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文章來自:公衆号黑膠圖書館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前天的2020.02.20,不是什麼千年一遇的日子,而是Kurt Cobain的生日,如果他還在的話,現在應該剛滿53歲,保不齊還能在台上連唱個3小時。當然,沒有如果,一切早已塵埃落定,在這樣的日子裡,也隻能播上一張不插電或是Bleach,用幾十分鐘的時間來緬懷一下他,順便回憶下自己那些瘋狂癡迷于搖滾的時光。

今天我們要推給大家的也不是碟,而是電影,就是這部2015年4月上映紀錄片《科特·柯本:煩惱的蒙太奇》(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這部紀錄片足足花費了導演摩根8年之久,他并不是為了把那些被人們神化的搖滾傳奇再一次呈現出來,相反的,制作團隊以及柯本的親人們竭盡所能地把一些細枝末節在影片裡表現出來,目的便是讓全世界都能知道這個大男孩本來的樣子。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是時候重新審視這個人,把他還原為普通人了”柯妮·拉芙說。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柯妮·拉芙與科特·柯本,約攝于1992年。

Dora Handel/Corbis Outline, via HBO Documentary Films

2007年3月,洛杉矶,身穿紅裙的柯妮·拉芙(Courtney Love)突然來到了貝弗利山莊酒店,身後還跟着一個律師,此時她的心裡正想着丈夫科特·柯本(Kurt Cobain)留下的遺産。這也是第一次,她打算毫無保留地向一位紀錄片制作人提供柯本生前的各種資料,包括他的日記、藝術創作、家庭錄像,以及100多張之前從沒有人聽過的卡帶,它們一直靜靜地被收在一個神秘的儲物櫃裡。

柯妮最終選擇了想法不循常理的非虛構影片導演布萊特·摩根(Brett Morgen),兩人來到酒店的波洛廳,他坐在她身邊,大口吃着東西。

“現在應該好好審視這個人,把他還原為普通人了,拿掉那些人們強加給他的價值,那些聖徒賦予他的光環——憂郁、厭世并且毫無野心,以及那些圍繞着他編造的可笑的神話。”演員兼樂手拉芙女士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

涅槃(Nirvana)樂隊的主唱科特·柯本于1994年自殺身亡,留下妻子拉芙與20個月大的女兒弗朗西絲·賓·柯本(Frances Bean Cobain),這是他去世後的首部正式授權紀錄片。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拍攝的過程并不順利。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科特·柯本與女兒弗朗西絲·賓·柯本

HBO Documentary Films

導演摩根曾經拍攝過廣受好評的羅伯特·埃文斯(Robert Evans)電影回憶錄——《光影流情》(The Kid Stays in the Picture),他最初覺得拍一部和柯本有關的紀錄片大概需要18個月。始料未及的是,最後他卻花了足足八年時間處理這個謎樣的題材——《科特·柯本:煩惱的蒙太奇》(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将從(2015年)4月24日開始在部分影院上映。此外,摩根還必須要長期應付一出母女關系法律劇,在儲物櫃中挑選素材也成了一項極為龐大的工程。“的确是這樣,”拉芙說,“我從來沒去看過那堆東西。”

到了最後,46歲的摩根說,他發現了這樣的一個人,他“非常複雜,比我想像的還要複雜得多”。這是一位遭受文化深深誤解的藝術家,他一直被限定在了一個扭曲的小圈子之内。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布萊特·摩根,《科特·柯本:煩惱的蒙太奇》導演,攝于洛杉矶

John Francis Peter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本以為自己要拍的是一個厭倦盛名的搖滾明星,因為看過關于他的描述都是這樣的,”摩根說。但他越是深入挖掘,就越覺得“一個之前從未見過的形象開始浮現在我心中”。誠然,被浪漫化的搖滾傳奇的悲劇還在這兒:意外成為一代人代言人的壓力、令人不安的藝術與日記、可怕的海洛因毒瘾。“但他也同樣是一個可愛、有趣、溫暖的家夥,對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方面,他還是挺滿意的,”摩根說。

人們對柯本根深蒂固的看法是:他是個沒有任何野心、内心無助的流浪兒,完全受拉芙壓制。摩根說,紀錄片“粉碎”了這個觀念。“在我看到的家庭錄像裡,科特與這個形象并不吻合,柯妮也并沒有試圖掌控他。我覺得這部影片真的會挑戰人們的看法。”

影片收錄了1992年的一段家庭錄像,畫面令人震驚,柯本和拉芙在洛杉矶,快樂地生活在一片瘾君子的污穢之中。柯本站在廁所的一塊毛巾上,臉上還有剃須膏,對拉芙開玩笑,說她在小報上的形象就好像吃男人的怪物。“你和羅西妮,”他開玩笑地說起羅西妮·巴爾(Roseanne Barr),“你們倆正努力成為全美國最招人恨的女人。”拉芙聽完,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

