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救不救”“扶不扶”“管不管”成為社會熱議話題時,在濰坊,見義勇為英雄輩出,越來越多的人用實際行動诠釋着真情大義,讓我們讀懂了人性的光輝,感受到了濰坊這座城市的溫度。
探尋這座城市背後的精神密碼,是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是政府有為的保駕護航。在濰坊,一個個勇敢的身影,一樁樁感人的事迹,凝結成這座城市見義勇為的精神内涵,樹立起扶危救難、弘揚正義的高尚形象,帶來滿城溫暖、帶來向上力量。
見義勇為,引領新時代社會風尚
24名“濰坊大叔”火了!
2021年10月11日,濰坊市委政法委、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舉行表揚獎勵大會,對見義勇為的23名保安和1名市民代表進行表彰獎勵。其中,表彰12人為“濰坊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分别獎勵5000元;3人為“濰坊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分别獎勵2000元;9人通報表揚。據了解,今年以來,24人在白浪河、虞河景區及時勸阻跳水人員、勇救落水群衆,先後挽救了11人的生命,保全了許多家庭的幸福。
一個人的見義勇為,是人性的閃光;一群人的見義勇為,展現一座城市的文明素養。近年來,濰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大力倡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黨員幹部群衆重品行、講文明、促和諧,進一步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特别是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重民生、重服務、重實幹的氛圍影響下,全市各行業各領域湧現出了一批引領社會風尚、踐行社會公德的先進個人,在許多人身上生動展現了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的擔當精神,扶弱濟困、急人所急的可貴品質,誠實守信、拾金不昧的高尚情操,心懷大愛、真情付出的服務理念。
前段時間,計程車司機劉清華、王樹華“闖”紅燈救人,以個人善舉,展現了人間大愛,引起全城廣泛共鳴,話題數次登上熱搜。8月24日,劉清華接上需要轉診的一名兒童及陪護的兩位老人,因孩子手部傷勢較重,他在聯系交警的同時一路疾馳,連“闖”8個紅燈,僅用20分鐘就跑完原本需要40多分鐘的路程,為孩子及時救治赢得了寶貴時間。9月11日,王樹華看到一位母親和孩子被叉車撞倒且傷勢較重,立即停車将兩人扶上車,馬上聯系交警得到幫助後,連“闖”兩個紅燈,用最短時間将傷者送到醫院救治。“小善大德,折射濰坊文明之光!”網友點贊留言。
無獨有偶。安丘市實驗中學教師劉洪鑫用自己的“現身說法”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教育課。2021年6月26日中午,劉洪鑫跳入昌樂縣辛宅子水庫,義無反顧遊向深水區,以一己之力救起因車輛失控落水的母子。之後,熱心的劉洪鑫又幫着聯系救援力量,打撈出車輛和貴重物品,把車主的财産損失降至最低。
凡人不平凡,溫暖一座城。8年來,濰坊市湧現出受到市級以上表彰的見義勇為模範153人次、模範群體8個,其中國家級表彰3人,省級表彰17人,市級表彰133人。他們猶如一盞盞明燈,閃耀着璀璨的光芒,帶給人們滿滿的感動與靈魂的洗禮,引領着新時代社會新風尚。
大張旗鼓,為見義勇為保駕護航“感謝黨和政府從未忘記榮照,我為英雄的兒子感到驕傲!”收到濰坊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每月600元的“安心養老救助金”,鐘安花的晚年生活又多了一份保障。
鐘安花是昌樂縣鄌郚鎮師家溝村村民郭榮照的母親。1999年4月28日晚,郭榮照同其他兩名民兵進行夜間值班巡邏,在與犯罪分子搏鬥過程中,不幸被犯罪分子用匕首刺中,英勇犧牲。郭榮照被授予“全國社會治安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号,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英雄不能流血又流淚,見義勇為者需要關心關愛。濰坊市将見義勇為工作納入平安建設和文明建立,2013年10月成立了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政府财政劃撥800萬元作為原始基金,設立了見義勇為獎勵基金專戶。印發《關于認真做好見義勇為行為确認工作的通知》,先後制定了《濰坊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資金管理辦法》《濰坊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财務管理制度》《濰坊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表揚獎勵和救助标準(試行)》等系列工作制度,基金會實作高效規範運轉。
