梶浦由記,日本知名音樂人,憑借着高完成度的編曲、空靈的曲風、優雅的旋律以及聖潔的和聲,受到了不少粉絲的喜愛,甚至在國内還被粉絲們尊稱為“梶浦大神”,可見其人氣。可是在今年的2月21日梶浦由紀卻突然宣布退出所屬事務所SPACE CRAFT,并且其負責音樂的女團Kalafina的三人體制活動也将停止。此消息一出,就連國内也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粉絲紛紛表示“一個時代過去了”,“很遺憾之前沒有參加KL的演唱會,以後再沒有機會了”等等。由此可見,梶浦由紀在動畫音樂界有着很高的地位。

梶浦由記,出生于1965年東京橫濱。父親是一位歌劇和古典音樂愛好者,受到父親的影響,梶浦很早就表現出對音樂的喜愛和極高的音樂天賦。1972年(7歲)首次作曲,并開始學習鋼琴并且能為父親伴奏。在津田塾大學文學部英文學科畢業後,梶浦進入日本最大的移動通信營運商NTT社,再後來轉職成為音樂制作人至今。
1992年,梶浦由記與好友西岡由紀子正式成立女子樂隊See-Saw。
同年10月,作為樂隊的鍵盤手正式出道。由西岡由紀子擔當貝司手,由石川千亞紀(今藝名石川智晶)主唱。
1993年7月,See-Saw正式發表第一張單曲《Swimmer》。
1994年,西岡由紀子退出,See-Saw從這時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梶浦由記與石川智晶的組合。但之後二人又因工作原因,使得See-Saw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任何新曲釋出,沒有任何活動、Live舉辦,甚至有些粉絲認為See-Saw解散了。實際上,此時二人都在進行自己個人的發展,石川從事了一些和聲與作詞、作曲的工作,而梶浦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為電影、廣告、動畫、遊戲、舞台劇進行配曲,而此時的經曆也為梶浦進軍動畫行業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梶浦由記(左)石川智晶(右)
2001年,梶浦由記首次為動畫《NIOR》作曲,從作品企劃開始,監督兼音響演出真下耕一就賦予了梶浦極高的創作自由度,是以出現了一部低成本動畫卻有着超高品質配樂的神奇的現象。《NIOR》的世界觀裡充滿了色情、暴力、異域等元素,這也為音樂增加了特有的深度和味道,編曲與風格也更加多樣、詭異。天馬行空的題材與莊重靈動又帶些悲切氛圍的音樂的搭配在今天看來也是相得益彰。有趣的是,《NIOR》當年發行的OST中收錄的最後一曲是See-Saw的未發表作品《Indio》,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動畫又讓這個傳奇組合複活的。
雖然梶浦初期為動畫創作的音樂口碑皆佳,但由于動畫本身比較冷門,是以她的名字以及她那充滿異域風格的音樂仍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态。她第一次真正被大衆熟知還是在為2003年《高達 SEED》配曲的工作中。其中,配樂《曉之車》彰顯了她的才華。《曉之車》首次出現在SEED中卡嘉莉與父親訣别的場景,曲中悲壯奮昂的旋律使聽者無不為之動容。而這首曲子也是梶浦對于自己的釋放和解脫,19歲的梶浦親眼目睹了自己最愛的父親因病日漸消瘦直至與世訣别的過程,此後20年梶浦始終身懷對逝者的思念和愧疚生活着,最後在《曉之車》中完成了對自己的解放。曲名“曉之車”據傳用典于北歐神話中的女武神瓦爾基裡每日駕駛着曉之車的典故,表現了每天都要迎接死去的生命的到來的悲壯心境。
伴随着《曉の車》等歌曲的成功,梶浦被越來越多的動畫fans所關注,而她本人的工作量也開始增加。僅2004年就有《柯賽特的肖像》、《Madlax》和《舞-HiME》三部動畫的配樂擔當,年底又為《高達 SEED》的續篇《高達 SEED Destiny》進行配樂工作。
說一條趣聞,在《舞-HiME》中《It's only the fairy tale》不僅被日本人奉為神曲,在國内也被國人改變為《妹妹背着洋娃娃》而廣泛流傳,其旋律也借此被國人熟知,雖然歌曲本身比較恐怖,但從另一方面也得以看出梶浦的作品不僅在日本流傳度高,對中國的聽衆也有很強的感染力。
