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作者:脂肪

青草湖度假村,建于80年代,是餐飲、垂釣、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8月18日應師弟白牙重青小陸及他的好友小沈的邀請,我和陳總、老周、老楊等一行四人參加了在青草湖舉行的蟲友聚會,同時出席的還有蟲友香在樹中、周醫生、多把草、小馬、閑雲野鶴等。

整個下午喝茶聊蟲,其味無窮。香在樹中楊總是一位很有底蘊的玩蟲人,在談吐中處處顯示出其睿智的一面。周醫生資深儒雅,眼鏡後的目光中透着智慧的光芒。而多把草和小馬絕對是兩條好蟲,吃夾還夾,鬥口鬥間,其品級不在我師弟白牙重青之下。隻是有黃蟲、青蟲之區分。閑雲野鶴的攝影技術聞名蟲界,很幸運的是閑雲野鶴已答應收我為徒,在此再次謝過。

晚餐極有特色,小沈釣的大鱇魚加上大廚的高超手藝,使衆人個個稱贊,印象深刻。隻是美好的時刻總是那麼的短暫,盡管訂了二幢别墅,單實在庸人忙碌,無福享用,隻得和衆蟲友一一道别,打道回府,等待點卯。

緣分就如一桌宴席,聚了,散了。緣本身就是無奈。

轉眼又是處暑,一行四人又踏上千裡甯津行。

旁晚5時許,SUV已穩穩地停在了甯津金帝商務酒店。

擴建後的酒店廣場稀疏地停着幾輛車,完全沒有了往年蟲季的熱鬧。

住進酒店剛洗完臉,就有人敲門,一看不認識,便問有何貴幹,說是賣蟲的,提着一個大号電腦包,穿的山清水綠的。

由于玩蟲理念的逐年調整,每年的收蟲環節已成為休閑度假旅遊,買蟲的費用僅占整個費用的一部分,這蟲販走錯門了,這種送蟲上門的消費不适合我,于是禮貌地謝絕了,然而蟲販還是一臉的不解,站在門口嚷道:你們不就是來收蟲的麼,為啥蟲送給你們看還不看呢?既然不看蟲,下來又幹什麼來着呢?

這就是價值觀理念觀念的差異。

消費是分層次的,市場同樣是分等級的。

現在的現狀是不管市場和環境已經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然而仍有相當部分買蟲的或賣蟲的依然我行我素,抱着一成不變的理念,一條道走到黑。

例如,早先山東蟲興起之時,由于蟲資源極大的豐富,加上當地老鄉缺乏識蟲的專業知識。

這時的蟲市場對每一個玩蟲人都是公平的,散戶、大戶得到好蟲、大蟲的機率差異并不是很大。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市場太大而競争和消費很小,根本無法控制。

随着時間的推移,蟲資源越來越少,逮蟲的人同樣越來越少,而賣方市場的專業知識卻越來越豐富,那些老頭老太或小孩,随便在門前房後或地裡鑽一鑽就能摸個大蛐蛐的經曆也早已成為曆史。随着市場的縮小,控制或壟斷已成為可能。

在這樣很現實狀況下,玩蟲人的理念也得跟上市場形勢的發展。

目前在蟲産地,蟲的數量和品質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蟲市場的資料壟斷正在逐漸形成。

在廠子裡,由于人工幹預蟲的介入,想要憑借個人的眼光和實力去獲得一定的勝率也已成為曆史。因為不是在一個平台上博弈。你可能千辛萬苦覓到一條将軍,而别人則一批生産出10條甚至100條将軍,但成本卻不成正比關系,何況賭和詐永遠是一對孿生兄弟,無公道可言,是以你可能永遠下風多一隻。

現在下山東收蟲的人數和進廠子鬥蟲人數的銳減很有力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相信用不了幾年,什麼類似于南北對抗賽也會悄無聲息地退出曆史舞台,因為對抗賽的輸赢已不是由蟲本身品級以及識蟲專業知識來決定,而是由資金的大小及蟲資源壟斷的範圍來決定的。任何市場一經壟斷,其因缺乏競争便會産生消極現象,蟲市廠最終的壟斷同樣會使任何形式的景都變得毫無懸念和意義。

在新形勢下,對市場的定位顯得尤為重要,定位精準,事半功倍,確定玩出好心情。

因每年去山東收蟲,以及有一大批蟲友每年相聚,故得到的資訊相對較多校準。

這幾年大戶的無序收蟲方式給整個玩蟲市場效應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由于農民都是很現實的,都希望逮的蛐蛐能賣個好價格,是以一旦逮到皮色、牙及形略好蟲都會在第一時間送到大戶手中,其結果是絕大多數的玩蟲人在産地見不到滿意的好蟲,即是偶爾碰到一個好蟲,其價格也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雙重性,我們不能僅僅看到大戶壟斷蟲市場所帶來不利的一面,更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我們應該考慮一下,這些大戶能有多少呢?是個位數,還是十位數呢?他們的眼光、專業知識又如何呢?是否足以将所有明将軍、暗将軍一網打盡呢?

