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鳥類飛行高度低于200米,也有些飛的極高,能一直飛到同溫層。
同溫層也稱平流層, 指的是 8~ 50k m 的高空。能飛到這一區域的鳥類不僅要有高超的飛行能力,還要抵禦稀薄的空氣,更要能經受住臭氧、放射性粒子、強紫外線等有害物質的侵蝕。是以,這幾種動物就别惦記吃了吧,有毒!
5,山鴉
飛行高度8000米,

山鴉是烏鴉的一種,它們喜歡在高山上築巢,很少能在1000米以下的地區看到這種鳥。但是在2000-3000米的山區卻很常見,從喜馬拉雅山到阿爾卑斯山都有它們的身影。曾經有登山者在珠穆朗瑪峰上親眼看到山鴉在眼前優雅的飛過。
2,天鵝
飛行高度8200米,這個高度是在愛爾蘭被雷達記錄下來的。
天鵝在歐亞大陸的北方繁殖,到了秋天遷往幾千裡外的江南地區。它們是世界上耐力最好的鳥類之一,可以連續飛行幾個月的時間。當它們準備遷走的時候,會有一隻老年天鵝高聲鳴叫,過一會周圍的天鵝群起相應。随後,它們放下眼前的苟且,飛向詩和遠方。
3,斑頭雁
飛行高度8800米,
2011年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斑頭雁是世界上飛的最高的鳥。在之後的研究發現,它們勉強能進入三甲。經過觀察,斑頭雁在遷徙的時候大多數維持在6000-7000米的高度,即使翻越喜馬拉雅山也會選擇在山谷間低空飛行。目前超過8000米的目擊隻有一例,是由飛機駕駛員發現的。
2,灰鶴
飛行高度10000米,
每年秋季灰鶴都會從逐漸轉冷的西伯利亞飛往溫暖的南方水鄉。與斑頭雁相比,它們在遷徙的時候幾乎都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飛行,這是為了避免有老鷹在路上伏擊它們。
1,黑白兀鹫
飛行高度11300米,
作為世界上飛的最高的鳥,黑白兀鹫不僅飛的高,還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和敏銳的鼻子,它們能夠輕易發現幾十公裡以外的食物就得益于此。每天清晨,黑白兀鹫離開巢穴,它們先是飛向萬米高空,再以大約35公裡的時速在空中盤旋,一飛就是6-7個小時,搜尋區域最高可達上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