摩根說,他在南加州的儲物櫃裡發現的108盤卡帶是最有價值的。它們都是柯本在籍籍無名時錄下來的,從這些錄音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嶄露頭角的音樂家如何試着用吉他進行實驗、創作。他唱過披頭士(Beatles)的《And I Love Her》;他打電話,咯咯笑,聽80年代的流行歌,比如基姆·王爾德(Kim Wilde)的《Kids in America》,那時候他寫了幾首歌,算得上是後來“涅槃”歌曲的雛形,比如《Polly》;另外他還用毫無修飾的語言講述了一些故事,都是關于自己悲慘的青少年時代。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小畫家柯本。

HBO Documentary Fims

柯本是個什麼東西都不肯扔的人,他死後,便有人開始偷竊他的遺物。但所幸還剩下了不少,拉芙把這些剩下的東西都儲存了起來,移送到專門存放的地方。多年來,有些作家也看到了這些素材,其中包括《重逾天堂》(Heavier Than Heaven)的作者查爾斯·R·克羅斯(Charles R. Cross),這本書也被視為為柯本蓋棺論定的傳記。但是摩根發現的這些卡帶,顯然從來沒有人聽過。被問到怎麼可能從來沒聽過這些卡帶時,拉芙有點不耐煩地回答,“我可不會去聽108盤吵吵鬧鬧的帶子!”

《煩惱的蒙太奇》中有一段錄音,那仿佛是通往柯本内心的一扇視窗。在這段冗長的獨白裡,柯本講述了自己在高中時,和一個上特殊教育班的“非常胖”的女孩在一起,并打算結束處子之身,結果卻被同伴們發現,柯本覺得非常丢臉,開始驚慌失措起來。“我受不了他們的嘲諷和奚落,”他在錄音中說。“是以我磕了藥、喝了酒,然後就沿着鐵軌一直走,”後來他躺在鐵軌上打算自殺。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休息中的柯本

“對于我來說,這是他錄下來的最真實、最坦誠、最能揭示内心的東西,”摩根說。影片慢慢地把柯本人生中的一個個點串聯了起來:青少年時期的絕望,後來的自殺,以及羞辱,這似乎也是導緻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柯本曾懷疑拉芙不忠)。

Nirvana的歌迷無疑會覺得《煩惱的蒙太奇》是非看不可的,但有些人可能會不喜歡摩根的觀點。關于柯本為何在嗑藥之後開槍自殺,20多年來,争論從未平息過,克羅斯總結說(他本人并沒有參與到這部影片中來),這個問題從來就不會有令人滿意的結論。“所有人都想下結論,但是根本就沒有最終結論,”他說。“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科特·柯本與弗朗西絲·賓·柯本

他還說,大多數歌迷都希望,這個故事應該是科特被名聲所累,進而不堪重壓。“但真相是,這個男人一直非常非常痛苦,并且他的身上充滿沖突,”克羅斯說。“科特身上的哪一部分是你願意相信的?他在日記裡寫的?他在訪談裡說的?還是他對朋友說的?”

還有一些觀衆可能會對一些拍攝上的決定産生質疑。比如,Nirvana的貝斯手克裡斯·諾沃瑟裡克(Krist Novoselic)在片中對着鏡頭懷念柯本,但鼓手戴夫·格羅爾(Dave Grohl)的訪談卻沒有收入片中。摩根解釋說,這段訪談将出現在DVD加長版裡。而且,影片最終戛然而止,結束在了柯本自殺之前,把關于這件事及其後續事件的審視完全留給了1998年那部未經授權與認可,且非常令人震驚的紀錄片《科特與柯妮》(Kurt & Courtney)。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科特·柯本小時候

“大多數人物傳記片的問題是,他們總希望把你能在維基百科裡看到的每一點都收進影片,”摩根說。“但你不可能面面俱到,那是寫書的目标。我希望我的電影是那種可以走近真相的紀錄片,但是‘紀錄’這件事情,本質上其實是和藝術與電影相對立的。”摩根也知道自己的紀錄片還要克服一個困難,就是“授權”紀錄片通常會把主人公再度神化。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14歲的柯本

Wendy O'Connor, via Insight Editions

“這樣的影片通常都會很平淡,”摩根說。“但是我們的影片不會。”他說,柯本的家庭成員,特别是他的妹妹和母親,都對片中某些素材感到不安,但最終它們還是保留下來了。

特别是其中有這樣一段,是朋友拍的,家人看到一定會格外難過。鏡頭中是極度痛苦、微微打着盹的柯本,懷裡抱着小女兒,拉芙正試着給她剪頭發。“我覺得他們都希望他沒有染上海洛因毒瘾,”摩根說。“我也是這麼希望的。”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柯本和女友崔西·馬蘭達在聖誕節期間

摩根說,拉芙沒有參與到創作過程中,但22歲的弗朗西絲·賓·柯本擔任了執行制作人。2010年,弗朗西絲與母親達成了一項秘密協定,此後她也擁有了父親的冠名權等權利,她和拉芙之間的關系一度非常不穩定,拉芙最近一次失去對女兒的監護權是在2009年。

