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等你來

作者:海峽導報大福州

發現身邊好人

傳遞社會正能量

是時代文明的需求

是優秀美德的傳承

更是德善力量的弘揚

2020年“閩侯好人榜”

8月份上榜好人名單

  

  8月19日—28日,中共閩侯縣委文明辦通過“遇見閩侯”微信公衆号開展了8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推選活動,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關注和支援。網友們踴躍投票為這些平凡好人點贊,表達了對他們的深深敬意。閩侯縣委文明辦綜合候選人的事迹材料和網友投票點贊情況評出2020年“閩侯好人榜”8月份上榜好人。他們分别是:

  洪 如 福州市閩侯生态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敬業奉獻類型)

  林金旺 閩侯縣南通鎮上洲村村民(助人為樂類型)

讓我們向這些

入選“閩侯好人榜”的平凡人

表示熱烈祝賀!

9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等你來
9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等你來

9月份,“閩侯好人榜”身邊好人評選活動繼續向大家推薦我們身邊那些事迹感人、展現人間真善美的平凡好人,歡迎大家熱情參與活動。網絡投票時間為即日起至9月30日。中共閩侯縣委文明辦将綜合候選人的事迹材料和網友投票情況确定“閩侯好人榜”月度好人,并繼續擇優向省、市委文明辦推薦參與“福建好人”“福州好人”評選。

9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等你來

一起來看

本期“閩侯好人”候選人都有誰吧

↓↓↓

毛行局

敬業奉獻類型

9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等你來

無悔青春獻公路 不忘初心築坦途

  毛行局,1984年6月出生,閩侯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祥謙公路站雙龍保養組組長。從事公路養護工作10年來,毛行局始終以路為業、以站為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艱辛的公路養護中,在平凡的養護崗位,演繹精彩的人生華章。

  公路養護工作是一項的高強度的野外體力勞動,工作環境艱苦,随時要面臨各種意外狀況,汛期更是風裡來雨裡去。

  雙龍保養組負責國道355線南嶼鎮窗廈村至雙龍村路段的公路養護工作,該路段沿線沙石廠衆多,中重型貨車來往密集。部分砂石料運輸車輛超載運輸,“拉大尖、不罩蓬”,時常造成抛灑滴漏沙石、廢料的現象,不僅留下了安全隐患,也增加了養護人員的日常路面保潔任務。自擔任雙龍保養組組長起,毛行局無論是寒風刺骨還是烈日炎炎,都堅持每日帶領着養護人員迎着塵土,巡路面、清砂石、補坑槽、通涵洞,及時消除路面安全隐患,保障公路安全暢通。

  2015年,該路段有一處涵洞意外被死豬和生活垃圾堵塞,周圍惡臭連連,過往車輛和行人不得不加速通過,造成了一定的交通隐患。該涵洞空間狹窄,垃圾雜物隻能靠人力一鍬一鎬清理,毛行局毫不猶豫地選擇最難清理的部分,鑽進涵洞,忍着死豬和污水的臭味跪坐在涵洞内一點一點往外清理垃圾,經過幾天的奮戰,涵洞終于恢複幹淨。

  同年,台風“杜鵑”來襲,巨大的風雨造成轄區路段有處山體滑坡,路上全是淤泥,最深處能淹沒一個成年人的大腿,必須及時搶通。毛行局心中記挂着搶通工作,無暇顧及家中生病的孩子,帶着養護職工頂風冒雨争分奪秒搶通道路。當滞留的車輛開始緩緩通行,他心裡緊繃的弦終于松了下來。

  妻子時常埋怨他:“為了工作連生病的孩子也不顧”,但毛行局卻說:“幹一行就要愛一行,搶毀保暢是職責所在”。正是憑借着對公路養護的熱愛和對工作的兢兢業業,毛行局管養路段的養護工作得到了機關和上級上司的一緻好評。

  作為雙龍保養組的組長,毛行局深知要帶領大家幹好公路養護工作,就得自己先俯下身、沉下心,練就過硬的專業技能。要想解決實際操作難題,就要掌握路面和綠化養護等方面的技能,是以他主動向老同志學習瀝青路面的修補、綠化修剪,邊請教邊實踐,直至所有知識爛熟于心。在中心上司的大力支援下,他還積極報名參加了公路養護專業技能教育訓練、水泥路面清灌縫教育訓練、機械化鋼橋教育訓練,不斷充實專業能力,并在機關舉辦的各類崗位練兵競賽活動中取得了好成績。

  縱使栉風沐雨,毛行局始終滿懷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堅韌前行,履行着公路安全衛士的職責。

▲滑動檢視更多内容

李道勳

9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等你來

三十七載鄉村路 一心為公好支書

  李道勳,中共黨員,1960年1月出生,閩侯縣鴻尾鄉漢頭村黨支部書記。在漢頭村任職37年來,李道勳始終兢兢業業,為村裡的建設和發展辛勤工作,特别是2012年起擔任村支書後,他更是為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而不懈努力,赢得了全村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漢頭村位于鴻尾鄉的山區地帶,原來經濟較為落後,村裡房屋老舊,道路崎岖,生活與交通十分不便,賴以生存的傳統農業也隻能解決村民們的基本溫飽,剩餘勞動力就業和下一代教育是村民們一直焦慮的問題。作為村兩委幹部的一員,李道勳内心無比焦急,不斷地思考如何改善村民生活,走上脫貧緻富路。

  2003年,在上級的指導和幫助下,漢頭村決定實施造福搬遷工程,在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建設一個漢頭新村,讓村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居住和交通的問題基本上解決了,但僅僅靠原來的種植莊稼顯然無法讓村民擺脫貧困。2012年,李道勳擔任漢頭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後,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帶動漢頭村産業發展,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

