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關山月
中國跳水隊,yyds!
中國舉重隊,yyds!
在首日的一槍命中、一舉成名、一劍封喉之後,
次日再次一躍龍門、一舉稱王、一戰逆天,拿下3枚金牌!
在兩日的東京奧運會比賽日結束後,
中國以6枚金牌,暫列獎牌榜第一!
而令人淚目的一幕幕也接連發生在我們眼前。
這是2個中國夢之隊的故事,
也是一個運動員從年少成名到陷落低谷,再到扶搖直上的二十年,
更是每一個孩子應該了解,學習,頓悟,努力的人生真相。
01
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昨日的東京奧運會,
男子舉重67公斤級比賽現場,
中國選手谌利軍面對重重困境。
首先是精神壓力,
16年裡約奧運會,
因為突然抽筋,無緣獎牌,
那年夏天,
鐵铮铮的男兒落淚,
大喊三聲:對不起。
對不起教練,對不起上司,對不起祖國。
而東京,
不僅是他的複出之戰,
複仇之戰,
還有可能是他的落幕之戰,
是這位從小練習舉重,
從男孩長成男人的最後一屆奧運會。
但是沒想到,
抓舉出現失誤,
前2把沒舉起來,
跟第一名,相差6kg,12斤,
大比分落後。
而裁判的改判,
又一次雪上加霜,
(抓舉第一的那位180公斤根本沒有站穩,
卻被改判成功。)
種種困境下,
所有人都覺得能争取拿個獎牌就很好了。
谌利軍卻沒有妥協,
沒有服輸,
沒有認命,
并且孤注一擲。
最後一把,
在落後11公斤的情況下,
他直接加到了187公斤
挺舉一次成功,
奇迹般地從第五名殺回第一名!
創造挺舉和總成績兩項奧運會紀錄,
最終上演了逆風翻盤,
絕殺奪冠!
無數直播看比賽的人,
眼眶都熱了,
那振臂高呼,喊得人心都顫了起來,
有位網友說,
她今天終于get到了舉重的美,
那舉起定格的一刻,
就是人類極限星河的璀璨瞬間。
如果你了解,
谌利軍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才能走到今天,
你可能會更感概。
02
一位好伯樂勝過千裡馬
1992年,
谌利軍出生在一個經濟拮據的農村家庭。
他從小幫爺爺在地裡扯花生,
練就了一身力氣,
再加上先天身材條件好,
12歲那年,
被教練蔣益龍一眼看中,
由于家庭條件差,
父母有諸多顧慮,
教練前後5次翻山越嶺去山裡做說服。
最後一次,
體校都開學一周了,
教練情急之下,
怕父母反悔,
拉上谌利軍坐拖拉機就跑。
谌利軍剛上體校不久,
爺爺就患癌去世,
父親身患重病,還有一個先天殘疾的叔叔,
全家都靠母親一個人在磚廠工作,
維持生計。
盡管學校免除了學費,
谌利軍也交不起生活費。
再加上,
母親偶然間看到一則新聞:
舉重冠軍鄒春蘭退役後因生活所迫到澡堂搓澡,
更加深了母親的恐懼,
她認定這一行沒有前途,
含淚請教練讓孩子退學。
也幸虧是在教練的幫襯下,
否則這個舉重天才,
明日之星便早早地折戟沉沙。
教練說:他是個好苗子,
不能荒廢了,
你家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
生活費,你有錢就給一點,
沒有的話,剩下的都交給我。
2004年秋天,
母親覺得虧欠教練很多,不能再欠下去了,
拉着孩子就走,
教練攔住了:
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就耽誤孩子的前程,
你放心,有我在,就有他的飯吃,
我們一起用肩扛,用頭頂,
也要讓他有出息。
後來,谌利軍的爸爸叔叔相繼去世,
媽媽一個人去長沙打三份工,
因為這個家裡隻有她了,為了兒子
她不能倒。
家裡的房屋還是爺爺在世的時候蓋的,
裡面最貴的電器是谌利軍在美國世錦賽拿冠軍後
用獎金買的。
而家裡為了給病人看病早就債台高築,
谌利軍的補貼和獎金都用來還債。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
谌利軍一點點走出了大山,
走向了國家隊,
來到了世界之巅!
