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A下個賽季先實行全華班,再适時加入外援的決定,讓好多人覺得——聯賽格局要變天了。
畢竟外援的實力對于各支球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些球隊就是因為外援不給力這才導緻成績不佳。此番大家“赤膊上陣”,很可能拉近球隊的實力差,甚至形成群雄争霸的局面。
會不會有很多球隊借此上位,又會有很多強隊“露出原形”而墜落?
您想多了。
全華班作戰,不會對聯盟格局造成太大影響。
1、強隊還是強隊。
拿廣東來說,馬尚和威姆斯夠強了,他倆不上,是不是就陡然變成弱隊了?
如果這樣想,您将失望。
廣東人的強大,是整體性的,就拿這回男籃亞洲杯預選賽來說,胡明軒、周鵬、徐傑、任駿飛的表現有目共睹。賽前曾經很多人質疑——徐傑這樣的球員到了國際大賽上有什麼用……現在您看看他的表現,到底有用沒用?
而且兵多将廣是廣東隊的特點,他們青訓搞得好,不斷有新人湧出,就算送出幾個去,人還夠用,下賽季徐昕和張明池提上來,隊伍更加青春煥發,一片蒸蒸日上之象,有沒有外援,他們都是聯盟頂級強隊。易建聯是否回歸,并非廣東隊能占據聯賽前列的标尺。
遼甯也是這樣,上賽季初,全華班狀态下成績偶有不佳,就有人說遼甯本土不行,其實那都是錯覺,有郭艾倫、趙繼偉、韓德君、吳昌澤、張鎮麟、付豪……就這陣容,你想讓他們差到哪兒去?
跟廣東硬磕,他們依然是最硬的那個。
2、挑戰者,還是挑戰者
山東隊把哈德森變成“助理教練”了,相信還會有很多球隊以此效仿,把外援給“儲備”起來,随時取用。
上個賽季山東進步明顯,源于内外均衡,高詩岩、陳培東活力四射,裡邊有陶漢林一柱擎天,是以球隊有沖擊力,老哈的作用是“助力”,而非“承包”。
全華班的山東,依舊還是挑戰者。
浙江兩隊稠州金租、廣廈也是如此,從前把廣廈稱為最強全華班,那麼大家都是全華班了,廣廈是否就脫穎而出,成為頂級強隊,挑戰廣東霸權呢?倆字——不會。
他們的任務還是挑戰。
陣容就在這兒擺着,誰也不可能陡然就把本土球員能力提高一大截,球隊的實力,源于球員天賦與訓練水準,源于後備人才成長速度,說破大天,實力就是實力。
說到不确定性,其實新疆隊最不确定。
上個賽季他們隻靠着莫泰這個大外,成績有所下滑,但是必須注意——新疆是有實力的。
而且實力還很雄厚。
沒有莫泰,球隊的内線一點都不吃虧,周琦就不用說了,魯吐布拉迅速崛起,完全有能力和任何隊的任何球員硬頂硬扛,說實話,他們根本就不用打莫泰和周琦的雙塔。
鋒線、外線,新疆也有一大群有才華的球員,隻要你放手使用,他們就能發光,如果阿不都沙拉木恢複得好,全華班的新疆,是其他球隊最棘手的那支隊伍。
但是新疆隊總鬧出一些“不和諧”的事情,成為球隊隐患,讓他們的實力發揮不出來。要是下賽季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新疆隊落到中遊甚至以下,都沒什麼稀奇的。
3、受影響的最大的,其實是弱隊。
像蘇州、同曦、天津、山西……這些球隊,整體實力不強,根本原因是陣容不整齊,内外線搭配不均衡,缺陷比較大,甚至哪個位置都沒有頂梁柱!
一支球隊,五人上場,如果兩個位置成為“漏洞”,那就很難打了。如果四個位置是漏洞,那結果就不用說了。
可能有人會說,他們沒有強力外援呀……
其實就算把馬尚和威姆斯給他們送過去,也不行。
外援的發揮,必須要在本土球員的基礎上,才能錦上添花,畢竟他們是有上場限制的,不可能包打天下。
沒有了外援的時候,本土球員的實力決定球隊成績,那些年齡結構,陣容結構不合理,缺邊短角的弱隊,将更加難以抵擋象廣東、遼甯這樣的球隊。
這沒辦法,補齊陣容是一件永遠在路上的工程,青訓是需要時間的精力、金錢的,隊伍建設搞不好,整體實力哪有可能搞得好?
而且這事還沒辦法急功近利。北控就是個例子,說實話,北控太想要成績了,球隊上下使出吃奶的勁,買球員,組隊伍,聘外援……可是依舊栽了跟頭。
沒辦法,基礎太差了。
還是實際一些比較好,慢慢培養元氣,提拔年輕人,形成自己的建隊體系,這才是長久之道。(王子瑞走了,如果下賽季王俊傑和廖三甯能夠迅速成長,那是最好的事情。)
……
是以,不存在“誰誰沒了外援就完了”的事。
全華班,誰怕誰?
可以肯定的是,下個賽季初,年輕人們表現的機會多了,将會讓聯賽呈現一種“小花齊放”的景象。這對于聯盟是件好事。
至于是否因為沒有外援而影響觀賞性,降低聯賽水準,現在還不好說,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