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随着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工作的順利開展,各地依托資源優勢,選擇主導産業,着力建設一批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截至2020年,共有3274個村鎮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逐漸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壯大了鄉村産業的隊伍,有效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6月21日,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工作正式啟動,符合主導産業基礎好、融合發展程度深、聯農帶農作用強、特色産品品牌響的行政村或行政鎮(鄉)可以進行申報。具體通知掃碼檢視,抓緊參與認定吧!

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都有些什麼類别?想獲認定要做好哪些關鍵點?有什麼經驗可以總結學習?正值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工作開展期間,小編按分類總結了以往各“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的做法和亮點,趕緊拿小本本記下來!
培育特色養殖
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天津市薊州區上倉鎮的東塔村(驢肉)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要品正宗驢肉,天津市薊州區上倉鎮的東塔村地區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東塔驢肉”這一傳統美食源于清光緒年間,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如今,“東塔驢肉”已暢銷津京冀地區。現在的“東塔驢肉”就位于上倉高速出口不遠。
東塔莊村的秘訣是:不但有最正宗的炖制過程,更有大型菜園、蔬菜大棚、養驢場供遊客們參觀。遊客可以近距離觀看不同年齡段的驢,市區來的孩子們,也對喂小驢這樣的鄉間野趣很感興趣。驢肉産業随之帶動了東塔莊村的經濟。2020年,天津市薊州區上倉鎮東塔莊村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認定。
内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嘎魯圖鎮
(細毛羊)
鄂爾多斯細毛羊是以烏審蒙古羊為母,新疆美利奴羊為父,雜交産生的優良品種的細毛羊,主産于内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
近年來,内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嘎魯圖鎮緊緊圍繞鄂爾多斯細毛羊“十億元”産業建設目标,全力推進細毛羊養殖、羊毛銷售、羊肉加工、包裝、冷鍊、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延伸細毛羊産業鍊,提升附加值,轉型更新快車道,實作了鄂爾多斯細毛羊産業一二三産融合發展。2020年,嘎魯圖鎮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
嘎魯圖鎮始終堅持“鄂爾多斯細毛羊”産業為主的發展模式,有效鞏固“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品牌樣本,不斷更新轉型細毛羊前生産、後整理産業過程,提質增效,帶動産業高品質發展,激發農牧民投身細毛羊産業發展、精細加工、電商創業等,多措并舉助推鄉村振興。
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龍虬鎮(生态蝦)
龍虬鎮是江蘇揚州高郵市羅氏沼蝦養殖大鎮。近年來,該鎮圍繞生态養殖做文章,讓這一富民産業在鼓起蝦農錢袋子的同時,還能留住“綠水青山”。
“水藻少,蝦子健康,增氧設施好,蝦子身體中間的紋路透明,光澤度好,看得非常清楚。”這是當地養蝦大戶對鎮上生态蝦的評價。
這些令人垂涎的生态蝦,品質上乘,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而這一切都得益于龍虬鎮推行的生态蝦養殖模式。龍虬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于2020年在三蕩河示範園區試驗羅氏沼蝦生态健康養殖。其中,首批試點面積1052畝,強勢打造龍虬“生态蝦”品牌。
他們還十分注意養蝦的技巧。養殖生态蝦時,放養密度比養其他種類的蝦低,隻有6萬5,并且所使用的是自主研發的生态飼料,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同時全程使用益生菌,旨在保持優良的水環境。
深挖精深加工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縣太平鎮(青梅)
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縣太平鎮的榮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稱重、打包、貼标簽、碼放——員工們在流水線上熟練地忙碌着,這是目前太平鎮青梅加工流水線的日常寫照。
