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作者:娛樂熱點速遞

電影《又見奈良》3月19日全國上映,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部讓人沉重的曆史相關的電影。但是事實證明,每個觀衆都在觀看的時候笑到滿地找頭,密集的笑點讓人禁不住懷疑,這真的是一部關于“遺孤”的電影嗎?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又見奈良》由河濑直美、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鵬飛編劇執導,吳彥姝、英澤、國村隼、永濑正敏領銜主演,講述了白發老人陳慧明(吳彥姝 飾)跨越千裡前往奈良,在遺孤二代小澤(英澤 飾)和日本退休警察一雄(國村隼 飾)的幫助下,尋找養女的故事。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如果說吳彥姝奶已經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國民奶奶”,那麼英澤就是在每部作品裡演啥像啥的“當地人”。

《米花之味》是英澤與導演鵬飛合作的第二部電影。故事發生在雲南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她在片中飾演一名留守兒童的媽媽,她說着一口流利的雲南方言,皮膚黝黑,舉手投足之間就像是土生土長的雲南人。

這是她在雲南體驗生活大半年的結果,她和片中的女兒24小時同吃同住,陪伴她去做想做的事情,慢慢地走進女兒的心裡,一分一秒一點一滴,才有了影片中真實的隔閡、争吵和和好,慢慢的感情遞進才是最真實的狀态。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正是英澤用時間打造的親密感,才有了影片最後母親和女兒在溶洞中,充滿默契與靈性的翩翩起舞。

現在已經很少能有演員願意花時間去琢磨一個角色了。

到了《又見奈良》,因為拍攝時間比較緊張,英澤隻有很短的時間來去到片中角色小澤的家中,在那個閉塞的小房間,需要迅速把自己調整成獨居在日本的遺孤二代。她白天去柿子廠,晚上去居酒屋,抽空學習做小旗子,更重要的是沒日沒夜地去背誦日語台詞。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從語言到神态再到思想方式,她用最短的時間讓自己成為小澤。

她眼中的小澤神情淡然。因為她太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背負着二代遺孤的身份,她隻是想在這個城市紮根下來,她不需要與周圍的人去融合社交。被這個社會接納,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而努力工作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她眼中的小澤甚至有些沉靜冷漠。奶奶的突然到來起初讓她很困惑,上班常常請假然後被老闆罵,唯一的休息時間也要陪着奶奶不停地去尋找完全沒有線索的麗華阿姨,這對一個“打勞工”來說無疑是一個最不情願的選擇。面對日本男友家裡的反對,她也選擇放手,即使前男友有想要挽回的意思,也被她的冷漠态度而勸退,她隻是不想讓自己因為身份而受到任何傷害。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她選擇拒絕所有人而把自己保護起來,但是奶奶的到來,撥開了她心頭的迷霧和憂愁。小澤開始接受自己的身份,直面所有的問題。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在知道苦苦尋找的麗華阿姨可能已經不在人生,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麗華阿姨的結局已成定局,那麼自己呢。身處這個所謂的故鄉,卻遠離父母家人,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戶口上的歸屬地還是承載着家人和回憶的地方。小澤在思考,也啟發我們在思考。

從雲南單親媽媽到遺孤二代 英澤為什麼總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這就是英澤表演背後想要傳達的情感變化,有人說她的表演索然無味,有人覺得她的表演像是流淌在山間涓涓細流,沒有波瀾壯闊卻也源遠流長,不疾不徐地訴說小澤的故事。

這一次,依然有觀衆在看過之後以為英澤是日本當地的演員,或許是她一口流利的日語,或許是她跟當地人别無二緻的裝扮,又或許是她已然融入當地人的狀态。

在這個快速創作與快速産出的時代,能夠有人真正靜下心去琢磨一個角色,真的是最難能可貴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