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劇四大名旦的老師的王瑤卿,究竟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

王瑤卿出生于1881年,是著名的平劇旦角演員。他出身梨園世家,父親是著名的昆曲旦角演員王絢雲,母親為大名鼎鼎的老旦郝蘭田的女兒。而他的弟弟王鳳卿,也是平劇演員,是汪(桂芬)派老生

王瑤卿9歲就開始學藝,從田寶琳那裡學習青衣,後來就在三慶班學習武旦,拜師于崇富貴。12歲的時候拜謝雙壽為師,并兼學青衣、刀馬旦戲,同時還向張芷荃、杜蝶雲等人學習,文武戲功底都很紮實。

平劇四大名旦的老師的王瑤卿,究竟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

變聲期倒倉之後,他雖然不登台演戲,但是仍然勤奮不倦,并曾向陳德霖、時小福等名家請教。時小福是同光十三絕之一,當時非常器重王瑤卿,幫助王瑤卿糾正身段,改正唱腔。

當他恢複嗓音複出時,技藝大進,已經跻身名角之列。時小福去世後,他補了時小福的位置,常在宮中為慈禧太後演出。是以也經常和譚鑫培、楊小樓合演,深得譚鑫培器重,後來入同慶班和譚鑫培長期合作。

平劇四大名旦的老師的王瑤卿,究竟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

譚鑫培和王瑤卿合演的《汾河灣》、《南天門》、《牧羊圈》、《金水橋》、《珠簾寨》等稱絕一時。王瑤卿也創造性地把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融會起來,形成了“花衫”一行。

後來,他又自己挑班演出,重排或新編了大批劇目如《五彩輿》、《十三妹》、《琵琶緣》、《福壽鏡》、《穆天王》、《荀灌娘》、《金猛關》、《木蘭從軍》、《萬裡緣》等。

平劇四大名旦的老師的王瑤卿,究竟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

在這些戲裡,他改變了傳統平劇生行為主的劇目格局,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王派”藝術。當時人把他和譚鑫培并稱為“梨園湯武”。

王瑤卿善于把很多生活中的特色,融入到戲曲中去,比如他在宮中唱戲時,将很多皇宮裡的特色,溶于《雁門關》、《四郎探母》、《梅玉配》、《大登殿》、《珠簾寨》等戲中,再加以藝術創造,成為"王派"極有特色的代表劇目。

平劇四大名旦的老師的王瑤卿,究竟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

王瑤卿的表演博采衆長,打破行當界限,把青衣、刀馬旦、閨門旦、花旦及昆旦的表演融會于一,拓寬了平劇旦行表演的路數。他的唱腔明麗剛健,并善創新腔,尤以“西皮”為人稱道。

他的念白也特别出色,京、韻相兼的“風攪雪”極富神采。他的做功善用步法和水袖。由于他是文武兼善,是以他靠把功也很娴熟。

平劇四大名旦的老師的王瑤卿,究竟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

他扮演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上至“旗裝戲”裡的清宮貴婦,下到村野小女,無不栩栩如生,脍炙人口。46歲時他的嗓音“塌中”,是以告别舞台,專心從事對戲曲後學的培育。

一大批的演員都出自他的門下,如平劇四大名旦——程硯秋、梅蘭芳、尚小雲、苟慧生,都是他的弟子。由于他在藝術上博大精深,在戲曲界弟子雲集,是以同行戲稱他為“通天教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