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的細節 永恒的瞬間

作者:新華社客戶
曆史的細節 永恒的瞬間

1971年11月15日,中國代表團首次出席第26屆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喬冠華(前排左一)潇灑大笑人民視覺供圖

●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過程是怎樣的?

●五星紅旗為何于恢複合法席位七天後才在聯合國升起?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董柳

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上為何中國代表第一個簽字?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過程是怎樣的?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後,五星紅旗為何七天後才在聯合國上空升起?

10月2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日,而前—天的10月24日是聯合國日。關于聯合國成立和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曆史細節再次引起人們注目。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中國外交部國際法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惠康,近日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講述了這段曆史。

黃惠康現兼任國際常設仲裁法院仲裁員、國家高端智庫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院首席專家、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客座教授。他從事外交工作30餘年,曾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外交部法律顧問、氣候變化談判特别代表等職,曾多次作為中國代表出席聯合國大會、憲章特委會等聯合國機構的屆會及多邊條約談判,著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國際法》等十多部專著。

下面是他的講述——

曆史的細節 永恒的瞬間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号決議,代表們熱烈鼓掌歡呼(資料圖) 新華社發

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持續了十幾個小時

聯合國四個“發起國”分别是中國、蘇聯、英國和美國。1945年3月5日,四個“發起國”向二戰中的同盟國發出了《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邀請書》,以便按照敦巴頓橡樹園會議所确定的原則制定《聯合國憲章》。

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未參與聯合國的發起和籌備程序。在1945年2月舉行的雅爾塔會議上,與會三國(美國、英國和蘇聯)作出在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的決定時,建議中國和法國同蘇美英一起,共同作為舊金山會議的發起國。中國政府接受了這一建議。法國因未能參加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和雅爾塔會議的協商,且剛剛在戰後建立臨時政府,僅同意參加會議,但決定不擔任發起國。

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舊金山開幕,有50個國家的282名代表及1726名顧問、專家、秘書出席會議。波蘭因故未出席。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憲章第23條明确規定,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為:中、法、蘇、英、美。

出席舊金山制憲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有如下人員:首席代表宋子文,成員顧維鈞、王寵惠、董必武、魏道明、胡适、吳贻芳(女)、李璜、張君劢、胡霖,共10人。其中包括國民政府的代表、共産黨的代表、民主聯盟的代表、各界代表。

為什麼中國代表在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上第一個簽字?這是因為,參加舊金山制憲會議一共有50名代表,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四個“發起國”和法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然後是45個其他創始會員國。1949年6月26日舉行憲章簽字儀式,按照會議議事規則,由安理會“五常”最先簽字,依據國名的英文字母排名順序是中國、法國、蘇聯、英國、美國。中國在“五常”中排名第一,是以中國代表團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五常”簽字後,其他45個創始成員國依據國名的英文順序依次簽字。波蘭代表于同年10月15日補簽。是以,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共51個。

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中國代表一共有八位,第一個簽字的是代理首席代表顧維鈞,他也是以成為全球簽署聯合國憲章的第一人。宋子文因有公務缺席簽字儀式,胡适因對憲章中的部分條款不滿拒絕簽字。

聯合國憲章簽字儀式的特别之處在于,與會50國代表團的282位代表都要依次在憲章的中、英、法、俄、西5種聯合國正式語言文本上簽字,是以簽字儀式持續了十幾個小時,這是外交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情形。

曆史的細節 永恒的瞬間

中國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後,五星紅旗開始飄揚在聯合國大廈前的廣場上(資料圖) 新華社發

聯合國第2758号決議恢複中國合法席位

根據國際法,在出現政權交替的情況下,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理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但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撓下,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被擋在聯合國大門之外長達22年。

從新中國成立後第二年開始,蘇聯等一些友好國家即在聯大年會上提出審議“中國代表權問題”。對此,美國一開始采用“緩議”政策,屢屢推遲對中國代表權問題的審議。進入20世紀60年代,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美國的“緩議”政策難以為繼。于是,美國在聯大玩弄程式把戲,将中國代表權問題列為“重要問題”,相關決議需要獲得會員國三分之二多數票。1971年,美國又處心積慮地抛出“雙重代表權”提案,妄圖在聯合國制造“兩個中國”,但終以失敗而告終。

随着時間的推移,一些殖民地紛紛獨立,尤其是在1960年代的非洲,有17個非洲國家宣布獨立。在1971年10月25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由23個友好國家聯名提出的“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決議草案(史稱“雙阿提案”,因為提案以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打頭)付諸表決。當天晚上11時20分,“雙阿提案”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性優勢順利通過,決定“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将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這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聯合國第2758号決議。

為什麼白天的會議一直拖到晚上?因為之前還需要否定美國的“雙重代表權”提案和其他的程式性提案,“雙阿提案”通過時已經是晚上11時20分,這是曆史性的一刻。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的“雙阿”提案後,投贊成票的各國代表紛紛起立長時間鼓掌。時任坦尚尼亞駐聯合國代表薩利姆更是高興地在會議大廳内手舞足蹈。在薩利姆的帶動下,許多非洲國家代表也跟着一起跳了起來,大家一起鼓掌、擁抱,會場上一片沸騰。

而非洲之是以能夠如此力挺中國,是因為以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為代表的新中國外交的締造者們,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對非友好交往。周恩來曾于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用了兩個月時間通路了非洲十國,與非洲兄弟結下了深厚友誼。這就是為什麼毛澤東曾诙諧地說,是非洲兄弟把中國擡進了聯合國。“雙阿提案”23個提案國中有11個是非洲國家,在76票贊成票中有26票是非洲國家投出的。

出于對中非友好關系的高度重視,自1991年起,中國外長每年年初出訪的第一站必然是非洲,已延續30年,形成優良傳統。

中國代表團第一次亮相聯大會議驚豔世界

聯大第2758号決議通過的第二天,毛澤東親自主持會議,讨論派團出席聯大的問題。毛澤東還親自點将喬冠華任團長、熊向晖和黃華任副團長,立即組團前往與會。周恩來要求代表團不以大國自居,要平等協商,不幹涉别國内政,要遵循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葉劍英還特地寫了“送喬老爺上轎”詩一首,為代表團壯行。中國外交此後提出的許多新的外交理念和主張,都與中國外交傳統一脈相承。

“喬老爺”在聯大的第一次亮相可謂驚豔世界。11月15日,第26屆聯大主席馬利克(印尼外長)主持聯大會議,歡迎中國代表莅臨并聽取中國代表的首次發言。大會堂裡座無虛席,身着中山裝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氣宇昂揚地走上主席台,用铿锵有力的聲音代表新中國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

喬冠華演講之後,大會堂内掌聲雷動,許多國家的代表争先恐後跑到中國席位前與中國代表握手祝賀。新華社記者拍攝的現場照片和美聯社記者抓拍到的著名的“喬之笑”照片,記錄了當時的精彩瞬間。

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後,照理,五星紅旗應于決議通過後的次日在聯合國上空升起。但形勢發展太快,當時的聯合國總部根本就沒有準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而且,由于中美關系尚未正常化,紐約當地也找不到符合聯合國标準的大尺寸五星紅旗。是以,從10月26日起,原本懸挂中國國旗的不鏽鋼旗杆隻好十分醒目地空在那裡。

為了盡快升起中國國旗,聯合國秘書處根據收集到的圖樣,于10月底前就地制作出一面與其他會員國國旗大小相同的五星紅旗。1971年11月1日,在聯大第2758号決議通過後的第七天,聯合國總部上空第一次升起了鮮豔的五星紅旗。

編輯: 正龍

來源:金羊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