萬民都過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到那時我會再來看望你。”過了三年,穆王又出行于原野,到了山西的雷首山和太行山,然後又回到周朝的都城鎬京(今西安市西南)。當時令尹喜已經跋涉過流沙和草地到了終南山之北,周穆王也追随着他走過的路,請來了隐士尹辄、杜沖,他倆都住在草地樹上搭的屋子裡,周穆王也來和他們同住,他們的住處被稱為“樓觀”。後來祭父從鄭圃趕來拜見穆王,報告說徐偃造反作亂,穆王才又回到國裡平複了作亂,使社稷平安。穆王登昆侖山時,喝的是蜂山石縫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樹上的果實,又登上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全部得到了騰雲飛升的道術。他之是以還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間出現,是想現身說道,告訴人們修煉的結果。何況穆王喝的是玉石制成的膏漿,吃的昆侖山上的甜雪,還有素蓮、黑棗、碧藕、白桔等仙果,怎能不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呢?傳說西王母曾降臨到周穆王的宮中,兩個人一塊駕雲飛升,進入了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