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文藝|聽“中國将帥紀實文學第一人”講廣州紅色傳奇故事

作者: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通訊員 楊兮

紅色文藝如何傳播出去?紅色文化基因如何傳承下去?4月18日上午,由中共荔灣區委宣傳部等機關主辦的2021年湖畔讀書節之“紅色文藝在廣州”研讨活動在海山仙館舉行。

活動在女子合唱團優美的歌聲中拉開帷幕。此次研讨由被稱為“中國将帥紀實文學第一人”的傳記文學作家吳東峰,以及廣州市作家協會主席、作家張欣,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鐘曉毅等人共同主講。

紅色文藝創作必須根植于真人真事

當兵30年采訪了200多位開國将軍的吳東峰指出,廣東是紅色文藝待開發的資源大省,“是紅色文化兩大闆塊,即中國革命的發源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吳東峰列舉了幾個在他看來有待開掘的紅色題材:“南石頭”監獄(被人稱為廣州的“紅岩”),“南委事件”(黨史稱第二個“皖南事變”),廣州解放。

“這三件事都是廣東黨史軍事上的大事,也都是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過去由于種種原因因沒有怎麼宣傳。但我覺的隻要我們下功夫調查采訪,也可能會寫出代表廣東的三個曆史時期的三個大片:南石頭故事和人物是國内革命戰争的新版《紅岩》、南委事件的故事和人物是抗日戰争中的新版《潛伏》、廣州解放的故事和人物是解放戰争中的新版《兵臨城下》。”吳東峰說。

紅色文藝|聽“中國将帥紀實文學第一人”講廣州紅色傳奇故事

吳東峰在現場分享紅色文藝創作心得

吳東峰最後強調,紅色文藝的創作必須根植于真人真事,同時又要防止出現吹偏調,高大全的虛構人物。決不能讓我們的革命現實主義正劇,被扭曲為昙花一現的“神劇”“鬧劇”。

活化紅色文藝資源打造紅色旅遊路線

廣州,作為大革命的策源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紅色文化作品。比如歐陽山的《三家巷》,金敬邁的《歐陽海之歌》、梁信的《紅色娘子軍》、《南海長城》,肖玉的《高梁紅了》三部曲,張永枚的《西沙之戰》,還有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

無論是紅色資源還是紅色作品,在當下如何傳播,又該如何傳承下去?

鐘曉毅以《三家巷》和《蝦球傳》為例,通過文本細讀,發現了藏在兩部小說中的紅色旅遊路線圖。“《三家巷》裡面的紅色路線寫得最詳細,北伐、省港大罷工等都有明晰的路線圖。《蝦球傳》裡遊擊活動從清遠的飛來峽到肇慶再到荔灣芳村,也清晰地展現了當時青年一代的革命成長之路。“

在鐘曉毅看來,這些路線完全可以轉化為當下經典的紅色旅遊路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重走紅色之旅對今天的年輕人更有吸引力,“可以在這個過程裡把紅色文化的魅力傳播出去。”

紅色文藝|聽“中國将帥紀實文學第一人”講廣州紅色傳奇故事

活動現場對談環節

南方日報出版社副社長、編審譚庭浩從秦牧的作品出發,談到紅色文藝的更為豐富的内涵:“紅色文學也不是一定全都要寫革命題材,就像秦牧在散文《花城》中寫的:我們贊美英勇的鬥争和艱苦的勞動,也贊美由此而獲得的幸福生活。”

此外,譚庭浩表示,紅色文化資源在當下的轉化可以運用一些技術手段,和當下閱聽人建立橋梁,讓年輕人能夠接受。(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周欣怡

審簽|鄭宗敏

實習生|譚春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