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社民黨聯邦副主席托斯騰·舍費爾-君貝爾(Thorsten Schäfer-Gümbel) 澎湃新聞記者 于潇清 圖
本周,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命運或将面臨一次重要的轉折和考驗——德國政府是否能組成大聯合政府,還是将被迫重新進行大選。兩個多月前,本以為并沒有什麼懸念的德國大選,現在看來卻變得撲朔迷離。
“在德國我們經常講這樣一句話,菜吃起來時并不像剛出鍋時那麼燙。但說德國大選缺乏懸念一開始就不是我們從内部的感受”。德國社民黨聯邦副主席托斯騰·舍費爾-君貝爾(Thorsten Schäfer-Gümbel)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用了一句德國俗語來形容他對于眼下局勢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作為社民黨内的核心成員,舍費爾從2013年就開始擔任社民黨副主席,同時他還是德國黑森州社民黨主席、州議會黨團主席,此次訪華是受邀出席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
本周,社民黨或将在德國的這次轉折中扮演核心角色。4日,德國社民黨聯邦主席舒爾茨拟召開社民黨聯邦主席團會議,此前已決心要做反對黨的社民黨對于組建大聯合政府的态度出現松動,表示願意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司的聯盟黨展開商讨。而在7日,社民黨将在當天召開的全國黨代會上正式決定是否同意就組建聯合政府與聯盟黨展開對話。
德國總理默克爾早在11月20日就表示,與其未來組成少數派政府,不如重新大選。是以現在看來,與社民黨再次聯手組成多數派大聯合政府似乎是成本最低的選擇。根據德國著名政治民調機構阿倫斯巴赫研究所11月22日至27日進行的民調表示,有54%的群眾認為德國進入了一個困難的局面。歐洲觀察者網(EUobserver)也毫不避諱地在報道的标題中稱這次對話将是德國穩定的一次考驗。
德國仍處于穩定狀态
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穩定是舍費爾不斷強調的一點。
“雖然大選後組閣非常艱難,但德國目前仍然處于非常穩定的狀态中,現任内閣具有看守的作用,能繼續有效行使政府職能,而且理論上完全可以持續到下次大選。任何人都不用去擔憂德國會因為這個狀況沒有行為的能力,和很多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德國經濟狀态穩健增長,同時有很低的失業率和很高的财政收入,這些都使國家非常穩定運作。”舍費爾輕松地表示。
“不要誤以為德國好像處于無政府狀态中,我想強調其實并不是這樣,德國有運作良好的政府,也有良好運作的議會,是以大家不應該有不必要的擔憂。”舍費爾表示。“我不覺得現在有時間上的壓力。”
不過,今年9月24日的德國大選結果公布之後,默克爾上司的聯盟黨得票率相較于五年前下降了8%,社民黨作為執政聯盟成員僅僅收獲了二戰之後最低的20.5%的得票率。舒爾茨當即宣布堅定扮演反對黨角色。
對于當時的決定,舍費爾表示,“和上次大選相比,社民黨丢掉的選民大概是1/5。正是因為這個丢失,我們在做政策的時候不能像以往一樣不做出新的變化。而且大家可能也關注到,大選後德國政壇上,左翼和右翼都得到了加強。事實上這有個非常清晰的理由,(社民黨和聯盟黨)作為大黨,都是主流政黨和主要政見的形成者,一直合作的話,就使得兩黨不太能展現自己的特質,就很可能導緻左翼或右翼更為加強。”
舍費爾指出,“出于這個原因,如果想打消左翼或右翼的增長趨勢,你就要顯現自己的特色。作為社民黨,我們今後的政策就是要更加果敢、清晰,讓人家看到我們自己的政見。”
社民黨挺身而出能否力挽狂瀾?
