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初心·緻敬先烈24丨任常倫烈士:戰鬥英雄 英勇殺敵

回望初心·緻敬先烈24丨任常倫烈士:戰鬥英雄 英勇殺敵

黃縣民政局

栖霞縣東部有座英靈山,在綿延起伏的山巒上,安葬着一排排令人肅然起敬的革命烈士。山頂平台上,屹立着巍峨壯觀的抗日烈士紀念塔。在紀念塔西側高高的基座上,一位銅鑄的八路軍戰士,持槍伫立,堅毅銳利的目光注視着遠方,守衛着山川秀麗的膠東半島,他就是人們敬愛的山東軍區“一等戰鬥英雄”任常倫。

他入伍4年,身經百戰;英勇殺敵,9次挂彩;搶救戰友,不畏艱險;與敵拼搏,堅守陣地,打出了八路軍的威風。不幸的是,任常倫于1944年11月17日,在海陽縣長沙堡與日寇作戰中光榮犧牲。任常倫銅像矗立在蒼松翠柏環抱着的英靈山之巅,像是在守望着自己的家鄉,他是膠東人民心中一座偉岸的豐碑。

回望初心·緻敬先烈24丨任常倫烈士:戰鬥英雄 英勇殺敵

任常倫銅像。

任常倫,1921年生于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孫胡莊(現為常倫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喪父,10歲喪母,靠叔父撫養,入學讀書四年,後辍學務農。1938年,膠東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年方17歲的任常倫,這年冬天參加了自衛團。不久,他領到一支土槍,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上山幹活帶着它,站崗放哨攥着它,晚上睡覺偎着它;有小空就抹,有大空就擦,槍筒槍托閃閃發亮,誰見了誰誇獎。他常對别人說:“别看咱這枝土造貨,洋鬼子碰上它,一樣叫他見閻王。”

1939年春,一天早飯後,任常倫和王寶玉、王健吾三人奉命到石良集偵察敵情。當時他們分了工,各帶兩枚手榴彈就出發了。這天到石良集趕集的人熙熙攘攘。任常倫背着糞筐留在村西橋頭負責警戒,二王直奔街裡雞蛋市。有個僞軍官蹲在街上買雞蛋,腰裡别着一支匣子槍。二王一交換眼色,一齊躍上去,王寶玉伸手抓住了僞軍官的匣子槍,王健吾舉起手榴彈狠命地砸在僞軍官的頭上,隻聽他“啊”了一聲倒下了,匣子槍被王寶玉奪到了手。二王互相一招呼,架起那個昏迷的僞軍官就往村西跑。這時集上炸了,人們一窩蜂似的往外跑。任常倫正在村西橋頭上坐着,一看二王架來了一個僞軍,心裡說不盡的高興。

他沉着地對二王說:“你們快架他過河,我在這裡對付敵人!”果然,街裡的鬼子發覺了,端着三八槍,在人群裡橫沖直撞地向村西追來。

任常倫看得分明,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趁鬼子還沒靠近,迎頭扔過去一顆手榴彈,轟地一聲炸響了。接着他高聲大喊:“八路軍進村了,快跑啊!”趕集的群衆一聽到爆炸聲和喊聲,跑得更亂了,村裡村外亂碰亂撞,連喊帶叫,弄得鬼子暈頭轉向,因怕吃虧,就不再追了。

就這樣,任常倫掩護着二王架着僞軍官一氣到了王屋山。他們三人深入虎穴擒匪徒、繳獲匣子槍的行動,受到上級的表揚。

那時,自衛團還經常夜晚外出擾亂敵人,割電線,任常倫每次都主動參加,總是興緻勃勃地出發,滿懷喜悅地歸來。

有一次,自衛團奉命到灣道隋家去破壞黃城集通往石良集的公路。這天晚上去的人特别多,剛挖了一陣子,忽然有人傳話說:“不好,前面來鬼子了!”大家一聽,撒腿就往回跑。任常倫覺得不大對頭,就大膽地跑到前面去打聽,原來是挖路的群衆把過往的我軍誤為敵人。