太平鎮緻力于發展青梅的精深加工,其中,榮華青梅深加工二期工程項目已成功引進了蜜餞、果酒類、青梅飲料生産裝置,提升了加工效率,擴大了加工的廣度與深度;在景揚食品有限公司青梅精深加工改造項目中,建立了青梅腌制池,并建設了2 條标準化精深加工生産線。
山西省臨汾市鄉甯縣棗嶺鄉灣裡村(翅果)
棗嶺鄉通過産業融合發展,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強勁的内生動力。首先,棗嶺鄉建設了1000 萬片翅果油片劑生産線,完成了包括廠房建設、裝置購置及相關生産線的建設、萃取工廠中的房間更新改造等翅果片劑的生産線建設。
此外,棗嶺鄉還建成了翅果油系列功能性食品生産線,緻力于功能性餅幹、翅果茶葉等産品的開發,極大提升了産品附加值,更有效地開拓了市場,擴大品牌影響力。
據了解,自2010 年至今,翅果油系列化妝品一直在廣州進行代加工,異地加工不僅需要支付大量的代加工費用,且資金與勞動力都逐漸流向廣州,使山西本地産業翅果油産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為了打破代加工造成的不平衡的局面,棗嶺鄉建設了翅果油系列化妝品加工廠,自主生産翅果油系列化妝品,在充分利用當地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同時,帶動了一批相關産業經濟的發展,解決翅果油系列化妝品一直靠代加工的困境,延伸了産業鍊,促進了産業融合。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桂平市金田鎮
(淮山)
從寬闊的金田起義紀念廣場向右轉,一排排整齊的竹竿映入眼簾,這是為淮山搭建的爬架。“金田鎮金田村裡,幾乎所有田地都見縫插針地種淮山。”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桂平市金田鎮返鄉創業青年彭蔚說。做淮山精深加工,她是認真的。
淮山是藥食同源的食物,一般制成幹片做藥、煲湯,這是原有的食用習慣。“我想把淮山添加到日常主食裡,比如面條,一日三餐都可能選擇它,使用場景更多。”彭蔚說。2017年,她流轉了380畝土地建立淮山基地,又加入淮山面條的研發行列,找到了廣西農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的專家請教,多次到類似的加工企業參觀學習,花了大半年終于實驗成功。随後又更新了工廠裝置,進行技術創新、量化管理,實作淮山面條的工廠化生産。
“主食隻有面條是不夠的,我們還推出了淮山饅頭,淮山糕點等系列産品,擴充更多使用場景。”彭蔚分析說,“迎合市場需求,提高淮山的附加值,用二産帶動一産,金田的淮山産業才能持續發展。”
活用電商平台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武利鎮漢塘村
(電商果苗)
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武利鎮的漢塘村,是一個距離集鎮10多公裡的偏遠山村。在這個有着1050戶人家的普通村莊裡,網店多達230家。如今,漢塘村已成全國聞名的“電商村”。
借助網際網路,果苗買家有的在網上直接下單;有的從網絡上搜尋到漢塘村果苗種植資訊,慕名而來。也因為網際網路,漢塘村的村民告别肩挑背扛把樹苗運到集鎮上販賣的苦日子。
創業代表80後黃忠文最開始在網上銷售的花果樹苗并不被買家所認可。買家擔心他們中意的花果樹苗會因為包裝、運輸等問題枯死在快遞的路上。是以,黃忠文的網店一天隻能賣出幾棵樹苗。
後來,黃忠文決定改進包裝方法,并在苗圃、包裝間、辦公室安裝攝像頭,通過網店向買家實時直播樹苗從標明、包裝、運輸等全過程。因為有了網絡直播的現場效果,以及客戶收到樹苗後發現不滿意還可以退貨等服務,黃忠文網上銷售苗木的生意很快從一天賣幾棵暴漲到一天賣出幾百棵。
做好鄉村基建
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民宿)
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以民宿特色入選,這在北京的“一村一品”示範村鎮中尚屬首例。
事實上,仙人洞村發展民宿僅僅是這兩年才開始的。2012年左右,據村民回憶,村裡垃圾遍地,一刮風垃圾滿天飛,塵土飛揚,一下雨,深一腳淺一腳,寸步難行。村兩委班子從整治村容村貌,拆除私搭亂建入手。在村書記的帶動下,支部黨員紛紛率先拆除自家違建,美化村域景觀。
2017年,仙人洞村成立了旅遊合作社,引入專業民宿管理公司北京慈慧緣旅遊管理有限公司。村民将自家閑置的房屋與民宿公司進行合作,以收取房租和利潤分紅的形式,陸續改造了9個院子、32間民房,民宿年收入達到近400萬元。
新疆霍城縣蘆草溝鎮四宮村(薰衣草)
新疆霍城縣蘆草溝鎮四宮村的64歲村民侯毛說:“種一年薰衣草抵3年玉米的收入。”
霍城縣所在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屬于新疆旅遊、水土等多種資源富集區。當地依托資源禀賦,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産業,鄉村振興後勁十足。
蘆草溝鎮四宮村曾因砂石遍地、土地貧瘠而被稱為“石頭灘”。為了改變貧困村貌,2010年,四宮村黨支部嘗試引導村民種植薰衣草。當時靠種玉米維持三口之家生計的侯毛毛,成為村裡第一批種植薰衣草的村民。“年底每畝收入達到了600元,比種玉米、小麥高出100元。”
昔日落後的四宮村,借助芳香四溢的薰衣草,經過10年耕耘成為當地有名的富裕村,是霍城縣發展“紫色經濟”産業的縮影。目前,霍城縣薰衣草種植約5.6萬畝,每年可生産薰衣草精油200多噸,薰衣草幹花1000餘噸,可實作産值約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