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作者:音樂先聲

作者 | 夏天 編輯 | 範志輝

三年,足夠讓一群女孩從青澀走向成熟。

2018年,兩檔現象級偶像選秀《創造101》《偶像練習生》共同開啟了如火如荼的“偶像元年”。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創造營》《青春有你》《少年之名》等同類選秀綜藝接連推出,直至今年因“倒奶風波”戛然而止。

我們看到,每年的選秀舞台上都站滿了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追夢人,每年都有人在這個舞台上發光發熱。但出道的永遠是少數,也沒有人會永遠發光發熱。離開舞台後的TA們,是會繼續追夢,還是消失于公衆視野?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在最新一期的《十三邀:對話101女孩》裡,許知遠以旁觀者的角度,見證與講述了三年前後三個“101女孩”各自的追夢故事。而成功出道的孟美岐、轉型演員的王菊、回到原點的強東玥,她們三個剛好代表了選秀中的成功者、出格者與沉默的大多數。

從她們的故事裡,我們也許能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我變了,我沒變”</h1>

孟美岐是大衆心中偶像的代表,外形條件優越,唱跳實力俱佳,從15歲起就在南韓開啟練習生生涯。

然而,過早地進入嚴格的練習生活也讓她對普通人的生活充滿向往。她在采訪中表示,“我有時候挺羨慕王菊的,那樣的生活又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獲”。談及出道,孟美岐表示,因為有過短暫的出道經驗,是以更多的是想來交朋友。不過最後,靠着此前訓練當下的唱跳功底,她以第一名出道。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三年後的采訪在攝影棚中進行,此時的她已經實作了自己想要成為一名偶像的願望。

雖然,現在的她對于成為偶像需要失去自由和維持完美的代價已經完全能夠接受,但仍會時不時想象自己跳出這一切——在大街上自由得散步撸串,無目的的開車漫遊,過着一種吃飯、睡覺之外的生活。

相比之下,王菊顯然不是一個符合大衆想象的偶像。在這個賽道裡,她就像是一個局外人。在2018年的采訪中,她提到自己在參加節目前已經做好了因為外貌被攻擊的心理準備,不過也是這種“非标性”,也讓她成功出圈。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複盤王菊的出圈,更多是因為自己的個性與觀衆自我代入的同理心。像她這樣以個性圈粉的偶像在選秀綜藝裡并不少見,2020年《青春有你2》的上官喜愛與今年《創造營》裡的利路修都是這類個性鮮明的選手,但也都具有不可複制性。

在三年前的采訪中,王菊對出道滿懷期待,對她而言,女團是一種不一樣的嘗試與體驗。三年後,她覺得唱跳藝人需要兼顧的東西太多,更願意把精力集中投入到自己一直喜歡的表演事業。

談及三年前的《創造101》,王菊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最後沒有成團,但正是這個契機讓自己能夠被更多人看了,有機會真正進入這行,從事自己一直以來感興趣的演員工作。

孟美岐和王菊雖然各自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但都在行業裡暫時站穩了腳跟。

相比之下,強東玥則還在偶像行業的燈光外。在《創造101》的第一期 ,她曾經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最後卻止步于21名。沒有成團是她的一個遺憾,然而生活還是要繼續。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強東玥表示,自己正在寫歌,準備繼續參加比賽。雖然常常被貼上“回鍋肉”的标簽,但這是她為數不多能被大衆看見的方式。夢想還在繼續,生活的艱辛已經壓過來了。她笑着說道,吃飯、買包、在上海買房等現實的欲望已經大過了自己想要成名的渴望。

成功出道實作夢想的孟美岐、借助101舞台踏入演員行業的王菊、仍舊徘徊在娛樂圈邊緣的強東玥,分别代表成功出道少數人、未能成功出道的高人氣選手以及默默無聞的大多數練習生。

如果不是這個節目,我想大多數人并不會去關注強東玥的近況,而在快速疊代的偶像工業力,大部分的練習生最終都會成為這聚光燈背後黑色的幕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h1>

大多時候,偶像身上的光環那麼耀眼,來自于粉絲們的心理投射。

在節目裡,大家偏愛光芒萬丈的熱門選手;對于偶像本人,大家也偏愛她的完美人設。

孟美岐在采訪中提到,成為偶像後的自己就像一個機器人,時刻需要維持完美人設,這曾讓她一度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任何瑕疵。雖然這樣很累,不過在她看來,這是對于自己追随者的一種責任。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當許知遠反問道,“人都是充滿瑕疵的,讓大家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一個正常的人不也很重要嗎?”的時候,孟美岐并沒有正面回應,隻是委婉地表示現在的自己已經比過去灑脫不少了。

或許就是因為生活不完美,是以大家才會在偶像身上建構一個烏托邦的吧。

當被問及關于娛樂工業中最不喜歡的部分時,王菊表示,最不喜歡的是看資料。資料雖然是一個衡量的标準,但不該成為最直接最标準的參考。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這個唯流量馬首是瞻的怪現象,确實困住娛樂圈好多年了。

2019年,豆瓣網友的一個标題為“周傑倫資料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的文章,意外引發一場蔡徐坤粉絲與周傑倫歌迷之間的資料大戰。