怎麼辦,是完成任務還是半途而廢?他想到這裡,調頭就去追趕鄉親們,一氣跑了五裡多路才趕上了。他向大家說明了情況,耐心動員大家轉回灣道隋家,直到挖完了分擔的15個坑,才一齊回家。

1940年8月,任常倫參加了八路軍地方武裝,10月更新到14團2營5連。在一次襲擊敵人的戰鬥中,他勇猛地沖進了圍牆,正在前進時左胳膊挂了彩。班長讓他退下火線去包紮,他卻說:“為了黨和人民,該流血時就得流血。這算得了什麼!”他一邊說一邊拿着手榴彈往前沖。

直到負傷的胳膊不能動彈了,他才接受班長的指令,戀戀不舍地走下火線。後來,在猴子溝伏擊戰中,他帶着兩名戰士,最先跳上汽車和鬼子拼搏。他腿上負了兩處傷,跳下來包紮好了後,又急忙傳回去圍殲鬼子……

1941年1月,在掖縣城南戰鬥中,任常倫擔負往火線上送彈藥的任務,在激烈的戰鬥中同志們和敵人拼了刺刀。正在這時,任常倫扛着一箱手榴彈沖上來了。他見三名同志正在和三個鬼子拼刺,就把箱子一放,像猛虎撲食,一步竄上去抱住了一個鬼子的後腰,對面的戰士趁勢躍上前來,嗖的一聲捅了鬼子一刺刀,任常倫乘機奪過了鬼子的大蓋槍,回身一戳,刺刀捅進了鬼子的胸膛。戰鬥結束後,營裡決定把這支三八大蓋槍發給任常倫使用。他用第一次繳獲的這支槍苦學苦練,在以後的戰鬥中殺傷無數敵人,繳獲了無數槍支,武裝了我軍。

1941年6月,任常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他政治上積極進步,作戰更加勇猛,表現十分突出。這年冬天,部隊攻打栖霞縣小栾家據點時,一排三班長史德明在鹿砦裡邊的小土崖下挂了彩。敵人在碉堡周圍點起了柴火,照得通亮,我們上去搶救,敵人就射擊。一排長、二班長和三班一個戰士,先後爬過去搶救都挂了彩,不得不退下來。任常倫主動請求去背三班長。他把步槍、子彈等交給自己的班長,貓着腰跑過去一看,碉堡跟前正燒着一堆大火,外面的鹿砦也被敵人點着了一個火口,史徳明就躺在這中間。任常倫在鹿砦外卧倒,把火往旁邊一撥拉,匍匐前進,一直爬到史德明身邊,輕聲說:“三班長,我來拉你!”史德明難過地說:“我動不了啦,排長和同志們來拉我都挂彩了,你快走吧,這裡太危險,不要為我再流血了。”

任常倫果斷地回答:“黨不能把你丢給敵人,就是犧牲了也要把你拉下去。”他說着,立即解下一隻綁腿,捆在史的腰上。他往後爬一步,拉一步,一下子把綁腿拉斷了。他又爬回去,把另一隻綁腿解下來合在一起,匍匐着一步一步把史德明拉到鹿砦外,這時,敵人的火力仍然不減,任常倫的左小腿也中彈受傷,鮮血染紅了褲角。他不顧一切拖着史德明向外爬去,快接近大部隊時,任常倫解開腳上的繃帶,背起史德明就跑向了在此等候的戰士們,并迅速撤離了戰場。任常倫冒着生命危險,勇救戰友的事迹,受到了部隊指戰員們的高度贊頌。