03
天才的背後都浸滿了奮鬥的血淚
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
他胳膊上現在還有一道長長的15厘米疤痕,
那是去年10月的一場賽中,
手臂肌腱斷裂,
做過了一場大手術留下的。
這些年,
各種心酸不易、傷病淚水,
我想隻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又豈能為外人道也?
如果你又知道,
在中國舉重隊,
谌利軍這樣的孩子并不是個例,
他們大多來自于不太富裕的地區和家庭。
窮苦人家出生的農村孩子,
靠一己之力努力把他撫養大的母親,
排除萬難支撐他着一路走來的教練。
身上傷痛無數,
2016年裡約,因為抽筋與金牌擦肩而過,
2021年東京,在解說和幾乎所有觀衆都“絕望”的時候,
他靠穩穩的187公斤,一舉逆風翻盤,
拿下這個早就應該屬于他的奧運冠軍!!
驚世一舉舉起了中國力量,
也舉起了他舉世無雙的人生。
三句對不起,
如今赢回“億”萬句謝謝你!
謝謝你的永不服輸,
謝謝你堅持到了今天,
謝謝你沒有辜負曾遭受過的苦難,
謝謝你終于赢來屬于自己的榮光。
04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而同樣的心酸,
也在中國跳水夢之隊上演。
作為現役年齡最大的組合,
當施廷懋和王涵最後一次走上跳闆的時候,
解說員哽咽了:
“看着施廷懋的腳踝啊,我就心疼。”
“王涵,2009年,
在意大利羅馬,
我在現場轉她的比賽,
那是她第一次代表國家參加世界級的大賽,
但是當時才18歲的小姑娘,
現在要一直熬到30歲,
才能站在奧運會的舞台上,
太不容易了。”
是啊,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運動員30歲還能拿奧運冠軍,
特别是女跳水運動員,
更不容易。
相比之下,
施廷懋還要比王涵幸運的多。
2011年,
施廷懋就以地方隊隊員的身份破例參加世錦賽,
并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
硬生生從國家隊的手中撕下了金牌!
這也是世錦賽曆史上第一位,
以地方隊身份奪冠的選手。
自2012年入選國家隊以來,
施廷懋就一直是最顯眼的那一個,
那年她剛剛21歲,
可能别人還在籍籍無名的年齡,
她卻已經開始屬于自己的征程。
2016年初登裡約奧運,
就搭檔吳敏霞拿下女子雙人三米闆冠軍,
以及女子單人三米闆冠軍。
一戰成名。
從13年開始,連續幾個賽季
更是所向披靡,
施廷懋拿下自己所參加的,
世錦賽、奧運會、世界杯,
所有三米闆比賽的單人和雙人全部冠軍,
奪冠率100%。
她一度成了令國外選手聞風喪膽的人物,
連續5年獲得國際泳聯跳水年度最佳運動獎,
這是連高敏、伏明霞、郭晶晶、吳敏霞都不曾達到的。
而在冠軍在手,
王袍加身的施廷懋面前,
王涵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甚至很多人在比賽前都不知道她的名字,
畢竟在王牌雲集的中國跳水夢之隊,
想出挑真的太難了。
可你知道,
她曾經是跳水女皇郭晶晶的同門,
配過搭檔,被譽為下一代接班人,
吳敏霞曾經是她的隊友,
她曾經無限次靠近過夢的跳台,
也曾落選過3次奧運周期,與夢想失之交臂,
或許你就能明白,
她心中的遺憾、不甘和渴望。
在央視紀錄片《出征》裡,
有個鏡頭,
她比退役5年的裁判陳若琳還大一歲。
那背後的辛苦,
可想而知。
這已經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辛苦,
還有精神、年齡、已經周圍各種随之而來的壓力。
換句話說,
你很難再見到一個,
能到30歲還在心無旁骛,
就為了一枚奧運金牌日夜堅持的跳水運動員了。
或許,
你就能了解那個解說員哽咽的緣由。
從18歲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