結論是他們是極小衆的,他們所收到蟲和整個蟲季産生的好蟲是無法相比的。雖然他們對市場産生的效應是巨大的。

我們應該清楚地明白,産地蟲市場已經形成很多年了,蟲農的專業知識也是有了極大的提高,何況每年的蟲季銷售也确實練就了過硬的技巧,就是沒有大戶的出現,你要去繼續撿漏,那隻是你的單相思罷了。

在我眼中,現在大戶的舉動和當年的小毛驢換大蛐蛐是異曲同工,隻是現在蟲資源出現了變化而已,是以不必大呼狼來了。

可能和長期所處的工作習慣及思慮問題習慣有關,每每在碰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問題帶來的結果,因為問題是明白在那裡的,結果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考慮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政策。

現在農戶都知道大戶在蹲點收蟲,是以把他們認為的好蟲都往大戶那裡送,一旦蟲不被大戶認可,或者大戶類似等級的蟲已經不再需要,那農戶就沒有方向了,心理價位暴跌,往往一萬元的蟲一千元就賣了,一千元的蟲一百元就賣了。這類蟲的出路隻有二條:第一,在大戶邊上擺桌子的收蟲人花100元、200元就可以收到許多暗将軍;第二,就是農戶把蟲養在家裡,等待類似我這樣所謂朋友上門收蟲,但蟲價已是被大戶調得很低了。

我的定位就是在農戶家收些大戶不要的,但基本骨相到位,價格在100元至200元間的蟲作為基本大蟲主力,再到市場裡挑小厘碼的蟲,但皮色、骨相都比較好,價格在10元20元的作為玩蟲基數,這樣厘碼大的,但品級略低,以及厘碼小的,但品級較高的蟲組合在一起,在圈子裡玩一玩足夠了,單項蟲資不超過5000元。

今年按照這個指導思想在甯津的四天半裡,共去了農戶家兩天半,鐵莊市場兩天。

到甯津的第二天便去了認識了十幾年的農戶家,因事先都已聯系好,是以農戶一早開好空調,放好桌子燈具,煮好開水,一切均感到舒坦。

坐定,略略客套幾句,就進入選蟲程式。

一共有一千多條蟲,整整齊齊地按價格不同而放在屋中的幾處地方。小的差些的就地疊在一起,中等的裝在大紙闆箱裡,最好的農戶神秘地笑了笑,答非所問,我也不去過多地追問。

一番埋頭苦幹,不知不覺已經看了近300~400條蟲,選了5個預備隊員。

感覺非常不好,曆年慣見的大黃闆牙、小白牙沒有了。

農戶是十幾年的朋友了,于是直截了當地問怎麼回事,回答說今年都是紅牙花牙,大黃闆牙及白牙不知怎麼搞的,就是很少。

我想答案隻有三個:第一,農戶知道,收蟲人都喜歡大黃闆牙和白牙,是以一旦逮到,即先被送到所謂的大戶手中。第二,蟲資源少了,黃闆牙和白牙自然就按比例少了。第三,農戶有N和類似我這樣的朋友,天天一批又一批的反複選,牙好一點的都被挑走了,玩蟲人都知道,蟲牙是競鬥的第一要素。

我們不能像社會上許多人對農戶的過分評價那樣,認為農戶隻認錢不認人,現在大家都生活在市場經濟商品社會裡,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脫離價值觀的買賣。人靠義氣是不能生存的,朋友和買賣完全是兩回事。

有很多事情其實大家都懂,隻是有的人内涵好一些而不響而已,沒有必要去翻底牌。

農戶笑眯眯的看着我說:“邵老師,還有更好的,還想看嗎?”意思我懂。

一箱蟲種總算看到幾條黃闆牙,但蟲的品級卻很差,勉強選了二條。

起身續茶時,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原來飯店的送菜的來了。

時間過得真快,已是中午12點鐘了。

紅燒大鯉魚,炸秋蟬,白切驢肉,去骨雞爪,京醬肉絲包豆腐皮,蘆筍炒豬耳,絲瓜毛豆,醋溜大白菜,還有滿滿的一鍋清湯小排骨,非常豐盛的一桌魯菜,這就是朋友,和買賣蟲無關。

因為年年去,我便叫農戶把他父親、嶽父及弟弟等都請過來一起吃飯。

農戶的父親是當地位列第一識蟲高手,雖年事已高,但還年年下地逮蟲。嶽父及弟弟都是逮蟲好手,家中存蟲無數。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我從不去他們家去看蟲,和我同去收蟲的陳總是他們的常客,1000元一條随随便便收。

