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我國在東北地區丢失了大量領土,最讓人痛心疾首的莫過于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一個也沒有留下。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清政府将吉林省與日本海之間的部分領土割讓給了沙皇俄國,進而使我國失去了比鄰日本海的海岸線。如今,我國距離日本海最近的地方被定格在了吉林,珲春圖們江邊的防川村與六道袍子。防川村距離日本海15公裡。

這裡可以一眼望三國,登高望遠能夠看到俄羅斯北韓。在六道袍子距離俄羅斯波謝特灣直線距離不到四公裡,跨過這裡也就等于到了日本海。我國在曆史上,東北的漁民經常在這裡打魚。在出海口失去後的這100多年裡,中國船隻還能從這裡進入日本海嗎?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在1886年,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中俄珲春東界約。中國争取到了進圖們江自由出入日本海的權利。珲春一度是東北亞地區一個繁華的貿易重鎮。民國初年,珲春縣城有碼頭,海運公司,并開辟内河近海國際航線。經常有圖們江出海,往來于日本海沿岸的圓山、釜山等港,并遠赴上海,但擁有出海權僅52年之後1938年。已經占領中國東北的日本和蘇聯在張鼓峰交戰,日本戰敗并封鎖了圖們江口。中國被迫停止出海貿易曆史,半個多世紀的貿易大潮結束了。直到新中國成立,因為與蘇聯之間的關系密切,蘇聯決定再次開放圖們江口,讓中國船隻自由通航,1956年6月北韓戰争爆發後。
中國曾稱這裡為鲸海
蘇聯和北韓修築圖門江鐵路大橋,大橋為八孔60米鋼架橋,其中僅三孔可作為通航孔。橋梁為公路,鐵路兩用橋。抵制橋面水位均高9.6米,大型船舶無法通過該橋。隻能通航體積較小的捕魚船。1964年第一次中蘇邊界談判,使我國提出沿圖們江出海航行問題,希望能夠簽署航行管理制度。同時也向北韓方面提出該問題,後因中蘇關系破裂,該問題被擱置。1990年,經蘇朝兩國同意,吉林省成功進行了沿圖們江入海河段的科學考察。
1991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五月,中蘇東段邊界協定簽署,該協定明确規定,挂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船隻可以在圖們江下遊自由航行。六月,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圖們江入海科學考察。但是這一年年底蘇聯解體,遠東地區開始了俄羅斯時代,圖們江出海權進入了新的輪回。1992年,中俄東段邊界談判結束,中國恢複了從圖們江出海的權利。
中國東北據日本、南韓主要港口距離
但是,俄羅斯僅允許季節性捕撈的漁船啊,不準商業運作。同年中韓建交,這引起北韓的不滿,這段邊界出現了緊張的氣氛,再加上各種複雜的情況。隻是從那時開始,一切行情考察和出海活動都歸于沉寂和停滞。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複雜多變,圖們江出海權總是徘徊在中、朝、俄三國的曆史和現實恩怨之間。
2008年,吉林省提出圖們江出海複航規劃,希望通過建設港口組織團隊,通過圖們江日本海開辟聯通東北腹地。外界周邊國家的水上運輸環境,俄羅斯和北韓在圖們江入海口附近擁有十多個港口,一旦中國擁有出海權,則必将減少中國對他們港口的依賴。基于此,很多人認為,如果從國家利益層面出發,我國在圖們江上建港口,并獲得商業出海權基本無望。
還有很多人認為圖們江下遊地區沉積了70年,而且圖們江的豐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差距明顯。在枯水期達不到基本的通行條件,即使投入大量資金去疏通,依然繞不過鐵路橋的阻攔,僅能通行噸位很小的船,投入産出比太低,還不如借用俄羅斯和北韓的港口。以上種種,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