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洋網迅 《老子》的第40章,一共隻有20個字:“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在這一章的講解中,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葉自成于近日在學習讀書會上開講了“《老子》智慧及現代意義”的專題講座。
《老子》全書81章,共5000餘字,全部是由老子本人所寫,而非後人輯錄而來。在當天的講座中,葉自成認為現今社會對老子思想的評述存在如下幾個問題:沒有看到老子整個思想體系是以政治哲學為中心;不能區分老子政道、德道、治道、術道、器道這五個有機組成部分,比如把道與術混為一談,對老子政道中的“民四自”“損補抑舉”“以法治國”等價值認識不足;不能準确地區分老子思想與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的關系等等。“老子的思想精華雖得以儲存并供後人研究。但是由于文字難、版本難、參照難、區分派别難、内容難等多方面的原因,老子思想長期被誤解、偏解。”
事實上,中國的道、儒、法三大派都是講政治,“《老子》是一部系統性的政治哲學著作。我們在了解和學習老子智慧時,不要被版本困惑,也不要被前人所見誤導,應該重新客觀而認真地去研究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是第一個提出‘以百姓心為心’的政治思想家,并且形成了‘以百姓心為心’的政治哲學體系。老子的政治哲學,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以百姓心為心’的政治哲學體系,從政道、德道、治道、術道、器道五個方面提出了國家政治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葉自成表示,“《老子》中的人本思想影響了中華文化兩千多年,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僅影響了中國人的政治意識,也對整個人類社會具有廣泛的影響。”講座的最後,葉自成這樣總結道。
文/圖 廣報全媒體記者李曉璐
(來源: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