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生此世耳。
——《幽夢影》清代張潮。
上面所說的蟲,多指昆蟲。
昆蟲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占地球物種70%以上,隻要有生物出現的地方,除了海上,昆蟲幾乎都能暢行無阻。
這些昆蟲都喜歡晝伏夜動。
它們為何喜愛在夜幕降臨後活躍?
在黑夜中,昆蟲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它們有什麼強大的技能防身過招?
鳴蟲,是秋季夜觀的主要對象。
有了昨天夜觀經驗的積累,大家明顯很快進入狀态,是以這次夜觀看到的東西比上次多了很多,在短短一個小時半的時間裡,差不多每走一小段,就會發現各種小生靈,相對于昨天來說效率還是比較高的。

走,今天我們将走進的是杭州植物園的另外一個分園區,一路上呱呱蛙鳴,嘶嘶蟲叫。
我們拿着手電筒,循聲尋去——卻常常還是什麼都看不到。
夜觀精靈王國,需要你的耐心、需要你的堅持、需要你仔細地觀察,需要你徹耳傾聽。
<h1>昆蟲為什麼喜歡晝伏夜出?</h1>
這和為了躲避它們的天敵有很大的關系。因為絕大多數昆蟲的天敵是鳥兒,為了生存,就盡量減少和天敵見面的機會。
<h1>為何喜愛在夜幕降臨後活躍?</h1>
昆蟲白天為了躲避天敵,而躲藏起來。晚上為生存,需要出來捕食,為了繁殖後代需要出來求偶婚配。
<h1>在黑夜中,昆蟲是如何生存下來的?</h1>
多數昆蟲采取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和周圍環境看起來很相似。這種的相似,它們便可以融入周圍環境中,就不易被找到了。
夜幕一下,蟲蟲大戰悄然上演。
<h1>它們有什麼強大的技能防身過招?</h1>
鼻涕蟲,會在受威脅的時候,分泌乳白色的體驗,有黏性,會粘住對方。
寄生蜂和被寄生的刺娥
蛙類其實無處不在,但是它們生性隐秘,喜歡躲在暗處觀察周圍的世界。
蝌蚪是用腮呼吸,在長出腿之後,腮會慢慢的退化,換成用肺呼吸。
網是蜘蛛的天與地。
是它躲避危險的避風港、擋雨遮陽的家、獵食後就地進食的餐桌,結婚交配、繁育後代的場所。
當然,不是所有的蜘蛛都會織網,水上、洞穴、花間葉下,都可尋到它們的蹤影。
蟹蛛,是個不需要網捕食的蜘蛛
盲蛛不是蜘蛛,和蜱蟲居然是近親
狡蛛,捕魚小能手
壁虎的第一條尾巴是有骨頭的,但是斷掉後長出來的就是肉尾巴,裡面是沒有骨頭的。
自然裡,不乏許多的優秀的音樂家——蟬、蟋蟀、蝗蟲、螽斯。
有些鳴蟲的聲音竟是靠翅膀摩擦來發聲。而且發出鳴聲的,多是雄性。為了吸引雌性,完成交配繁殖。
在夜觀過程中我們會逐漸消除自我恐懼,比如
怕黑夜、怕毛毛蟲、怕蟾蜍、怕蜘蛛、怕蛇......
你真的會突然發現自己恐懼的事情,還挺多。
當我們走進黑夜時,
一切原來所恐懼的事物其實都是我們希望遇見的又怕遇見的。
我們知道當夜幕降臨,夜行蟲蟲們才會出來活動,我們希望遇見各式各樣的昆蟲,希望看見青蛙抱對,希望看見蜘蛛捕食,希望看見螞蟻行軍,希望看到金蟬脫殼......
我們希望觀察到自然界一切,我們希望這一切可以被我們所掌控。
來吧!首先把繁瑣事情先放下,帶上手電,帶上一顆好奇的心,深入大自然,盡情地探索、發現、與大自然産生共震,感謝生命的美妙,一起來好好地與自然約個會。
圖檔來自現場活動
我是木蘭,兩個孩子的媽媽,自然博物愛好者。喜歡帶領孩子走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進而了解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為伴,心生敬畏,心存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