“在救助時間上,堅持定期的困難家庭補助與不定期的走訪慰問相結合;在救助内容上,從生活困難救助擴充到疾病救助、意外傷害救助、學業救助等多種形式;在救助金額上,從每月每家庭400元提高到目前的600元,2021年11月起将調整到800元。”據濰坊市委政法委副書記葛金軍介紹,為加強對見義勇為人員的權益保障,濰坊市建立立立“3+X”模式救濟救助機制,對見義勇為人員特困家庭發放生活救助金,對見義勇為人員(或父母)安心養老救助,對見義勇為人員(或子女)快樂成長救助。同時,春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期間,走訪慰問受到市級以上表彰獎勵的生活困難見義勇為人員家庭。2013年以來,共救助見義勇為困難人員96人次,發放見義勇為獎金和困難救助金276.6萬餘元。
為一座城蓄養浩然正氣
“作為一名普通的市民,我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沒想到黨和政府給了這麼多榮譽!”面對鮮花和掌聲,王樹華感慨地說。
劉清華、王樹華“闖”紅燈救人事迹發生後,濰坊市委主要上司作出批示肯定。9月13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下發通報,對劉清華、王樹華等進行表揚,并号召全市各級各部門各機關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深入學習先進典型的精神品質,倡樹時代新風,弘揚正能量。同日,市委政法委、市見義勇為基金會表彰其為“濰坊市見義勇為模範”,各獎勵10000元。
一人興善,萬人可激。濰坊市多形式講好見義勇為故事,傳播見義勇為聲音,展現見義勇為形象,唱響新時代“英雄贊歌”。
為進一步弘揚正氣,樹立新風,激勵先進,濰坊市在全市範圍内大力宣傳見義勇為政策法規,廣泛發動人民群衆參與“我推薦、我評議身邊見義勇為”等活動,把評比表彰過程變成營造見義勇為濃厚社會氛圍的過程,變成深化平安建設、共護和諧穩定的過程;市委政法委及時修訂見義勇為表揚獎勵辦法,在“見義勇為英雄”“見義勇為模範”獎項的基礎上,增設“見義勇為先進個人”“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擴大覆寫面,增高廣泛性;積極推薦政治過硬、群衆公認、參政議政能力強的見義勇為英模當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推動将符合條件的見義勇為人員納入道德模範、勞動模範等榮譽評選範圍,讓見義勇為英雄模範們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并通過媒體平台加大見義勇為典型事迹宣傳力度,形成了黨委政府号召發動、政法部門強力推動,社會各界真情關聯、人民群衆踴躍互動的良好見義勇為工作格局。
善舉的火爐越燒越旺,愛心的光芒越照越廣。9月16日上午,劉清華、王樹華專程來到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各自捐出見義勇為獎金5000元,用在福利院的孤殘兒童身上。來自黑龍江的“濰坊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張鐵群打算将獎金捐給更有需要的人,他表示在濰坊的這些年,感受着濰坊人的愛心,被周圍見義勇為的氛圍所感染,當時義無反顧地選擇救人。10月11日,在保安見義勇為群體表揚獎勵現場,66歲的白浪河景區保安徐壽常說:“以後遇到别人危難的時候,我還會毫無猶豫地伸出援手。”
濰坊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馬向東說:“社會因正氣浩蕩而溫暖。今後将加大弘揚見義勇為精神力度,及時褒獎見義勇為人員,主動為見義勇為人員及家屬排憂解難,形成人人崇尚、支援、敢于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尚,為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品質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大衆日報用戶端記者 譚佃貴 通訊員 何悅東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