1942年6月,任常倫任副班長,很快提為班長。他執行任務果敢機警。11月中旬,日寇兩萬人在頑軍趙保原部配合下,分區“掃蕩”我膠東地區。白天敵人以“拉網”的方式向一個目标包圍,晚上在包圍圈上點起一堆堆的柴火制造聲勢,企圖阻擋我軍突圍。任常倫所在部隊奉命轉戰,進行反“掃蕩”。一天晚上,五連來到站馬張家,連長看到一堆堆的火連成一線,擋住了突圍的出路,但不知火堆邊有沒有敵人,就配置設定任常倫前去偵察。任常倫機智勇敢地摸到左前方的火堆跟前,發現在不很遠的矮地裡潛伏着敵軍,他悄悄地向右面的火堆爬去,見有兩個僞軍在烤火。他輕輕地爬着、爬着,當爬到離敵人四五步的地方,他握着一枚手榴彈,像彈簧一樣蹦到敵人面前,“咔嚓”一聲砸開了一個僞軍的腦袋。另一個僞軍看事不妙,便乖乖地當了俘虜,被任常倫牽回來了。連長根據獲悉的情況,指揮全連從前右側火堆邊安全突圍。

1944年春,任常倫已經挂了7次彩,部隊上為了照顧他的身體,讓他暫時離隊,回家休養。他在家期間,天天和民兵在一起活動,互相交流經驗,共同執行任務。

任常倫自從參軍後,先後參加過120多次與日僞的大小戰鬥,9次負傷。每次戰鬥,他都沖鋒在前,不僅屢次完成攻城拔寨的任務,還三次從槍林彈雨中救出戰友。1944年8月,任常倫出席了膠東軍區和山東軍區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因戰功卓著,被膠東軍區授予“一等戰鬥英雄”稱号。

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剛一結束,他聽說日本鬼子又和頑軍趙保原部相勾結,開始進攻牙山抗日根據地。他懷着滿腔怒火,日夜兼程跋涉700裡,趕回膠東。那時,他身上已經負過八次傷,肩膀裡還留着敵人的彈片,體力還沒有完全恢複。他趕回部隊後,首長要他休息,他用又着急又懇求的口氣說:“我要打仗。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鬼子橫行霸道,不叫我打仗我受不了!”最後上司決定,提升任常倫為副排長,并準許他參加戰鬥。

1944年11月17日早晨,戰鬥打響了,700餘名鬼子被阻擊在海陽長沙堡的西北面。任常倫和全排33名戰士,奉命搶占制高點,以防敵人反擊逃跑。他想:隻要搶占了這個制高點,守得住,勝利就屬于我們了!于是,他帶領全排戰士發起沖鋒,他高喊着:“同志們,沖啊!時間就是勝利!”隻見他矯健的身影始終沖在最前頭,亂石碰傷了腿腳,汗水濕透了衣服,他全都不顧,心裡隻有一個念頭:搶上山頭,消滅敵人!英勇的三排戰士,飛速向前,終于搶在鬼子前頭,占領了制高點。

鬼子連續發起兩次沖鋒,想奪回制高點。戰地上下硝煙彌漫,炮火連天,鬼子兩次都在爆炸聲中嚎叫着滾下山去。突然,幾十個鬼子搶占了制高點左側的另一個小高地,架起機關槍,嚴重地威脅着團指揮部和兄弟排陣地的安全。任常倫湊到排長跟前,用堅毅的口氣要求道:“排長,你下指令吧,讓我去把那個小高地奪過來!”戰士們也在一邊齊聲請求說:“我們跟副排長一塊去,堅決完成任務!”排長想了想,決定讓任常倫同志帶領九班去奪取鬼子占領的小高地。九班的英雄們在任常倫的指揮下,一氣沖到了小高地正面的斷崖下,任常倫布置兩個戰士正面佯攻,其餘的跟着他沿着斷崖迂回到小高地側面,突然發起猛攻。一排手榴彈,炸得鬼子抱頭鼠竄,九班奪取了小高地。敵人是不甘心失敗的,首先瘋狂地炮轟小高地,接着一個軍官用指揮刀威逼着一群鬼子嚎叫着向上沖,任常倫沉着地端起大蓋槍,一扣扳機打倒了鬼子的指揮官;接着又連發三槍,撩倒了三個鬼子。我九班戰士鬥志高昂,以一當十,英勇地抗擊着十倍于我的敵人,連續打退鬼子五次瘋狂的反撲。就在這時,戰士們的手榴彈用完了,子彈打光了,增援部隊還沒有趕到。鬼子又反撲,一場嚴峻的考驗擺在九班戰士的面前。