然而,時局出乎了包括社民黨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社民黨宣布成為反對黨之後,默克爾随即與自民黨和綠黨方面展開了“牙買加聯盟”組閣試探性談判。不過,11月19日,自民黨主席林德納表示,自民黨退出組閣談判,原因是各方沒能建立起互信。這也宣告了新一屆政府組閣的首次嘗試以失敗告終。
“信任可能是談判破裂最大的原因,在自民黨和聯盟黨之間恐怕缺乏信任。另一個原因是,大家對德國到底走什麼道路有不同考慮,以往大家對這個話題讨論可能也不夠充分。” 舍費爾說。
就在“牙買加聯盟”談判破裂之後,許多聲音都再次關注到聯盟黨是否能夠和社民黨再次組成執政聯盟的話題上,然而,舒爾茨在11月19日再次強調了社民黨希望成為反對黨的決心。而就在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分别會見默克爾與舒爾茨之後,溝通的意向開始顯現。11月24日,社民黨聯邦秘書長海爾在接受采訪時示,包括舒爾茨在内的黨内高層進行了8小時會談。社民黨方面決定,為化解政治危機,社民黨不會拒絕與其他黨派對話。
舍費爾也參加了當時的會談,“今天我們走到這一步最主要的原因是該組閣的那些人沒能夠組成。我們自己覺得在這樣一個時刻要承擔一個責任——包含即使是大聯合(政府)之外的可能性,我們也願意為之鋪平道路。”
12月1日淩晨,施泰因邁爾再次召集默克爾、舒爾茨等人商談組閣可行性。然而在135分鐘的會面之後,商談并沒有取得重大突破。舒爾茨本人也出面表示商談并不意味着社民黨已經給大聯合政府“開綠燈”,未來雙方還有很多東西要談。社民黨籍德國外交部長加布裡爾也表示社民黨不會很快做出決定。
對于未來大聯合政府的組閣談判的時間表,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包括社民黨副主席舍費爾在内,此前甚至有報道稱談判最早要到明年才能開啟。“談判時間這個問題非常難以解答。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社民黨和基民盟基社盟(聯盟黨)合作過程中肯定不會保留上屆政府那樣的形式,會有一些變化。”費舍爾說。
同樣的,大聯合政府的組閣談判也受到了不少的阻力。新華社此前報道中就指出,在11月30日的會面時,會談雙方立場分歧顯著,談判勢必艱難。據歐洲本地新聞網12月2日報道,社民黨内的年輕一派也在網上發出請願反對組成大聯合政府,稱這樣并不會給社民黨帶來好處。
德國《圖檔報》的最新民調顯示,雖然有半數左右的德國選民希望看到大聯合政府組閣成功,但僅有22%的人表示會支援他們,而希望重新舉行大選的選民卻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歐洲政策成談判重點
對于未來可能的組閣談判,舍費爾表示,“未來有幾個方面是必須要談的,一個是歐洲的政策,還有教育政策、社會保障以及勞動力市場政策,另外還有稅收政策和投資。實際上最終大家的目的是看國家在未來如何保有自己的統一性,同時具有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和機遇。”
正如舍費爾所說,歐盟政策将會是談判的重點。因為歐盟本身确實是德國組閣成功與否的直接利益相關方,甚至對組閣程序都發揮着影響。
此前,在歐盟是否要禁止使用“草甘膦”這種除草劑問題上,也曾牽動德國的組閣談判。據新華社11月27日報道,歐盟成員國當天投票通過了歐盟委員會将草甘膦應用許可延長5年的決定,曾在第一輪投棄權票的德國此次則投票支援了歐委會的延期決定。
但是,這次來自聯盟黨中基社盟的農業部長施密特不顧來自社民黨的環境部長亨德利克斯的明确反對,也未與總理或總理府方面協商的情況下投了支援票,被指違反“不同政府部門意見不一時,一概投棄權票”這一聯邦政府程式規則。這觸怒了其它黨派,尤其是社民黨,認為嚴重沖擊了雙方互信的基礎。
而眼下德國組閣的艱難是否會有損其在未來歐盟中的角色?對此,舍費爾回應稱,“就歐洲未來發展而言,德國的地位不太可能因為組閣談判而被弱化,因為德國的角色和地位是其他因素所建構的。但是我想歐盟自己還是有運作的能力,是以在德國組閣談判的時間裡也做出了一些推進。”
即便如此,困于國内政治的德國或者說默克爾本人目前的确甚少在歐盟事務中主動發聲。相比之下,鄰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卻非常積極,10月份時還在索邦大學的演講中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談自己的歐盟改革主張。
據德國媒體3日報道,舒爾茨本人也披露馬克龍已經多次主動電話或者短信催促他趕緊與默克爾組成大聯合政府。曾經擔任過歐洲議會主席的舒爾茨在歐洲一體化的問題上與馬克龍有着諸多共通之處,他曾于11月30日公開表示支援馬克龍設立歐盟範圍内财政部長的主張。此前也有德國問題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如果最後能夠成立大聯合政府,那麼對德國和歐盟來說也算是“因禍得福”。
舍費爾表示,“德國是歐洲一體化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除了人員流動外,整個歐盟内部的另一個平衡機制就是财政轉移,稍微富裕點的國家地區把收入轉入貧困地區來幫助發展,但是從機制上來講歐盟做得不是特别讓人滿意。”
舍費爾最後指出,“馬克龍有他的想法,他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共同财長方案的,但至于怎麼個設法,具體職能是什麼還需要進一步讨論。就德法在歐洲一體化裡面的作用而言,法國人出了很多新的點子是一件好事,就德國而言需要考慮自己怎麼能夠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