2005年,梶浦先後接下《武器種族傳說》、《翼·年代記》和《舞-乙HiME》三部TV動畫的配樂工作,還為與前兩者同期播放的動畫《Loveless》寫了OP《月の呪縛》(月之咒縛)和ED《みちゆき》(旅程),可見梶浦創造力有多麼的驚人。除了給動畫本身配樂之外,還與實力派歌手有坂美香合作了ED2《Life goes on》、給片中的悲劇女配角史黛拉寫了角色歌《深海の孤獨》、與南裡侑香再度攜手演繹出一曲象征着卡嘉莉回歸的《焰之扉》、甚至找來自己的老友,曾經的See-Saw的成員——石川智晶(即石川千亞紀)演唱ED4《君は仆に似ている》。
時間線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Kalafina 這個由梶浦本人親手負責配樂的傳奇日本音樂女團。
2008年,梶浦在擔任《空之境界》背景音樂一職時,同時負責起了發掘全七章主題曲演唱者的工作,這項音樂企劃被命名為“Kalafina Project”,而那些被選中的歌姬們組成的團體就叫“Kalafina”。此後大部分由梶浦負責的動畫OP/ED的作品基本都由Kalafina演唱。她們負責過的代表作品有《空之境界 第一章 俯瞰風景》主題曲、《魔法少女小圓》ED、《Fate/stay night》ED、《活擊 刀劍亂舞》ED等。
《魔法少女小圓》ED
再插一句,梶浦擔當的《空之境界》系列的OST品質爆炸,編曲十分講究,樂器種類豐富且運用得當,強烈安利《空之境界 vol.2 殺人考察》中的M01和M18,M01的鋼琴音婉轉悠長、音色飽滿、小提琴插入時間更是絕妙:M18中笛音清澈空靈、低音樂器以此襯托,更突顯整個曲子靈動豐滿,不禁為人所打動。
2011年一部被衆動畫愛好者奉為神作的《魔法少女小圓》橫空出世,負責此作品配樂的正是梶浦由記,這也是梶浦的又一次巅峰。《魔法少女小圓》的高讨論度有大量的焦點在梶浦身上。因梶浦精美的編曲,莫名動人的旋律,以及聖潔的和聲的加入,使主題曲《Sis Puella Magica》、《Credens Justitiam》、《Decretum》以及黑暗風片尾曲《Magia》等曲目被觀衆們熱烈追捧,同時也在2011年度Newtype動畫賞中斬獲了許多音樂獎項,可見業界對她音樂的認可與欣賞。
2013年,梶浦由記又為劇場版《魔法少女小圓叛逆的物語》配樂,再次獲得好評,其中以《Another Episode》《Absolute Configuration》《Noi!》《I Was Waiting For This Moment》《Take Your Hands》《He Is...》等曲子最為出色。梶浦由記譜曲的劇場版片尾曲《君の銀の庭》也以60922枚的成績成為Kalafina團的曆史最高銷量。
除了前面提到的動畫作品,梶浦由記還參與過很多口碑頗佳的作品,如劇情為多線結構的懸疑群像劇《永生之酒》、老虛經典型月作品《Fate/Zero》、成為許多人入坑作的《刀劍神域》系列作品、16年一月黑馬《隻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等等。有了梶浦富有感染力的旋律,畫面和故事又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這樣觀衆的感情更容易被調動。是以,這些作品的成功與梶浦優秀的作曲是無法分開的。
從梶浦由記的經曆可以看出,她擁有極高的音樂素養,有着獨具一派的音樂風格,在商業音樂上有豐富的經驗以及有着一套獨特的作曲模式,從這些方面看,梶浦由記是一位極其成功的商業音樂人。
但更重要的是梶浦對待音樂的态度,每一部作品都是由她嘔心瀝血打造出來的,對每一部作品都帶着自己對作品、對生活、對世界的思考。她的音樂開頭有時有些壓抑黑暗,但這種黑暗不是“萬古如長夜”,而是黎明前的黑暗,是耀眼光輝沖破地平線前的黑暗。
梶浦就如一隻給世人傳播福谕的精靈在和我們訴說“不要畏懼黑暗,請堅持一下,看那天邊,光明就要到來了。”這或許就是梶浦的音樂總能在最後給予我們感動、獲得成功的原因吧。
下篇文章我們會分析一下梶浦由記的音樂風格,講一講梶浦由紀為什麼能深深地抓住聽衆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