在這場資料大戰之前,周傑倫的榜單資料并不高,《2018最具商業價值明星榜》上周傑倫并不在百強之内。然而,榜單資料的低迷這并不會妨礙他的巨大影響力,短短一周,“夕陽粉絲們”就将他送上了超話第一,超話影響力也成功破億,打破微網誌紀錄。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周傑倫的影響力來源于他的實力,資料于他隻是錦上添花。反觀當下,資料成了第一名額,有了資料、流量才能擁有更多的綜藝和演出資源。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論是否願意,藝人都得花些時間精力去迎合這一趨勢。就像王菊說的,我不喜歡,但我隻能接受,我沒辦法改變這一切。

如果說王菊已經在近距離感受被資料支配的恐懼,那麼強東玥則還在邊緣接受着“回鍋肉”的嘲諷。

在強東玥看來,“回鍋“代表自己不夠好,不夠有一個可以長久支撐的點,讓自己不用參加比賽就可以有舞台、可以被大家記住,就可以賺到錢。要不然,誰想回鍋呢?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事實上,除去選手自身實力的原因,“回鍋肉“的大量出現,與偶像工業的基礎設施不完善不無關系。強東玥認為,回鍋是因為自己不夠好,然而即便自己夠好、實力夠強,也未必就能擺脫回鍋的命運。

不同于南韓,國内選秀更看中“眼緣”。與她同期的楊超越便是典型例子,雖然唱跳實力不佳,但性格圈粉、讨喜,人氣熱度一路飙升,最後成功出道。一方面是實力不是出道的唯一标準,隻能被迫重新回到偶像工業的流水線;另一方面是打歌平台的缺失,讓不少偶像隻能面臨“出道即巅峰”的困境。

以2020年《青春有你2》的“回鍋肉”選手劉雨昕為例。

早在2012年,她就憑借《向上吧!少年》裡的出色表現成為大舞團唯一的女性成員;在2019年《這就是街舞2》中,也以出色表現獲得導師吳建豪的認可,并在參加《青春有你2》前已經通過蜜蜂少女隊出道。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然而,打歌平台的缺乏,讓出道後的蜜蜂少女隊更多将精力花在雜志、綜藝、微電影上,現實與預期的差距讓團隊最終走向了解散。即使是背靠愛奇藝的THE9也沒能幸免,在她們重返《青春有你》舞台時, 導師Lisa直言她們的舞台能力有所下降。

無論身處偶像工業的哪個環節,這些女孩們都有着自己的困擾。有的能解決,更多的時候,隻能選擇去接受與适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6">“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h1>

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除了汗水、完美人設、看資料和“回鍋肉”,還有殘酷的競争。

在記錄片中,有媒體人提到,大部分粉絲都是三月粉,三個月後又粉上新的人。據統計,内娛選秀進行到現在,已經累計向市場輸送超過800名偶像藝人。不斷推出的選秀綜藝讓粉絲們陷入了這波人還沒認全,新的人又出來了的尴尬境地,粉絲都不夠用了。

每個人都想成為楊超越、孟美岐,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強東玥。

有網友去迪士尼遊樂園玩的時候,發現曾參加過《創造101》且因為演唱《逆光》被關注的陳語嫣,再就業成了一名舞蹈表演者,不免讓人唏噓。而她曾經所屬的中櫻桃,目前已經轉型成了一家視訊MCN機構。

透過三個“101女孩”,窺見偶像工業的另一面“我變了,我沒變”機器人,看資料與“回鍋肉”“舞台很殘酷,但我依舊熱愛”

參加《創造101》的勾雪瑩在《異類》演出中曾驚豔現場,卻無奈以排名第48名的成績止步。兩年後,勾雪瑩登上《青春有你2》,歌曲《旅行中的忘記》出圈,最後依舊止步于48強,同樣未能成功出道。在離開舞台後,如今勾雪瑩簽約了青哇娛樂,轉型為歌手。

而像陳語嫣、勾雪瑩這樣陪跑的選手,才是大多數練習生們的命運。據騰訊新聞報道,中國的練習生群體目前有幾萬人,但是能出道的隻占到10%,能成名的則不到1%。短暫的曝光後他們的生活又恢複平靜,選秀就像是一個夢。

許知遠在采訪中提到,“在現在的社會價值裡,到處都是成功、閃耀,而痛苦、掙紮、失落被表現得太少了,其實它們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最終,我們所有人都要學會跟自己人生的不幸、無可奈何共存”。

盡管競争如此激烈,“回鍋肉”的嘲諷與看資料的行業讓人如此無奈,舞台對女孩們依舊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同的是,三年前的情感是享受舞台帶給自己的愉悅;現在是見識過舞台背後的失落,無可奈何後更加深沉的熱愛。

就像強東玥在采訪中提到的,舞台就像是蘇州的雨,遊客們覺得這雨多情又浪漫,可當地人想到的隻有曬不幹的衣服和發黴的被子。現在依舊渴望舞台的她,大概就是那個望着發黴的被子和曬不幹的衣服依舊覺得雨很浪漫的人吧。

而無論是身處舞台中心的孟美岐,還是仍徘徊在舞台邊緣的強東玥,她們都會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找到與自己的和解方式。

排版 | 安林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系我們。

繼續閱讀