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暖心 小墾丁鳥巢營複育領角鸮栖息地

超暖心 小墾丁鳥巢營複育領角鸮栖息地

▲小墾丁渡假村攜手雲林科技大學推出「鳥居營」複育領角鸮栖地。 (圖/記者陳昆福翻攝 )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小墾丁渡假村與雲林科技大學攜手推出「數位服務設計與行銷工作坊-鳥巢物語:在鳥居林裡迷路」課程,共同攜手複育領角鸮,并邀請領角鸮達人蔡志偉指導,如何為台灣的貓頭鷹,進行栖地補償。

超暖心 小墾丁鳥巢營複育領角鸮栖息地

▲領角鸮, 左為成鳥 右為雛鳥。 (圖/蔡志偉提供)

小墾丁渡假村總經理張福生說,小墾丁每年5到10月有55種陸蟹可看,每年7到9月有台灣窗螢蹤迹,以及9月有20多萬隻赤腹鷹過境,以及10月6萬多隻灰面鵟鷹過境,是以,與雲林科技大學攜手共同打造遊學課件,希望成為台灣國際教育研學的教育基地。

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張文山表示,鳥居營與藍春琪老師合開,經過三天兩夜體驗,展開地方産業的服務地圖與體驗藍圖,課程主軸之一是地方創生,希望用設計為地方找來新的機會,進一步創造青年才俊留鄉或返鄉。

藍春琪指出,結合通識文學與創新課程,将傳統中文課程導入創新思維,再結合産業體驗,以「Old is New」概念整合未來、設計、管理與工程等學院老師,讓同學習得創意思考,透過不同學院科系同學的腦力激蕩,形成跨領域學科的整合與對話平台,像鳥居營從大一到碩一,不同的科系與年級,激蕩出迷人創意。

傳授領角鸮巢箱制作的達人蔡志偉指出,台灣有12種貓頭鷹,其中,最大的貓頭鷹是黃魚鸮,在農村與都市中最常見的則是領角鸮。領角鸮平時睡在樹上,要繁殖時會尋覓适合的樹洞,然而領角鸮栖地喪失,闊葉林面積不斷縮減,為解決領角鸮沒有巢樹可孵育下一代,在小墾丁樹木上三到五米的位置設定巢箱,是栖地補償的一環。

他說,領角鸮的食性是昆蟲,如蝗蟲與蟑螂,及蛾類、鼠類、鳥類與蛇類等。它是生态鍊中的進階消費者,如果在農地間架設巢箱,它就可以提供生态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