由于我不會喝酒,也不喜歡應酬,三口兩口地胡亂吃了些菜,先行離桌。

忽然牆角傳來幾聲嘹亮的大叫聲,有一大堆小蟲、差蟲靜靜地堆在那裡。

腦子一轉,與其在鐵莊掃攤位,為什麼不問一下。這些小罐裡的蟲價呢,很有可能真的是頭排呢,而況收蟲條件要好多了。

待大家菜飽酒足,我便問這小蟲什麼價,經一番回價,25元一條,起闆數量為30條。結果一埋首,待擡頭時已挑了39條,1000元,爽,送朋友最适宜不過了,肯定都是會鬥鬥的野生東西。

臨走農戶又不知從哪兒拎出一隻大号電腦包,稱裡面都是精品,賣出去最少1000元1條,但給我政策,估計1000元3條是沒有問題的,遺憾的是蟲雖大,其骨相都不甚中意。

最終選了四條蟲給了1300元,價格雖然貴了點,蟲還是可以看看的,能鬥二口的,特别是有二條鐵皮藍項,多年久違了。

第三天在金帝酒店用完早點還是去鐵莊。依舊是賣的多,買的少,幾乎全部是老頭老太,還有少部分學生,沿着馬路一字擺開,清一色的都是小蟲。鐵莊的淡青白牙和尤集的淡青白牙有的一拼,毫不遜色。

在鐵莊收蟲有二大要素,第一是耐心,第二是眼光。

說到耐心和眼光,我個人感覺要向天津蟲友學習,他們慢條斯理、笃悠悠的逐攤挑蟲,半天挑一條,才10元或20元,而且蟲确實相當不錯,成本效益極高,這蟲玩到這個份上,真叫人口服心服。

我師弟白牙重青在收蟲方面也是絕對高手,我和他一起收過二年蟲,那速度、眼光令人贊歎,最關鍵的我認為還在于他的智商和情商,早市收頭道蟲是關鍵,農戶往往在某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早上四點至五點左右趕到集市出攤,這時需要的是速度和體力,頭道收完後天已大亮,再逐攤撿漏,這時候需要耐心和眼光,往年我還在酒店吃着油條,就這醬菜喝小米粥的時候,師弟早已一包蟲收好了,待我到集市,看着他收好的蟲,我隻能笑笑了,和師弟一起收蟲,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鐵莊去的年數多了,那些大媽、大爺們都很熟了,每到一個攤位都笑臉相迎,而我每到一個攤位不管相中不相中,都拿個一、二條,也就10元、20元的,留個人情。

又遇到了去年那幸福的中學生,人長高了,臉上的青春疙瘩豆葉少了很多,看上去蠻有書生氣的。

我笑着問了問他,還認識我嗎,他盯着我看了一會,終于露出了一絲青澀的笑容,說認識的,去年買過他的蟲。

他的面前放着雜七雜八的二十多個小罐,都是些不入眼的小蟲,都是他自己逮的,家裡不允許他夜裡下地逮蟲,是以隻能白天逮蟲,今年由于前期太旱,不下雨,後期雨水又太大,是以出蟲的情況也不是很好,沒去年好。他今年黃闆牙和白牙也很少逮到,最貴的一條蛐蛐賣了200元,是條翅子。

選了二條小蟲,給了他20元錢,小夥子很高興,說等會收攤後再去逮,如果逮到好的先給我看,看着小夥子真誠的眼光,我不由想起:人之初,性本善……

時間已将近上午10點,陸陸續續也有人收攤回家燒飯。

看了看筐裡,已經有20多條了,該回酒店休息了,找到還在埋頭苦幹的陳總和正在和老大媽讨價還價、脖子青筋突暴的小賀,收工了。

在車上,小賀還在憤憤不平,什麼蟲?還要我50元,10元錢我也不要……我見狀,不由調侃道:侬既然不要,還和大媽搞什麼,莫非大媽歡喜侬?為什麼大媽不硬要塞我老頭子呢,侬真拎不清,明天繼續搞搞清楚。

其實每個集市裡的賣蟲人都一樣,對不認識的買蟲人,都會進行一次交易方式教育訓練,以提高每一個買蟲人的買蟲操作能力。

車經過甯津汽車站集市,陳總和小賀要買二個三尾婁子,買完婁子順便在汽車站快餐店把中午飯給解決了。

剛進門,迎面碰到南京的沈會長底闆不足,南京莫愁湖公園一别已是好幾年了,心情有點激動,二雙大手即刻緊緊地握在一起,沈會長當年出自心扉的話語又仿佛在耳邊響起:蟋蟀情,來南京吧,沒有蟲不要緊,玩是主要的,沒有錢,我們大家湊湊……,來吧,都是喜歡的人,天下蟲友一家……

