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偏方有種說法稱,生吞魚膽可去火、明目。近日,一位六旬老人因視力模糊買了草魚并生吞魚膽,之後老人開始腹瀉、惡心、嘔吐,差點是以喪命。醫生說是魚膽中毒所緻。中醫醫書《證治準繩》曾記載,魚膽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那麼,老人為何會中毒?如何正确使用魚膽呢?
魚膽會引起人體中毒

青魚、草魚、鲩魚、白鲢、鳊魚、鯉魚等的魚膽均會引起中毒。其中,以青魚、草魚和鲩魚引起的中毒最多見、最典型。魚膽汁主要的成分是膽鹽、氫氰酸群組織胺。
魚膽中含有膽鹽,有較強的毒性,無論煮熟吃、生吞,或是用酒送下,超過2.5g,都可發生中毒。首先受損的就是腎髒、肝髒,其中腎髒損害最為嚴重,極易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主要表現為出現尿少,尿不出尿,皮膚發黃,全身浮腫的情況。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髒,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嚴重的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時送醫院搶救,死亡率很高。
魚膽中還含有一種毒素叫氫氰酸,氫氰酸屬于劇毒類,人體在短時間内吸入高濃度氫氰酸氣體,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不僅在魚膽中存在氫氰酸,在蘋果核中同樣含有少量氫氰酸,蘋果果肉裡沒有。氫氰酸大量沉積在身體,會導緻頭暈、頭痛、呼吸速率加快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昏迷。少量食用雖不緻死,但是長期食用,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魚膽中另一種毒素稱為組織胺,會導緻嚴重的過敏反應。組織胺除了在魚膽中存在之外,當海産魚肉不新鮮或者腐爛時,魚體内的組胺酸就會轉化為組織胺,人類食用之後,就會出現頭痛、惡心、心動過速、各種類型心律失常及低血壓等反應,嚴重時可以引起人體虛脫,休克等症狀。
魚膽不能随意内服
古籍《食療本草》中記載,魚膽可“治喉閉。取膽汁和白礬灰,丸之如豆顆,綿裹納喉中,良久吐惡涎沫,即喉嚨開。臘月取之。”可見魚膽可治療咽喉痹痛。文中的魚膽,主要是指皺唇鲨科動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魚的魚膽,而并不是什麼魚膽都可以。
中醫醫書《證治準繩》中也有記載,魚膽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腫痛。書中還明确講述了使用方法:魚膽治飛血赤脈作痛及暴赤眼澀需用鯉魚膽(五枚)、 黃連(去須,研末,半兩),上藥以膽汁調黃連末内,瓷盒盛,飯上蒸一次取出,如幹,入蜜少許,調似膏,塗敷目,日五七度。如果拿魚膽内服治療目疾的話,單味魚膽是沒有任何藥理作用的,它必須在焙制研磨成粉後再與其它藥物配伍做出丸劑,才能夠在降低魚膽毒素的基礎上起效和服用,且劑量要求的也非常嚴格。可見魚膽的藥物作用,是在與其他藥材混合後外用才能起效,而不能内服。
同時,古代醫學專著《本草經疏》說得很清楚:“目病非風熱盛而由血虛昏暗者,不宜用”。明确說了魚膽性寒,不能用于虛症以及年老體弱者。
民間偏方不可輕信
偏方不同于中醫藥正規處方,對大多數偏方都沒有得到科學的驗證,其療效具有不确定性,能很容易誤導人。很多人信奉“偏方治大病”,但偏方不是針對人人都有效的治病良方。偏方的個體差異比較大,療效會因時令、地域、和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而異。
民間偏方的來源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為了赢得關注,生編出來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還有的偏方是湊巧“有效”,比如一些病人處于初期高血壓,血壓本身就會有波動,有時血壓偏高,但經過休息和生活調整即使不用降壓藥血壓也可處于正常,也許這類患者用上這種偏方時正好血壓處于相對平穩正常時期。不排除有些偏方的确對部分的人,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還有一類是古代的醫書的片面解讀,最終以訛傳訛。
所有的偏方驗法都有一定的适當性。首先,要把病症搞清,隻有準确的診斷,才能夠先方施治。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選方施治,必須掌握一事實上的用藥常識,切不可抱着“試試看”的态度,把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當成試驗品。要請醫生進行指導,根據你的病情,确定選用哪一種方劑,切莫自作主張。
專家觀點
解放軍第175醫院感染科主任鄭瑞丹
由于草魚、青魚、鲢魚及鯉魚等淡水魚膽汁含有組織胺、膽鹽及氰化物,毒性較強,可引發腦、肝和腎髒等髒器衰竭,甚至死亡。魚膽中的一些成分的确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但必須嚴格控制劑量。此外,蛇膽、熊膽等,也需要經過特殊提煉和炮制方可入藥,且在劑量上非常講究,市民不可盲目服用。
武漢市普愛醫院消化科主任姜齊宏
魚膽膽汁有劇毒,對肝髒和腎髒有很大損傷,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肌,構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嚴重的能使人産生急性肝功用衰竭及急性腎功用衰竭,假定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90%。
甯波市中醫院中醫内科副主任醫師龔文波
中醫醫書《證治準繩》記載,魚膽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腫痛。但是,因為多數的魚膽都有毒,并且少量即可引起中毒,事實上在正規醫院裡是不推薦的。在中草藥中,能起到清熱解毒、清肝明目作用的可替代藥物有很多,沒必要冒着生命危險去吃魚膽。
@銅陵衛生
魚膽中含膽汁毒素,能損害人體肝、腎,使組織變性壞死。毒素也可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但常因用量,服法不當而發生中毒。若不及時搶救,死亡率很高。魚膽作為藥物使用,隻有在與其他藥材混合後外用才能起效,而不能生吃魚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