“弗朗西絲希望強調藝術的成分,”摩根說。“她覺得柯本被非常嚴重地神化了,她希望在片中能把他還原為一個普通人,這對她來說很重要。這一點她和我的想法完全一緻。”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弗朗西絲與母親拉芙在1月聖丹斯電影節影片首映式上

Chris Pizzello/Invision, via Associated Press

《煩惱的蒙太奇》這個名字來自柯本1988年錄制的一盤錄音帶,在電影節展映期間,這部紀錄片赢得了各種好評。柯本的家人也對它非常滿意。“我喜歡它,”拉芙說,這部影片也在很大程度上把她還原成了普通人。“它努力做到了誠實。”對此弗朗西絲拒絕發表評論,在接受《滾石》(Rolling Stone)雜志采訪時,她說,“這是最接近讓科特用他自己的語言,講述他自己的故事的辦法,這是他自己的美學,他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拉芙去找摩根的時候還不知道,克服困難、處理極為巨大的題材早就是他的拿手好戲。在上高中的時候,摩根就曾經執導過自己的畢業作品,一部名為《國教教徒》(The Conformist)的搖滾音樂劇,改編自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70年的政治劇;摩根的作品中還有大量舞蹈,領銜主演的是他的同學傑克·布萊克(Jack Black)與瑪雅·魯道夫(Maya Rudolph)。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1970年的柯本

摩根後來在馬薩諸塞州阿莫斯特的漢普郡大學攻讀美洲神話學,他說人們叫他“瘋狂的紀錄片科學家”。部分原因是他的又長又亂的頭發,主要則是由于他的風格。“你介不介意我們去SoulCycle,”我到辦公室時,他目光炯炯地直視着我,SoulCycle是他的健身房。“我們一邊踩單車,一邊采訪。”他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很難說。

但是這個外号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拍記錄片的方式太獨特了。著名導演肯·伯恩斯(Ken Burns)也是漢普郡大學的校友,但兩人的風格卻截然不同。1999年,摩根與納内特·伯斯坦(Nanette Burstein)聯合執導了《拳擊少年》(On the Ropes),講述三個年輕的拳擊手的故事,影片刻意讓紀錄片有虛構影片的風格,它也在當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光影流情》也是摩根和伯斯坦聯合執導的,再一次挑戰了紀錄片的形式。該片從風格誇張的電影制作人埃文斯自己的的角度講述了他的故事,使用了動畫等非傳統的視覺手段。2007年,摩根還嘗試了動畫紀錄片《芝加哥10》(Chicago 10),講述反戰示威者在1968年民主黨全國大會之後遭受審判的故事。

而《煩惱的蒙太奇》把這些手段通通都用上了。柯本的日記被拍成了動畫,影片有一部分其實就像音樂錄像,有風格鮮明的Nirvana歌曲,伴随着柯本小時候的可愛照片。在談到柯本的慢性胃病時,摩根的鏡頭好像也慢慢搖到了胃液翻湧的胃中。

“布萊特在呈現人物的心理狀态方面做的非常獨特,”HBO台紀錄片部總監謝拉·内文斯(Sheila Nevins)說。“他的影片簡直就像抽象畫。在這部影片裡,你能感受到科特·柯本劇烈的胃痛,也能感受到他的天賦與憤怒。”内文斯說,摩根自己也是個備受痛苦的藝術家。“我覺得布萊特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事做得特别好,”她說。

不過,摩根也對自己的毅力感到很自豪,他克服了各種障礙,一直沒有放棄這部影片。有段時間,弗朗西絲·柯特和母親為了各種權利對簿公堂,時間長達數月,摩根隻得把這部影片暫時擱置一年,拍了關于滾石(Rolling Stones)樂隊的《火力飓風》(Crossfire Hurricane)。

摩根說,柯本的漫長旅途“耗盡了我的一切”。他說,今年(2015年)1月,《煩惱的蒙太奇》完成之後,他自己便馬上“走進廁所,哭了大約25分鐘”。

文中内容選自:2015年4月21日《紐約時報》

原标題:With ‘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 Brett Morgen Demythologizes a Legend

中文原标題:《煩惱的蒙太奇》把科特·柯本送下神壇

原文作者:Brooks Barnes

翻譯:董楠

别走!還有彩蛋!

今天我們還為各位Nirvana樂迷準備了一些《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的黑膠,數量不多,想收一張的朋友可以在公衆号背景回複“涅槃”或“Nirvana”詢價購買。

和《Nevermind》一樣,“不插電”也是最經典的Nirvana唱片之一,當然它更是Nirvana乃至搖滾史中最經典的現場之一。1993年11月18日,Nirvana在紐約的索尼音樂工作室錄制了的這次現場表演的原聲。幾乎大部分登上MTV這檔節目的藝術家,都是一首歌一首歌地錄制,随後電視台再對其進行剪輯。Nirvana則是在一次拍攝中,一口氣進行了他們表演完了他們的全部曲目。這不是娛樂節目,這是實實在在的搖滾live。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圖檔僅作展示,實物為全新未拆

在科特·柯本的生日,我又重新把《煩惱的蒙太奇》看了一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