  但是一個原先貧窮落後的山區村要發展産業,并不容易。李道勳一方面深入調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另一方面,他四處了解一些發達地區發展農村經濟的先進經驗。經過調查,李道勳發現,鄉村旅遊在當時正剛剛興起,很多城裡人節假日去鄉村旅遊,感受鄉土風情,品嘗農家美味,已然成為一種潮流。

  李道勳在村中長期無人居住的舊屋中發現了一線商機,為緻富尋找到了新出路。他引導擁有舊屋的村民們采用出租的方式,将房屋短租給來此旅遊的人,這樣原本荒廢的屋子得到了免費的修繕管理,又增加了額外收入。發展鄉村旅遊業,把村裡的舊屋改造成民宿,這是李道勳為漢頭村新農村建設做的一次成功探索。

  除了發展鄉村旅遊,李道勳還大力倡導村民進行果樹種植。2019年,市果樹研究所專家團調研漢頭村土壤、氣候等,建議和鼓勵村民種植甜橄榄和臍橙52号,将原來的低産老果園更新換代。李道勳帶頭積極參加研究所的遠端教育訓練及果園現場指導,學習優質果農果園管理技術,并将學到的技術傳授給村裡其他的果農,保證他們能切實享受到科技、産業扶貧,提高收益。

  李道勳深知,要想帶動村裡的發展,僅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是以他熱衷于培養年輕後備力量,把有經濟頭腦、敢闖敢幹、年輕有為的多名村級後備幹部吸收到黨組織中來,為增強村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夯實了基礎。

  李道勳常常對年輕幹部說:“做村支部書記,最重要的是講一個‘公’字,要公平公正,把那些群衆不了解的事,辦成群衆滿意的事。我的最大願望,就是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大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了,我的心也熱乎了。”

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

誠實守信類型

9月份“閩侯好人”網絡投票等你來

知恩圖報建陵園 守望先烈慰英靈

  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是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幾個村民自發成立的一個民間公益組織。

  2013年,上街鎮沙堤村趙善慶等幾名村民自發在村後夕煙山上建起烈士陵園,守護長眠于此的解放軍烈士們,并成立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發動一切資源為烈士們尋找家人,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解放軍先烈們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目前,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有十名成員,他們分别是:陳金華、趙善燊、趙不流、趙汝木、趙耿忠、趙澎棋、趙洪根、趙劍熊、趙劍清、趙玲。

“一飯之恩”挂心間,修建陵園告慰先烈

  解放初期,沙堤村駐紮着一所解放軍部隊的康複醫院,許多在解放福建、解放福州戰鬥中負傷的戰士都在這裡進行康複治療。當時,沙堤村的趙善慶還是一個小孩子,經常跑到醫院裡玩,和康複醫院的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趙善慶一家非常貧困,有時甚至吃不飽肚子,這些解放軍傷病員和醫護人員便把省下來的飯團、鍋巴送給他,幫助趙善慶全家人度過了那段困難的日子。

  由于當時醫療條件的限制,有一些身負重傷的解放軍戰士醫治無效犧牲後被埋葬在醫院旁的夕煙山上。後來,康複醫院撤離了,這些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就永遠長眠在這裡。幾十年時間過去了,因為常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再加上無人看管,這些本就簡陋的烈士墓損壞嚴重,墓碑散落在山上。

  2013年,已經70餘歲的趙善慶老人看到這個情況,又念起當年的“一飯之恩”,便與其他幾名村民商量着建一座烈士陵園,把這些烈士遺骨收集安葬好。經過1年多的奔走籌集,在省民政廳、縣民政局、上街鎮政府等部門的幫助下,他們終于建起夕煙山烈士陵園,把散落在山上的烈士遺骸遷入陵園。其中10座烈士墓上分别刻有姓名位址等資訊,另有一座合葬墓裡則埋着數十具無法查到資訊的烈士遺骸。陵園内還修建了烈士浮雕、蓋起琉璃瓦、建設展示牆等。

近十載尋親路,尋得7名烈士後人

  為了告慰先烈英靈,自2013年起,夕煙山烈士陵園理事會成員便發動身邊的一切資源,為烈士尋找家人。碑文上記載的位址,許多都找不到。為此,理事會成員翻閱無數的史料記載,還原當年的地理資訊,隻為找到烈士故土的現地名。

  得知有的烈士故土遠在山東、江蘇、安徽等地,理事會成員還主動聯系各種媒體,通過福建電視台、福州日報、今日頭條等媒體力量,向全國推送尋親資訊。在近十載的不懈努力下,已經尋得7位烈士後人,尚有3位烈士後人還未尋得。這7位烈士的後人在得知消息後都第一時間來到陵園進行祭拜,并向理事會成員表示了感謝。

守望陵園,讓紅色主旋律飄揚

  陵園修建後,理事會成員進行了分工,負責陵園的日常管理。大家各司其職,使得這麼多年來陵園一直有序運作着。随着陵園的名聲逐漸打響,每年清明、烈士紀念日等,都會有大批的中國小師生、部隊官兵、機關企事業機關人員前來祭拜。為了弘揚烈士精神,理事會成員還将英烈的事迹整理成稿,并修繕了一個展廳,供前來祭拜的人員參觀學習。

  夕煙山麓建陵園,軍民魚水情綿長。正是這些理事會成員的守望堅持,換得了幾十名烈士九泉安甯。

誰是你心目中的“閩侯好人”?

快來為他投票

為他點贊

來源:閩侯縣委文明辦、遇見閩侯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