多麼熱愛蟲的人,多麼寬闊的胸懷,真正蟲界的正能量,但卻有着一顆淡淡的心。南京的蟲事活動搞的那麼的深入人心,能搞到那麼大的規模,領跑了全國蟲事,從某種實質意義上來講,是他們真正的弘揚了中國的傳統蟋蟀文化,真是不容易,進而也足以見沈會長的才華和人格魅力。

握着的手終究要松開,臨别,我請沈會長代我向天地不仁、紫色霧影等南京蟲友問好,并祝他們身體健康,全家幸福。

當然,那秘制大魚頭及推窗見荷花的雅座同樣令人難忘。

下午2點,再戰鐵莊。車剛停下,上午那學生就跑過來說,中午又逮了十幾個新蛐蛐,讓我去看看。

蟲還是很小,其中有一條飛翅,仔細定睛一看,這蟲還真有些特點:烏頭銀翅,飛翅,大寶劍翅,一付大淡黃闆牙,縮頭縮腦的躲在罐邊。

這種烏頭銀翅屬紫門,南蟲多見,北蟲少見,也是一員悍将。

給了20元錢,回酒店一稱15點,經盆長,現在穩定在30點左右,早重晚輕,一般上下2點。

我喜歡鐵莊的原因之一,收蟲氛圍好,當地民風還是比較樸實,非常适合像我這種慢節奏的、花小錢買高興的玩蟲人,真有眼光還是能買到中意的蟲子,何況蟲的盆長性非常好。

第四天上午去了景縣農戶家,該農戶的眼界已經很高了,隻是大家依舊很客氣,我明白朋友和客戶的差異和重要性,不喜歡随便亂開口,是以能夠保持一定的平衡和友誼。

看了幾百條蛐蛐,沒什麼漲眼的東西,也就不開口問價了,農戶是指望這蟲子改變生活現狀的,友誼對吃飽飯沒事幹的人可以談談的,對相當多的生活在貧困線,一天吃兩頓飯的農民來說一錢不值,我們玩蟲人真的要明白這一點。

馬不停蹄,時間寶貴,再奔樂陵附近的熟悉的農戶家,途經張吉店,整個集市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熱鬧繁榮景象,一個攤位也沒有,隻有一條橫幅拉在那裡,上寫杭州某某高價收蟲,桌邊孤零零地坐着二個人,眼睛茫然地看着四周。

我不由慨歎地想起了當年收銀背紫的情景,那一年是2007年,不知再過11年,那又如何?

到了農戶家,蟲都一般,類似的蟲已收了不少,沒有必要再收,何況現在農戶的眼光确實提高不少,基本皮色、牙色和品名都能識得,大點的蟲本來就少,好蟲更少,稍微上品級一些的基本都被蟲販或農戶直接送大戶了,剩下的都是小厘碼的,稍微有些強調的都在100元到200元一條,而這樣的小蟲在鐵莊也就是10元、20元的。

還是再調頭趕鐵莊下午集,下午收蟲的人更少,不到四點,便全部收攤。這一收又是幾十條。

晚上接來電,王木腿農戶這幾天又抓了幾百條蟲,其中好蟲不少,希望我去看一看。

第五天上午又花了2000元收了20條蟲,平均100元一條,其中1000元收了2條,這蟲看了實在放不下,最主要的是聽師弟說今年想去甯陽征戰,想來這甯陽之戰路途遙遠,困難艱險,北冷南暖,一個一路颠簸,元氣大傷;一個穩坐泰山,以逸制動。一個北冷順天理,一個南暖拼氣候,更有地白、基地蟲、白蟲等人工幹預,賽場禁止但又無法鑒别的獨門暗器,防不勝防。蟲未戰已是輸局面,雖說師弟足智多謀,久經各大賽磨砺,有着極為豐富的經驗,但終究不能派廖化當先鋒啊。怎奈為兄囊中羞澀,人又愚鈍,力不從心,隻能汗嗒嗒滴地咬着牙齒買二條較好的蟲表表心意,但不知還能不能入師弟的法眼。

中午請農戶到飯店叫了一桌飯菜,以表示對農戶的謝意。

下午1時許,SUV已飛馳在京滬高速上了。

再見了,甯津。

今年收蟲160條左右,蟲資約5000元,自己養了45條,其餘都送朋友了。

今年的蟲略好于去年,長身籠,長衣架多一隻,翅紋密、骨相好多一隻,頂門色清多一隻,項起砂的多一隻,須珠大的多一隻,大跳關節粗大色深多一隻,大跳呈飽滿圓狀多一隻,牙根粗的多一隻,大牙的則少一隻,總體還可以,瘌痢頭兒子總歸是自己的好,讓它們都露個臉,亮個相。

期待十月一日集結号的吹響。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全家幸福。

——蟋蟀情——

2018.9.22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蟋蟀故事:2018收蟲花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