到30歲終于登上奧運的最高獎台,
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也是最後一次。
為了這一天,她等待了12年,
為了這一年,她準備了12年,
為了這一天,她備胎了12年。
哪怕天才如施廷懋,
也是經過了漫長的疼痛和傷病期,
對她來說,
“沒有舒服的時候,
隻有痛和很痛的差別。”
是以,才會有如此美妙的畫面,
當别國的選手撲通一聲跳下去濺起滿池的水花,
王涵和施廷懋不僅沒有聲音,
連水花都壓得極小,
甚至她們的動作、濺起的水花都一模一樣,
複制粘貼。
比賽前互相打氣,
比賽後一個擁抱盡在不言之中,
沒有人比她們自己更清楚:
作為對内年齡最大的隊員,
不使出洪荒之力,
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我們看起來如此輕而易舉的動作,
卻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走闆、翻騰、跳躍;
我們看起來如此短暫的水花濺射的十秒,
卻是她們為中國跳水獻出的整個青春;
——那是一個女孩,到女人,
一瞬而逝又無比漫長的12年。
原來,成功真的沒有僥幸,
沒有捷徑,
說到底,拼得是一個毅力,比得是一個時間,
天才也需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而地才隻要你不放棄,堅持到最後,
終有一日,小鴨子也會成長為白天鵝。
你看,
哪有什麼一鳴驚人的奇迹,
不過是夜以繼日努力之後的,
如願以償,苦盡甜來。
05
比賽後有這樣一幕,
2000年奧運亞軍、2004年、2008年的奧運冠軍郭晶晶,
和2012年、2016年的奧運冠軍陳若琳,
拿起手機給領獎台上的2021東京奧運冠軍施廷懋、王涵拍照。
21年,這是屬于中國跳水隊的傳承。
類似的一幕同樣發生在中國舉重隊。
2000年悉尼奧運會,
男子舉重77公斤級決賽,
占旭剛在抓舉以160公斤排名第四的嚴峻局勢下,
驚天逆轉,挺舉起了207.5公斤,
這個自己從來沒有舉起過的重量,
最終蟬聯冠軍,
占旭剛,成為中國男子舉重蟬聯奧運冠軍第一人!
而今天,
同樣的最後一舉大逆轉,
同樣的逆襲奪冠,
同樣的振臂呐喊!
21年,這是屬于中國舉重隊的傳承!
一代代中國運動健兒的接力和隐忍,
幾十年漫長日夜的等待和希望,
繼承先輩的衣缽,
把中國奧運給搞上去,
突然有點好哭是怎麼回事……
這21年,
是中國的開放與變化,奮進和崛起的21年,
是中國奧運的逆襲和傳遞的21年,
更是屬于我們每個普通人的21年。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
生活的壓力,
工作的失意,
學業的壓力,
愛的惶惶不可終日,
就像楊绛女士說的:
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
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你,怎麼和他們握手言和,
是以不必害怕。
人生能有幾個21年?
無非就是,現在辛苦一點,以後就會幸福得多,
現在努力一點,以後就會自由得多。
是以,孩子們,加油吧,
所有的運氣,都藏在不為人知的努力裡。
你能做的,就是不斷向前,
剩下的交給時間。
願你的過往努力,成就明天嶄新的自己;
願你的下一個21年,一切會更好。
僅以此文獻給中國奧運健兒,
以及無數為中國奧運努力的一個又一個奇迹!
一起加油啊!!
參考資料:
1.人物——《從特困家庭走出的世界冠軍谌利軍:生活重擔在肩 命運不恤悲情》
2.BiliBili專欄——施廷懋
3.人民日報、新華社、咪咕視訊
—— End ——
作者:關山月,自由撰稿者,走人間世,寫世間人,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