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細小病?
細小病毒是一種無囊膜,單鍊,DNA病毒。可通過較小的抗原轉移與自然突變而感染犬科動物。
犬細小病(CPV)毒病是由犬細小病毒感染幼犬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上有兩種表現型,出血性腸炎型以劇烈的嘔吐、出血性腸炎和白細胞顯著減少為主要特征;心肌炎型則以突然死亡為特征。無論哪種類型的臨床表現,均以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傳染性強為特點。

2.細小病毒的存活力及傳播
細小病毒屬(Parvovirus),病毒粒子無囊膜,CPV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對酒精、乙醚、氯仿有抵抗性,對溫度也有一定耐受性。65 ℃、30 秒而不失其感染性,低溫長期存放對其感染性并無明顯影響。在4 ℃~10 ℃存活6個月,37 ℃存活2周,56 ℃存活24 小時,80 ℃存活15 秒,在室溫下儲存3 個月感染性僅輕度下降,在糞便中可存活數月至數年。對CPV最有效的消毒劑有福爾馬林、β-丙内酯、次氯酸鈉、氧化劑等。此外,紫外線也能使其失活。如果将含毒糞便和腸管冷藏于低溫環境,其感染性可長期保持。
犬細小病毒流行無明顯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春多見。帶病毒的犬是主要的傳染源,病犬的嘔吐物,糞便,尿液均含有大量病毒。傳播途徑有直接和間接兩種,前者是無免疫力的健康犬與病犬直接接觸而被傳染,後者是無免疫力的健康犬食入了被污染的水,飼料等被傳染。本病主要侵害半歲以内的幼犬,特别是三個月以内的幼犬,一旦感染本病50%以上為胃腸炎和心肌炎混合型,死亡率高達80%以上,有時其感染率可高達100%。
3.主要症狀
細小病毒是狗的第二大疾病,明顯特征為發病快,死亡率較高。犬接觸細小病毒後在3-14天内出現體症,平均發病時間為5-7天。臨床症狀包括:食欲下降、沉郁、發熱、嘔吐、腹瀉、糞便帶有犬細小病毒特有的腥臭味。成年犬(十二個月以上的犬)發病率很低,如果不是純度很高的犬或者近親交配的成年犬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僅表現為糞便帶有一定腥臭味,食欲減退,如果無加重情況可無需治療。
感染犬細小病毒後的犬,在臨床上可分為腸炎型和心肌炎型。
3.1腸炎型:
自然感染潛伏期為7天~14天,病初表現發熱,體溫可達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嘔吐。初期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以及白色泡沫(胃酸),之後為粘液狀及黃綠色液體。發病一天以後開始腹瀉。病初糞便為稀糊狀或半成形狀,有一定的腥臭味。随着病情發展糞便成為深綠色或黃色的果凍狀。随後糞便呈番茄醬色或咖啡色,味腥臭,排便次數不定,有裡急後重的症狀。血便後病犬表現為眼球下陷,鼻鏡幹燥,全身無力,體重明顯下降,同時伴有眼結膜、口腔粘膜蒼白,嚴重的貧血症狀,該病如不及時治療可造成腸内容物的毒素吸收中毒,直至休克、死亡。偶有犬類出現以下情況:糞便為透明水狀物,裡面帶有血絲,帶有腥臭味,或者糞便為白色稀狀糞便。
3.2心肌炎型:
多見于40日齡左右的幼犬,病犬無明顯臨床症狀,有的突然呼吸困難,心力衰竭,短時間内死亡;有的病犬輕度腹瀉後死亡。犬細小病毒心肌炎型為犬細小病毒攻擊狗狗的心肌細胞造成的,可以在短時間内破壞狗狗的心肌細胞。繼而患犬出現氣喘、口頭粘膜和皮膚發绀,有時突然衰竭死亡是幼犬患本病的唯一體症。耐受過的幼犬由于存在永久性心肌損傷,在感染後數周以至數月仍可死于本病。多見于幼犬,幼犬還有10%幾率出現犬細小病毒同時攻擊狗狗的腸上皮細胞和心肌細胞。
4 診斷
4.1通過問診,了解是否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細小病毒病病犬。
4.2根據臨床症狀,如病犬嘔吐、腹瀉頻繁,腹瀉嚴重犬出現咖啡色或蕃茄醬色樣的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可初步診斷。
4.3特異性診斷法可以最後确診,采取病犬的糞便用犬細小病毒快速診斷試紙檢測;若病犬來院已經腸道出血嚴重,腹瀉物全是血,用犬細小病毒快速診斷試紙檢測有可能不準确,需結合臨床症狀,再根據臨床經驗,也可診斷為細小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