任常倫同志站起來,看看遠處村子裡鬼子燃起的大火,眼睛裡閃着仇恨的光芒,他高高地舉起手中的槍,堅定地對戰士們說:“同志們,我們沒有子彈有刺刀,人在陣地在!”這時鬼子嗷嗷地叫着又沖上來了,九班的英雄們喊了一聲“殺”,端起鋒利的刺刀,帶着強烈的仇恨向鬼子沖去,一場激烈的白刃戰在小高地上展開了。任常倫同志以無比的沉着和勇敢,接連刺死了四個鬼子,他自己也負了傷。但他仍然堅持戰鬥,當捅倒了第五個鬼子時,五班上來增援了,鬼子亂成一團,

丟下幾十具屍體,狼狽逃竄。當天傍晚,鬼子對小高地進行最後一次反撲,任常倫同志正在滿懷信心地準備和戰友們一起消滅敵人。但不幸,一顆罪惡的子彈打在他的身上。五班長趕緊撲過去,連聲呼喚,任常倫同志吃力的說:“五班長,别管我。守住陣地要緊,守住陣地就是勝利!”戰士們望着身受重傷的副排長,人人滿腔悲憤,個個鬥志更堅。他們沉着地等到鬼子再次沖過來的時候,一排猛烈的手榴彈,把敵人壓了下去。戰士們發起反攻,從不同方向夾擊日僞軍,敵人最終倉皇逃竄。這次戰鬥,共擊斃日僞軍258人,俘虜12人,繳獲武器、物資一大批。可是,我們的英雄任常倫同志,因傷勢過重,流血過多,擡到埠西頭戰地衛生所就光榮地犧牲了。他為了黨和人民,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當時,他隻有23歲。

得知任常倫犧牲的消息後,時任膠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悲痛萬分。這一天,他湯水未進。為了紀念任常倫,許世友司令員親自組織召開膠東軍區擴大會議,授予任常倫所在5連為“任常倫連”,确定英雄犧牲當天11月17日為建連紀念日,并号召廣大指戰員奮勇抗敵、堅持到底。

膠東軍民将任常倫的事迹譜寫成《戰鬥英雄任常倫》之歌:“戰鬥英雄任常倫……打仗賽猛虎,沖鋒在前頭……”這首歌成了5連的連歌,長沙堡戰鬥中,任常倫用鮮血鑄就的“輕傷仍殺敵、重傷不叫苦、舍命殺頑敵、堅持幹到底”的“任常倫精神”成為連隊的連魂。7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5連官兵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始終保持着打仗賽猛虎、沖鋒在前頭的優良作風,不斷努力前進。

為了紀念英雄,1945年2月,黃縣人民政府決定,改英雄的家鄉孫胡莊為“常倫莊”,任常倫所在連隊被命名為“常倫連”。

任常倫犧牲後,當地百姓捐出了自己家裡能找到的所有銅器,在1945年的7月 7日,在英靈山的山巅之上,為他鑄造了一尊高兩米,重五千斤的銅像。這個銅像經曆了70年的風風雨雨,是膠東人民緬懷先烈的曆史象征。

2009年,任常倫被中組部等11個部委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模人物”,2014年被民政部公布為第一批在抗日戰争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在任常倫短短23年的生命時鐘裡,用淳樸耿直的秉性、堅不可摧的倔勁兒書寫着忠魂。英靈山頂上昂然挺立的銅像,閃耀着任常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祌,永遠召喚着人們為祖國為人民而奮鬥不息!他的英雄業績永載史冊,他的崇高精神萬古長青。(齊建英 改編)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回望初心·緻敬先烈24丨任常倫烈士:戰鬥英雄 英勇殺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